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珺
分享中国有效控制疫情的经验,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是英语报纸在疫情报道中的使命。
《上海日报》1999年创办,是中国第一份地方性英语综合日报,主要服务于在上海的外国人,是上海对外宣传的阵地,发行遍布北美、澳洲、东南亚和长三角地区,是华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英文媒体。
2020年《上海日报》网站浏览量达到3800万,同比增长15.1%。其中,在中国新冠疫情初期(2020年1月底至3月底),网站总浏览量达1203.5万,同比翻了一番,日峰值达到30万。其中,新冠专题页面访问量为238万,占总浏览量的20%。由此可见,《上海日报》是外国人了解上海疫情防控的重要官方渠道,是国际社会了解上海的重要媒体。
本文以《上海日报》为例,探讨外宣媒体应该怎样报道疫情,在疫情报道中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做好外籍人士的服务工作”。
《上海日报》是外国人了解上海疫情防控的重要官方渠道。《上海日报》从2019年末武汉发生疫情开始,就不断跟踪官方疫情发布,把中国政府的信息及时用英语在报纸、网站和新媒体账号上不断更新。
随着疫情逐步严重,尤其是武汉的“封城”,疫情向全国蔓延和上海本地疫情防控力度的逐步加大,《上海日报》从2020年1月31日开始推出疫情专刊,每天8个版的新冠专刊,力求既要突出科学性、权威性,确保政策解读全面准确、事件分析科学辩证、形势报道实事求是,又要提高可读性、实效性,确保报道入眼入耳入脑入心。
为了给读者一个直观的认知,报社图片编辑专门设计了各地疫情数据的地图和图表,日日更新,方便外籍读者。还根据外籍人士的需求,不断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把口罩购买和佩戴、如何自我保护、隔离政策和流程、发热就诊流程、核酸检测、疫苗知识、疫苗预约等读者急需的指南性信息在报纸,网站和社交媒体进行发布。
例如在2020年2月3日4版《上海日报》除了报道本地居民如何在社区排队登记购买口罩,还专门做了一篇小贴士指导在沪外籍人士怎么登记购买口罩,需要什么证件,登记的流程以及去哪里购买口罩,报纸上还有二维码,通过扫码,读者可以在网站上看到报纸外籍专家亲身体验并拍摄成Vlog的社区口罩登记购买全过程。
疫情一线的医疗信息一直是外籍读者最为关心的。记者第一时间走访了上海多家医院的发热门诊,采访医护人员,了解上海发热门诊的疫情防控情况,人员和设备配备。随后,又跟随疾控人员走访医院进行院内感染防控的检查和管控,记录了疾控人员如何向发热门诊的负责人详细询问发热病人进入医院的过程,接待人员是否有正确的疫情防护装备,发热病人是否有单独通道避免和其他病人接触,是否有专门的CT检查设备等。整个过程都通过2020年1月31日4版“Diligent local CDC staff workinground the clock“(《上海疾控人员日以继夜在工作》)的报道用文字、图片、视频的融媒体手段对上海医疗一线疫情防控的情况进行报道,也告诉读者如果一个外国人在上海发生发热等可疑症状,应该及时去哪里就医,必须佩戴口罩和会经历怎样的流程等,减少了外籍人士心中的恐慌和不安,也宣传了上海严谨专业的疫情防控工作。
《上海日报》除了成为外籍人士了解中国疫情防控和相关政策的官方英语渠道,也为外籍人士提供咨询,成为他们与政府沟通的桥梁。在疫情初期,很多外籍人士想询问隔离相关政策,但是不清楚哪里获得权威的英语信息。他们在报社相关文章和社交媒体留言,记者就联系上海市外办,相关区政府和市卫健委为外籍读者询问双语咨询途径或者直接收集答复。上海开放对外籍人士打疫苗后,《上海日报》成为了外籍人士沟通市卫健委等有关部门的桥梁,他们在预约发生困难和碰到手机操作问题时都会在报社的网站和微信公号留言,条线记者及时把问题转告给有关部门并积极沟通,帮助解决问题,得到读者和卫健委的肯定,受到外籍读者赞扬。
