基于《发掘》的当代传记电影范式考察

2021-11-14 10:49吕小诗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电影文学 2021年19期
关键词:发掘布朗传记

吕小诗(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自1927年阿贝尔·冈斯的默片《拿破仑》开始,以真实人物事迹为题材,以历史资料为依据的传记电影已走过近百年的历史,其间电影人不断在其表意叙述、信息整合等方面进行探索,最终使其在类型片集体成熟的时代形成了一定的范式。而由网飞(Netflix)出品,西蒙·斯通执导的电影《发掘》,在挑战了传统院线电影发行方式的同时,也对传统传记电影的范式有所突破。在流媒体与电影关系日益密切,包括网飞在内的各播放平台开始直接着手电影创作的当下,由《发掘》体现出来的,对类型电影范式的继承和反类型尝试,无疑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一、《发掘》与传记类型化成规

《发掘》以和萨顿胡船葬的发掘相关的两个重要人物——伊迪丝·普蕾蒂和巴索尔·布朗为传主,讲述了震惊世界,有“英国的图坦卡蒙”之称的萨顿胡船葬面世的这一事件。应该说,电影有着遵循传统传记电影类型成规的一面。

就内容而言,《发掘》做到了真实与虚构相糅合。毫无疑问,传记电影理应立足于现实,表现真实是最基本的审美规范。在《发掘》中,普蕾蒂和布朗的相关经历,如普蕾蒂自幼对考古充满兴趣,在听说亨利八世曾在某处挖掘寻宝后,与丈夫买下这片地,在丈夫英年早逝后,自己联系了当地的伊普斯威奇博物馆,请一位专业人员来对庄园中的几个土墩进行挖掘,并最终将所得到的宝物献给了曾与自己交恶的大英博物馆;而布朗则由于学历所限,尽管经验丰富却被视为一个“业余挖掘工”,但正是他凭借着自己的经验发现了这一倾倒整个欧洲考古界的遗迹,但直到数十年后,他的贡献才得到正名。

同时,“传记片虽然强调真实,但须有所取舍,突出重点,在历史材料的基础上允许想象,推理,假设,并作合情合理的润饰”。在传记电影的创作过程中,在历史真实基础上进行适当虚构来满足艺术的需求,是常见的艺术手法。但是,并不是说传记电影可以任意地对历史真实进行虚构或者是重构,这与传记的特性有着根本性的关系。如《莫扎特传》《美丽心灵》等传记电影莫不如是。在《发掘》中,女考古学家佩吉在丈夫和普蕾蒂的表弟罗伊之间摇摆不定,最终选择了罗伊这一爱情故事,也有着较大的虚构色彩,佩吉勇敢地选择了即将作为空军战士投身战场的新爱人,面对未知的未来,暗示的正是其时即将走向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途未卜的英国,同时也映照出了普蕾蒂与布朗之间含蓄、克制、隐忍的感情。

而就精神内核而言,传记电影始终被要求要透露出对于现实人生的关怀,传主通常是具备美好品行者,如《阿甘正传》《国王的演讲》等,即使传主本身的个人品质存在缺陷,如《史蒂夫·乔布斯》《社交网络》等,对传主故事的讲述也需要对观众起到心灵慰藉或指路明灯的作用。《发掘》亦有着对主流价值观的迎合。在电影中,布朗备受排挤,考古学家查尔斯·菲利普斯等人代表了其时社会阶级和学术圈的傲慢态度,对布朗极为冷淡,而普蕾蒂则恳求布朗留下。而为了将这批珍宝纳入自家馆藏,伊普斯威奇博物馆和大英博物馆也一直钩心斗角,引起普蕾蒂不满,最终普蕾蒂表示将珍宝无偿捐赠给大英博物馆,因为“这些东西应该收藏在最多民众能够自由欣赏的地方”。人物坚忍、无私的人性光辉被以感性直观的方式传达给了观众。

