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锦辉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12)
为了保证钢琴专业人才的高质量输出,职业院校要全面分析钢琴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专业技能。在新时期,职业院校钢琴人才培育要契合人才市场的发展趋势和需求,主动优化钢琴人才培养方法,打造高素质的钢琴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钢琴艺术发展提供人才动力,推动我国钢琴事业全面发展。
知识技能是当前钢琴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专业基础,是保障其他专业技能发展的根基。所以,职业院校在培养应用型钢琴人才时,必须要夯实学生的专业知识,使其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比如,职业院校要开设音乐理论、钢琴史、文化素养等各多种课程,并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促使学生灵活地应用知识技能。只有这样,钢琴专业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时才能体现出丰厚的知识文化底蕴。
鉴于钢琴人才的特殊性,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钢琴理论知识,同时还需具备高超的钢琴演奏技能。因而,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会通过系统、持久的弹奏技巧训练巩固学生的钢琴演奏技能,使其具备稳定的演奏能力。通过训练,学生在实践应用中能展现出较高的钢琴演奏水准,体现出自身的专业优势。
为保证钢琴艺术的持续发展,钢琴人才的教学技能也是很关键的。因而,职业院校在具体培养钢琴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钢琴教学技能,即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确保学生能完成钢琴教学的基本要求,推动我国钢琴事业不断发展。
新时代背景下,用人单位对钢琴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育工作目标,职业院校应当对钢琴教学课程进行合理编排,以保证钢琴教学工作开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学生在系统学习钢琴专业课程之后,将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进行实践应用。为此,职业院校在进行钢琴教学改革时,应当契合未来钢琴岗位的人才需求,在钢琴教学课程中贯彻应用型人才培育理念,合理设定课程,保证钢琴教学的质量。
比如,职业院校以钢琴基础知识为基石,逐渐提升学生钢琴演奏综合能力,引导学生进行不同钢琴曲目的演奏技巧练习,提升学生的钢琴技能应用能力。再如,在培养学生的钢琴艺术审美能力时,应当合理地选择钢琴曲目,使学生的艺术审美得到有效熏陶,逐渐提升学生钢琴综合能力。钢琴作为最为普及的乐器,教师应当指导学生灵活应用钢琴技巧进行演奏,如钢琴伴奏、即兴演奏、流行乐弹奏等,使学生的钢琴演奏水平得到质的提升。
为了实现应用型人才培育工作的目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拓展钢琴教学曲目,引导学生学习更丰富的钢琴曲目。教师可筛选中外经典钢琴曲目,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化演奏技能练习,促使学生对不同的钢琴音乐风格进行艺术实践,使学生能对各种钢琴曲目进行深度艺术诠释,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发展铺垫基石,提升钢琴应用型人才的专业能力。
在钢琴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开展过程中,职业院校应当探索全新的教育模式,改变传统的钢琴教学方式,为学生建构全新的钢琴学习环境。在以往的器乐教学工作中,由于教师侧重培养学生的演奏技术,学生钢琴演奏的综合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这影响了钢琴人才的全面发展。笔者认为,在传统钢琴教学环境下,如果钢琴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不足,其就无法胜任未来的工作,职业院校也无法达到预期的钢琴专业人才培育目标。所以,职业院校必须通过教学模式创新,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在实际的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采取全新的钢琴教学方法,契合学生当前的钢琴专业基础,为学生营造浓厚的钢琴学习氛围,融入多元的教学新手段。比如,教师可采取小组合作教学、线上线下教学、微课教学、翻转课堂、任务驱动等多种措施,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钢琴教学活动,突出学生的钢琴学习主体性,尊重学生钢琴学习的差异性,保证每一位学生的钢琴学习能力都可得到一定提升。为实现个性化钢琴人才培养,教师可基于线上教学平台,及时为学生推送钢琴学习指导方案,辅助学生及时进行查漏补缺,不断夯实学生的钢琴基本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保驾护航。随着学生钢琴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钢琴艺术实践,挖掘学生的钢琴艺术潜能,实现应用型人才培育预期目标。
在以往的钢琴教学工作中,由于教师对实践指导认知不到位,对学生的钢琴学习形成了一定的阻碍,不利于应用型钢琴人才的培养。新时期,为保证钢琴专业学生具备综合能力,职业院校应当主动对钢琴教学工作进行改革创新,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职业院校在开展钢琴教学工作时,应当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为学生搭建钢琴演奏实践平台,促使学生在艺术实践中找到钢琴演奏的突破口,不断提升钢琴演奏综合实力。教师可通过科学合理指导钢琴实践,促使学生不断积累钢琴表演经验,使学生的钢琴演奏应变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积累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在钢琴实践演奏过程中,学生将学到很多课堂中未能涉及的知识与能力。比如,钢琴演奏的舞台表现力、自信心、情感共鸣等,这些相关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大量的实践演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钢琴演奏的整体艺术效果。
相对而言,具备丰富钢琴演奏经验学生在汇报演出和比赛中,能够从容不迫地完成钢琴演奏,呈现钢琴演奏的整体艺术水平。而缺乏演奏经验的学生,可能会由于紧张而出现各种问题,使得整体演奏效果大打折扣。由此可见,职业院校在开展钢琴教学工作时,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育目标,应当重视学生钢琴实践活动,积极地为学生创造钢琴表演舞台,为学生建构多样化的实践演奏活动。比如,校园才艺比拼、社区公益表演、社会钢琴比赛等,使学生在不断的钢琴实践中,深入锻炼自身的钢琴技能,消化吸收课堂上所学的内容,有效提升钢琴演奏的整体水平。
笔者认为,职业院校在钢琴教学中应当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今后的钢琴技能应用拓展更加广阔的空间。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时,教师应当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敢于突破传统学习思维,对全新的学习领域进行探索求知,有效激发学生钢琴学习的潜能。为了使职业院校的钢琴人才更具竞争力,教师应当及时了解钢琴领域的教学信息和人才需求,并结合本校钢琴教学要求与基础设施,制定科学严谨的钢琴教学方案,实现钢琴人才创新思维培育目标。职业院校为了推动钢琴课程落实到实处,应当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发挥其想象力与艺术创造力,不断在钢琴艺术领域创作出更多的好作品。
此外,职业院校在培养学生的钢琴创新能力时,应当鼓励学生进行大胆思考和实践,在问题驱动中加强对钢琴艺术创作的探索,不断夯实学生的钢琴基础知识、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促使学生钢琴综合实力得到全面提升。新时期教育改革背景下,职业院校为推动钢琴应用型人才培育工作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使其能够以充分的自信心进行钢琴艺术探索。教师与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可以共同进行钢琴音乐创作,进而为应用型钢琴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总而言之,职业院校肩负着培养钢琴人才的重要使命,为社会输出了许多专业能力突出的应用型人才,为我国钢琴艺术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本文在阐述钢琴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路径的基础上,旨在突出钢琴应用型人才培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新时期,职业院校大力发展钢琴教育,教师需要主动创新钢琴人才培养模式,使之契合学生的专业特征与市场需求,制定专业性和个性化突出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职业院校钢琴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标准,推动职业院校钢琴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