作为一张英语报纸,《上海日报》更加注重于细节和有趣的“人”的故事。报社资深澳大利亚专家Sue一直教育年轻记者,“只有生活中活生生的人的故事才是感动人的,不管是大明星,大专家,还是小人物,都有他们的闪光点和有趣的地方,关键是我们的记者要积极地走到被采访对象中去,去挖掘他们的故事。我们要用生动的故事和细节去感动读者,把政策用人的故事去演绎,才是外籍读者愿意看,也看得懂的报道。”
我们走访了道口、菜场、超市、饭店、社区、机场、火车站、地铁站、学校、药房、口罩厂、商店等和疫情有关的单位和场所,展现疫情期间上海人的生活。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在家上网课的学生和老师、加班加点的电商平台服务人员、给医生送去咖啡和点心的爱心市民、每天忙着送菜的快递员、紧急回国的留学生、每天坚持写日记的援鄂医疗队员、在口罩厂做志愿者的城管队员等,记者对准疫情影响下各行各业的普通人,通过他们的故事讲述疫情给每个人带来的影响。
《上海日报》特地做了一个社区系列报道,走访各个街道,特别是涉外社区,探访基层社区是如何抗击疫情的。
记者走进外籍人士集中的长宁区古北街道荣华社区,跟随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上门为居民,特别外籍人士,提供服务,宣讲疫情防控政策并指导居民如何消毒和出门佩戴口罩。来自丹麦的Simon Lichtenberg(西蒙 林其伯格)先生在荣华社区已经居住了28年,他告诉记者他觉得上海在疫情防控方面做得非常棒,觉得住在上海很安全。
“It was verycomprehensive and also very calm and professional,which made us feel safer.Panic does not help anything,but professional care and proper attention in duecourse are very important,”Lichtenberg said.(“上 海 疫 情 防 控 工 作非常全方位、冷静和专业,这让我们觉得更安全。恐慌并没有用,但是专业规范的服务和周到的关注非常重要”,这位获得过上海白玉兰奖的林其伯格先生这样说。)
荣华社区有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3000多位外籍人士。20多位社区干部每天都要上门了解居家隔离人员情况或者对外籍人士进行疫情防控宣讲。 一位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她每天和医疗人员都去看望一个1月22日从武汉回来的日本居民,当医疗人员测体温的时候,她会询问隔离居民的生活需求,带去他们需要的食物和生活必需品并帮助解决生活上的困难。这个被隔离的日本居民对社区干部细致贴心的服务表达了感谢。荣华社区的故事在2020年1月31日5版 “Shanghaiofficials help expats deal with virus”(《上海社区干部帮助外籍人士抵御新冠病毒》)报道后,上海各级政府和相关工作人员细致入微的人性化服务和对疫情防控一丝不苟的精神得到读者赞赏,起到很好的外宣作用。
疫情报道中,《上海日报》避免了把人物拔高的做法,把每一个采访对象当成生活中各有闪光的普通人进行报道,更能获得外籍读者的认可和共鸣。就像有句话说的“疫情中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普通人。”用合适的视角进行报道,引发外籍读者情感上的共鸣和理解,获得效果更好。
医务人员无疑是这次抗“疫”战役中的亮点,《上海日报》也做了大量的相关报道。中文媒体频繁报导的前线医务人员在疫情初期为了节省防护服尽量不吃不喝不上厕所,有些女医务工作者为了方便和防止病毒沾染还剪了超短发甚至光头等。在中国读者眼中感人的事迹,在外国读者的眼里,可能不符合他们的价值观,这些内容的报道我们就会淡化。
相反《上海日报》独辟蹊径,跟踪记录了仁济医院的一对年轻护士的故事,做了他们出发,到达武汉工作,医疗队顺利回来的融媒体系列报道。因为疫情他们主动推迟了婚礼,一同前往雷神山医院援助,医院特地在原定的婚礼日期在前方为他们举办了婚礼,我们把出发前对他们的采访,他们在前线的工作,婚礼情况以及上海同事对他们的远程祝福进行了视频剪辑,配上周华健的“明天我要嫁给你了”的歌曲,用轻松有趣的形式向读者进行了展示活生生的一线医务人员的生活和工作。记者还在今年5月27日做了他们已经迎来自己可爱宝宝的跟踪报道。在我们的报道中抗“疫”人员不是不吃不喝的机器人,他们是有血有肉有爱人有朋友也会害怕的普通人,激发了读者的情感共鸣,起到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
