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时代传统媒体拓展“银发经济”探究
——以《三峡晚报》为例

2021-11-13 07:09:47唐晓安
新闻前哨 2021年11期
关键词:宜昌市晚报宜昌

唐晓安 曹 俊

2021 年5 月11 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发布,我国60 岁及以上人口2.64 亿,占比18.7%,其中65 岁以上老年人口1.91 亿,占比13.5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四个百分点,离深度老龄化社会的国际标准仅差零点五个百分点。

应对老龄化进程加速带来的挑战,做好老年文章,既是履行媒体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培育经营新增长点的需要。本文以《三峡晚报》两年来的实践为例,浅谈做好老年文章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一、顺势而为,迎接老龄化挑战

相较于全国,湖北省宜昌市面临的人口老龄化挑战更大。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宜昌常住人口为401.76 万人,其中60 岁以上占比24.95%,65 岁以上占比17.93%。这意味着,宜昌市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纵观当前国内市场类主流责任报刊,开设《老年周刊》大概出于多个方面考量:一是银发浪潮的到来,老年受众群体巨大,对老年多样化信息需求增加。二是相比新兴媒体而言,老年人对传统纸墨报刊情有独钟,看报老年群体大。三是老年产业蕴含着巨大商机。

但是,在老年朋友对媒体有着多样化选择时代,办出一份紧扣老年人所思所想所盼,成为向老年人传递党和政府康养政策,传播健康文化知识、提升老人素养、弘扬敬老爱亲传统美德、展示老年人才华与秀出自我的文化阵地的高品质刊物,成了媒体重要价值取向和责任担当。

为服务好老年读者,早在2016 年,《三峡晚报》编辑部派出“小分队”,专程赴湖南《快乐老人报》学习,随即成立晚情俱乐部、开办《晚情周刊》。

2019 年5 月11 日,《三峡晚报》 与宜昌市卫健委合办三峡地区首份《老年周刊》,以“全心全意为老年人服务”作为办刊宗旨,言老年之事、传老年之声、解老年之忧、做老年之友,每周六出刊,每期8 版。

《三峡晚报》坚持开门办刊。创刊前夕,召开宜昌老年事业发展座谈会,来自各个行业各个战线的22 位嘉宾对《老年周刊》的创办以及老年事业的发展提出良好的建议。

同年9 月11 日,《老年周刊》出刊百日座谈会暨“优秀养老企业爱心体验行”活动启动仪式举行,开启新一轮深入了解宜昌市优秀养老企业的活动,为宜昌老年朋友及家庭提供养老新方式和新选择。

2020 年4 月25 日,《老年周刊》全新改版,开设了“健康”“养生”“情感”“风尚”“亲情”等栏目,力求更加生动鲜活,贴近性更强。

2021 年1 月1 日,根据读者需求,《老年周刊》改为每周五出刊,每期8 版。创刊两年来,《老年周刊》影响力、美誉度一周比一周提升,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点赞。

二、用心用情,助力老年事业发展

《三峡晚报》做好老年文章,是以《老年周刊》为主阵地,但又不局限于此。在“关注点”“大社会”“故事会”等报纸版面,以及“两微一端”等全媒体平台,关于老年人、老年事业的报道,均占有一定比重。

总的来说,《三峡晚报》在助力老年事业发展,挖掘“银发经济”潜力等方面的实践与探索,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新闻策划打造影响力

作为备受市民欢迎的“老牌”主流媒体,《三峡晚报》注重挖掘“好人好事”,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人物报道中,有三次驾机穿越蘑菇云的老英雄吕和,有“离职不离党、初心永不忘”的老领导李泉,有为国家节约上亿元建设资金的“桥梁专家”周昌栋,有“峡江红烛”陈人海……同时,也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普通市民。比如,独家报道《一封读者来信牵出感人敬老故事 张圣柏20 多年默默帮助百余老人》,推出典型人物“敬老好人”张圣柏;《宜昌李子柒 今年六十七》聚焦一对宜昌老夫妇的田园生活,《看了三峡晚报一则报道 88 岁的他找到了96 岁的旧时好友》展现深厚友谊,等等。