二、《发掘》的反类型尝试

而在一定程度上,《发掘》又是反类型的,这也正是其值得我们关注之处。

首先是去情节化的叙事。一般来说,传记电影是故事性极强,极为注重因果关系与戏剧冲突设置的影片,人物的成长,或人物某项成就的达成往往是贯穿全片的一条主要线索,这一线索引领着观众的接受。如在《巴顿将军》《指挥家》等传记电影中,观众都能清晰把握主导剧情的主线,在这条主线上,信息被逐步、适量地透露,情节环环相扣,观众始终保持着对剧情的关注。然而在《发掘》中,文本却是反情节,给观众以松散无序感的。电影较为详尽地为观众展现布朗等人的挖掘工作,对他们开掘土墩,找到铆钉,直至发现船棺遗迹和诸多宝物的过程娓娓道来。电影不惜篇幅,借布朗等人之口,为观众介绍了大量相关知识,如盗墓贼会垂直向下挖一个被称为“长笛”的竖井,或当时的人如何以滚木将船只从河面拖动到土地上等。同时,电影还有大量没有台词的镜头,人物一言不发地看书,写东西,清洗因挖掘而弄脏的手,在夕阳下漫步,在河边独自抽烟等。

而原本可以制造戏剧冲突的如普蕾蒂与亡夫的爱情故事,布朗与普蕾蒂之间的惺惺相惜,布朗与大英博物馆和剑桥大学学者们之间的矛盾,以及最终陪葬品的捐赠和战时的保管等内容则一笔带过,多为人物以简单的台词匆匆交代。整体来看,电影影像呈现静态化的特征,观众不得不沉下心来,仿佛置身于普蕾蒂僻静的,几乎一望无际的庄园,与主人公一起默默地进行耐心细致的挖掘。相比起刺激、曲折的剧情,人物在渐渐看清地下的宝物的同时,也渐渐对历史,对生命,对自己生活的困境有了新的认知这一抽象的心理活动,才是斯通要表达的重点。那些节奏舒缓克制,略显枯燥、隐晦的镜头淡化了影片的故事性,而增强了电影的散文质感。

其次是历史感的营造。传记电影为了将观众带入叙事情境中,往往都注重历史细节,这主要体现在电影会进行一定的考据,尽量在美术、服装以及人物语言、礼仪等方面对特定时空的还原,如《圣女贞德》《甘地传》等。而《发掘》所具备的厚重历史感还不止于此。电影除了在视觉上为观众重现了20世纪30年代末期的英国庄园外,还在叙事上加入了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的诸多细节,最终营造出一种宏大悲凉的宿命感,也提升了电影的文化内涵。如在伊普斯威奇博物馆的盖伊·梅纳德馆长来请求普蕾蒂放布朗回去参加罗马别墅工程的挖掘时,提到了战争迫在眉睫,他们需要在敌对行动爆发之前全员出动;而布朗在和普蕾蒂之子罗伯特闲聊时,天上飞过军机,罗伯特提到附近就有一个皇家空军基地,而罗伯特的表舅罗伊已加入了空军;普蕾蒂前去伦敦检查身体时,看到了伦敦紧张的备战气氛;最终普蕾蒂与罗伯特躺在船中时,广播中传来了首相张伯伦“本国正式向德国宣战”的演讲。这对于观众的历史底蕴提出了一定要求。普通观众只能将这次考古置于浩大、血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时间坐标上,而掌握足够历史知识的观众则能注意到,电影以这种叙事故意凸显某种巧合,或提示了一种历史的重现:萨顿胡船葬本身就是作为日耳曼语族的,对英伦三岛属于外来者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这片土地留下的痕迹,而一千多年过后,尽管张伯伦一年前刚刚与德国签订了《慕尼黑协定》,英德两国依然再次陷入战火,而首当其冲的便是英国的空军。人类的理性与智慧,科技与制度的进步等,并不能解决战争浩劫的问题。