好的中国故事应含有被国外受众广泛认同的情感需求与价值理念,如爱——对自然、生活、文化、美食、劳动及他人之爱。宏大叙事固然必不可少,“小而美”的故事更容易打动人心。讲好中国故事,不能总落窠臼,而应“改变生硬的传播模式、多进行双向交流”,用不流俗而又真实的美好生活,让外界广泛而又准确地听到中国人的声音”。
在这次中国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不少在华外国人见证甚至参与了中国的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用外国人自己的视角解读疫情更能获得外籍读者的认可,提高信任感和认同感。为此《上海日报》采访了多位在上海和在中国的外国人用他们自己的话和故事来诠释中国抗击疫情的过程。
东方航空公司的意大利籍机长在疫情最厉害的时候选择暂别在武汉的家人,和他的同事们工作在运送抗“疫”物资的第一线。除了采访和挖掘各行各业参加抗“疫”的外国人,《上海日报》也策划了多个由本报外籍专家参与的外国人看疫情报道。来自新西兰的安迪是《上海日报》的明星人物,作为一个普通话熟练的外国人,他在疫情中根据热点和外籍读者感兴趣的话题写专栏并自编自采自播Vlog,在《上海日报》的报纸、网站和视频号进行播放。
在疫情初期,安迪回了一次新西兰看望家人,他自己拍摄记录了新西兰和上海浦东机场截然不同的疫情管控措施,充分体现中国防疫措施的严格。回国后,他接受了核酸检测和居家隔离,整个过程每天都用Vlog的形式在《上海日报》的网站等终端进行更新,很多也在隔离中的外籍人士在视频下留言,交流隔离感觉,分享体会。
隔离结束后,他走上街头,拍摄疫情中上海人民的生活,采访中国人和在沪外国人在疫情中的感觉和对政府措施的感想。在武汉疫情结束后,安迪又第一时间和同事飞往武汉,走访这座曾经受到全世界关注的城市,他走上街头、坐上地铁、坐进饭店、进入旅游景点,探访武汉人的家庭,用真实的镜头反映武汉人的后疫情生活。这个报道获得相当大的社会影响力,安迪因此收到了CCTV的采访邀请。
可见,Vlog的记录形式是新媒介环境下对外讲述中国故事的有力工具。它通过视听双通道对现实的还原,最大程度接近于真实的生活,可以最大程度地消除观众疑虑,加强可信性。除了真实性以外,视听结合的叙事方式更加生动,可以调动人的多重感官系统,对受众的吸引力更大。在传播路径方面,社交媒体平台的转发分享功能实现了短视频的快速、广泛传播,此外,其具有的评论、点赞和反对等社交机制也有助于突破单向的传播模式,增强话题的互动性和讨论氛围。
《上海日报》作为英语媒体,在疫情报道中通过选取读者关切的议题,选择合适的主题和视角,以及采用“文字+视频+社交媒体”的报道方式,做到了能获得外籍读者情感共鸣的有效传播。今后,我们要进一步研究外籍读者的爱好和兴趣点,生产并用他们接受和喜爱的方式提供我们的新闻产品,讲好中国故事,获得更好的外宣效果,进一步促进上海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世界了解上海和为上海融入世界提供优秀的媒体平台。
注释:
[1]刘东成:《如何做好热点话题的对外传播——以中国日报社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对外传播实践为例》,《对外传播》2020年第9期
[2]杨健:“Shanghai officials help expats deal with virus”《上海日报》2020年1月31日5版
[3]董雁、于洋欢:《外宣媒体的战“疫”报道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以CGTN为例》,《传媒:media》2020年第6期
[4]杨颖、贺立佳:《凝聚在华外国人的力量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对外传播》2020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