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是以现实生活作为创作素材,表现真人真事,并对其进行艺术化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我在故宫修文物》重点记录故宫的书画作品、青铜器、木器、陶瓷、宫廷织绣等传统文化领域的稀世珍宝从破碎旧到走进展台的修复过程以及在故宫工作数十年如一日的修复者的真实生活故事,以平实、小切口的讲述方式记录了具有工匠精神的修复师的日常生活,是一部很出色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纪录片。运用新闻镜头的记录方式,客观真实地记录大国工匠的日常生活,反映故宫博物院里的人物、事件、情景,感情,更注重展现他们的生活原本的完整形态。艺术创作者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个体生命也就是修复师为创作依据,进行真景象、真氛围的记录创作,真实的记录中也可以表达出艺术创作者的思想感情即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在保证真实的前提下,纪录片更是创作者在进行观察、考量、选择后的产物,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因而在真实的同时不失艺术性。
2016年《我在故宫修文物》在央视纪录片频道进行首播,随后在哔哩哔哩上传,受到了广大年轻受众的关注和喜爱,几天内在新媒体平台的播放量就达到了几百万,豆瓣评分一度达到9.5分。可以说《我在故宫修文物》是在新媒体平台走红的一部主流价值观纪录片的代表作,它的成功可以为国产纪录片创作者创作路径提供重要的反思借鉴,也为日后进行纪录片创作提供重要参考。
以小人物出发——低起步、高落点。故宫题材实际上是一个十分宏大的叙事,但宏大叙事中的微小立意成为作品创作过程中的突出亮点。观众看到了这些文物们在修复之前最“难看”的一面,观看纪录片的过程也能让观众看到这些文物一步步从破碎陈旧到闪闪发光的过程。作品中讲述了它们的过去,也给这些文物带来了新生,这个过程无疑给观众带来了关于文物的崭新的认识和看法。
《我在故宫修文物》从小人物出发,真正关照小人物的感受,故宫这个看似高高在上、闪闪发光的主体通过这些有血有肉的人物进行展现更加具有“人情味”,但虽然是以小人物为出发点,却在意义上落在了中华传统文化之上,让观众真切地感受文化传承的意义同时增强了民族自豪感。透过这部纪录片,观众发现和认识了这样一群他们之前未曾关注到的低调又伟大的群体——修复师。他们的双手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不急不躁地拭去这些古物上的尘埃,修复时间带来的破损,赋予文物新的生机。这些修复师完美诠释了什么是大国工匠。随着纪录片中紫禁城大门的打开,观众可以再度感受到关于历史、关于文化、关于传承的意义。
中华文化的弘扬与发展依赖着这些数十年如一日的匠人,他们的故事是这些民族瑰宝的故事的一部分。在纪录片中,人们看到的顶级国宝修复师并没有想象中的高高在上,也会互相调侃,充满了人间烟火气。工匠平凡,但工匠精神不平凡,透过人看文物、看历史,这样平实的表达方式不会让观众有跨越千百年的距离感、更不会有文物高高在上的陌生感。将悠久的历史凝结着普通人的情感,人们和历史似乎建立起了更亲近的关系,这样“去精英化”的表达方式也让纪录片真正走到百姓之中,值得借鉴和学习。
真实性与艺术性并存——呈现纪录之美。真实性作为纪录片最本质的属性,也是纪录片区别于其他节目类型的重要魅力。纪录片的真实性也要求纪录片创作者们将目光放在现实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去寻找艺术创作的素材,以真实非虚构的内容为核心进行创作。但纪录片作为一种艺术影视作品,是创作者本身主观态度通过客观现实的一个表达出口。因此说,长镜头等重要要素的确在很大程度上进行客观现实的展示,但纪录片的真实性也是“有选择的真实”。
真实又具有艺术性,这是纪录片作为艺术作品应该做到的重要一点。《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就使用许多长镜头真实地记录下故宫文物修复工作者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平实场景,在这些画面中,镜头一直跟随着文物修复者,使得观众感觉自己就在他们的身边,仿佛参与到他们的生活。其中长镜头的运用并没有打断时间流逝的自然过程,充分保持了时间前进的不间断性,比较完整地展现出文物修复工作者的日常工作过程。与此同时,镜头的运动也完美地实现了空间的自然转换,将这些平凡的普通文物修复工作者和故宫的这一宏大主题紧密联系。在作品中,观众可以感受文物修复工作者在平凡生活中看似普通而又很特别的一面,这种“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也让广大观众详尽地了解故宫中平凡而伟大的故宫文物修复工作,以此更关注到故宫这一大IP以及文物修复这一重要举动。同时艺术性也体现在作品精美的制作上,与画面完美契合的解说词、恰到好处的配乐都起到了补充内容、烘托氛围的艺术化表达的作用。
传统媒体+新媒体——多渠道助力传播。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首播于中央电视台九套,在央视播出后反响一般,并没有受到公众关注,年轻群体的受众也很少通过传统媒体收看。在初次开播时并未达到很理想的影响力,但是优质的内容离不开传统媒体的助力。
《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真正出圈得益于它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在拍摄期间就借助各种自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在播出之后更是在新媒体平台“开了花”。微信公众号、微博、B站等平台上的正向反馈使得《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影响力极速上升。尤其是B站中的弹幕文化为内容提供了一种新的交互模式,为广大青年受众提供了同时集体在场的仪式感和参与感,为优质内容的传播提供了较好的环境和发展机遇。其实这不是纪录片在媒体走红的首个案例,《舌尖上的中国》等纪录片在新媒体上也广为流传,可以说,纪录片是时下年轻人喜欢的艺术内容,但是想让优质内容走到受众的视野中,离不开在传播方式上的多元发力。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不忘根本使命。电视纪录片作为大众媒介和传播工具的重要形式,具有大众媒介所被赋予的根本使命。它要求纪录片本身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它的受众群体应该是人民群众,不是小部分的精英受众,也不应是单纯的个人表达和观点输出,更要时刻肩负着记录社会现实情况,关注大众议题和热点事件,积极参与公众关注的社会话题的讨论,积极主动推进社会进步发展的使命。《我在故宫修文物》穿过了森严的红墙,除了这些穿越了历史长河的建筑物外,能够让我们走进历史故事的,就只有这些现在可能难以辨认但曾经精美万分的古物了。文物师修复这些文物的过程,也是人们回看历史和与历史对话的过程。而深藏在这之中的大国工匠精神,更是值得人们弘扬和学习,这个过程便是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传播过程。
纪录片是一个重要的节目类型,对于记录历史的发展与文化变迁发挥着重要意义,可以反映人们当下的生活状态,也可以真实地将历史的瑰宝记录并流传。《我在故宫修文物》作为近些年的一个重要纪录片,体现出了纪录片这一节目类型的突出特性,它不仅真实反映了广大文物修复师的生活状态,也为文物这一历史的瑰宝修复的过程进行记录和流传,其发挥的意义会越来越重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创作出更加精湛的作品,是未来我国纪录片发展需要铭记的准则。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成功让艺术创作者看到在目前的媒体环境下,主流意识纪录片对于呈现表达方式和传播途径上探索的新路径,使得主流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以更恰当的方式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领域广泛传播,形成较大的影响力,值得学习和借鉴。大叙事主题纪录片被青年群体所广泛接受这一现象也值得人们反思。《我在故宫修文物》在担任纪录片记录社会现实、反应时代风貌的使命的同时,以更加平实的叙事话表达、以人为主角让广大受众透过文物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自豪感,意识到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也为我国未来电视记录片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