最后则是哲思的注入。《发掘》之所以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在于它反复在普蕾蒂等角色的身上表达生命流逝,人终归尘土的嗟叹。电影中普蕾蒂身患不治之症,她甚至没能亲眼看到自己捐赠的宝物在大英博物馆中展出便去世了;而罗伯特自幼没有见过战死的父亲,现在又得知母亲也要离自己而去;佩吉刚刚与罗伊相爱,罗伊便要踏上战场;罗伊亲眼看着年轻的飞行员坠机落水牺牲;布朗差点被倒塌的坑道活埋,在濒死之际见到了死去的祖父等。同时,人们在惊叹于船葬规模的宏大时,又无法确定死者究竟是谁,反思自身他日有没有可能给这世界留下什么遗赠。最终罗伯特用自己的描绘,让战船带着母亲走向陌生浩瀚的宇宙,让普蕾蒂不再惧怕死亡与掩埋。正如编剧布菲尼说,“我的确在想,是否我们意识到生命的终结,在整个巨大的结构中我们的渺小和微不足道。但是有个想法让我们依然抱着希望,那就是生命一直在延续,我给巴索尔一句台词,‘从人类在洞壁留下第一个手印开始,我们便一直存在,我们不曾真的死去’”。此时,古英国人,普蕾蒂、布朗和观众这三种人群被并置在一起,各自的命运发生了勾连,原本生活于不同时空的人进行了某种精神上的接触与对话。观众获得的是一种“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的审美享受。

三、流媒体与类型范式的新变

《发掘》得以进行这些反类型尝试,一方面在于电影类型本身就是动态、不断变动的,另一方面与其流媒体出身也有一定关系。毋庸置疑,流媒体的竞争力来自技术与播放内容,而在内容上,为了在一众平台中脱颖而出,并维持用户黏性,平台势必不满足外部购买而力图打造高质量的自制内容。近年来,网飞便推出了一系列优质电影,包括《罗马》《爱尔兰人》等,两部电影均得到了金球奖与奥斯卡等奖项的青睐,却因为自己流媒体身份而被戛纳拒绝,流媒体为传统电影体系带来的危机感可见一斑。而《发掘》也是一部由网飞摄制,并不登陆院线,而是于1月29日在网飞平台上首映的电影。

人们早已注意到,不同的制作与发行渠道与电影的类型、风格和体量有着密切关系。一般来说,为院线发行而拍摄的影片多为在叙事上契合大众审美、投资巨大、强调视听体验的影片,这一类电影无疑必须遵从类型片套路,以让电影的制作者、发行商与院线三方都能得到较为可观的市场回报。在传记电影中,以皇后乐队主唱弗雷迪·默丘里为传主的《波西米亚狂想曲》便是一例,电影以特效还原的“拯救生命”演唱会让观众得以在电影院里享受一场盛大的、全情投入的视听盛宴,对默丘里人生轨迹富有戏剧性的、简洁明了的还原能牢牢抓住观众的注意力。而选择在流媒体平台放映的大多为小成本制作、满足小众审美的电影,因为此类电影能从院线中获得的收益并不多。并且,“流媒体平台观看虽然损耗了影院体验,但在看一些细节丰富、需要长时间思考才能体会其思想的作品时,流媒体平台的‘观看—使用’方式能够使用户在反复的过程中获得新的体验”。《发掘》正是如此,电影在并不背负盈利最大化包袱的情况下,可以着眼小众的考古题材,并放缓叙事节奏,消解矛盾冲突,在不具备公共观看属性,无须承担社交功能的情况下,可以适度提升电影的哲思内涵,观众对《发掘》的咀嚼是沉静的,属于个人的,而其观看具有集体性和仪式性的院线电影则显然必须降低深邃内容的含量,以保障结伴观影的观众能同时获得快感。

作为一部传记电影,《发掘》没有把视点停留在一个单纯的、富有传奇性的故事层面上,而是对其时的英国社会进行了社会学的观照,更是对普蕾蒂、布朗等人深广的精神世界也进行了一次“发掘”。电影在保留了传记类型片的一些成规的同时,又大胆地在叙事结构、历史感营造与哲思深度等方面进行了突破。而这种突破不得不说是与流媒体是其创作者和发行者分不开的。在流媒体与传统院线势必长期共生共融,电影艺术旧的产业结构已被动摇的今天,《发掘》所带来的不仅是传记电影的一种新范式,也是流媒体电影的一种发展方向,它所代表的,既是电影艺术的自我丰富,也是电影行业日趋多元的表现。

猜你喜欢
发掘布朗传记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传记必须回归史学
传记书坊
你好,我是布朗熊
你好,我是布朗熊
丹·布朗主要作品
An analysis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name of a Missionaries’newspaper
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的策略研究
考古发掘之后的文物保护探讨
美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