此外,在《老年周刊》开设“走近身边的百岁老人”“走近身边的老功臣”“金婚故事”“老有所乐”“悠悠岁月”“格格的敬老故事”等栏目,见人见事,细微之处见真情。

加强主题策划是《三峡晚报》做好老年事业报道的特色之一。《老年周刊》周周有策划,每周策划都聚焦一个主题,少则两个版,多则五六个版,给予充分报道。

突出可议性。常言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2021 年3 月12 日、3 月19 日、3 月26 日,《老年周刊》分别推出“老年朋友消费维权有点难”“老年的工资卡谁保管好”“父母要不要和孩子明算账”。这些话题是很多家庭要面对的问题,让读者吐吐槽,直抒胸臆,也是满足读者精神需求的一种体现。同时,话题探讨没有停留在“是什么”“为什么”的层面,更多的是着眼于“怎么办”,正面引导,提供可资借鉴的解决办法,供读者参考。

强调服务性。比如,在世界阿尔茨海默茨病日来临之际,2020 年9 月19 日,用5 个版,分别从健康、养生、故事、情感等方面进行报道,主题分别是《警惕!阿尔茨海默病成第四杀手》《注意!铝锅及含铝食品易致AD》《抱团!来阿尔茨海默病防治俱乐部》《共鸣!三部影片教我们面对》,以多样化的形式告诉读者如何预防与治疗,深受好评。

2.公益活动提升美誉度

服务老人,要实实在在,用心用情。公益活动是服务老人的重要举措,给老人送温暖送关怀的同时,也提高了媒体自身的美誉度。

送健康。2020 年5 月,为顺应疫情防控常态化需要,《三峡晚报》主动作为,与宜昌市卫健委联合主办“宜昌老年健康云课堂”。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市一医院、市二医院、市中医院、市优抚医院等数十名专家走进直播间,与老年人线上互动,传授老年人关注关心的慢性病管理、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科普知识。8 月,“宜昌老年健康云课堂”调整为线上、线下并行模式,将课堂搬进了军休所、养老机构。截至目前,已开讲20 期。每期都会数以千计的老年人点赞,他们纷纷表示:“感谢宜昌市卫健委和三峡晚报,感谢政府为我们老年人办了一件实事好事”“我们一定要按照专家的要求去做,有信心活到100 岁!”

送文化。《三峡晚报》特别重视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2020 年7 月2 日起,与宜昌太平洋国际影城联办“孝心观影”公益活动,每周二邀请老人免费看电影。12 月10日,老年读者团首场周边游活动如期举行,看茶艺表演、参观生态农庄、品尝农家饭,40 位老年朋友玩得不亦乐乎。这样的活动不胜枚举,基本上做到周周有、月月有。

送技能。紧跟时代步伐,避免被边缘化,是老年人内心的渴望。比如,数字时代,如何化解数字鸿沟,享受数字化服务的便利呢?《三峡晚报》推出“智能时代 携老同行”活动,采取线上直播、线下现场交流等方式,教老人玩转智能手机,用手机就医问诊、办理银行业务等,同时防范网络欺诈等等。参加直播活动的退休老人陈梅芳说:“感谢三峡晚报关爱老人,为我们老年人提供了学习的机会,手把手教我们用手机。学会了,既方便自己也方便别人。我们只有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学习,才不会落后于时代。”

事实证明,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能有效缓解老年人的孤独感、焦虑感。

3.创新经营收获成就感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会长曾琦指出,我国老龄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老龄产业成为资本运作的热门领域,市场主体日趋多元化,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老龄产业将更加注重专业化、品质化;老龄企业强强联合将变得日益普遍,产城融合、区域协同是老龄产业的重大利好。

有专家认为,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同时,步入“边富边老”与数字经济发展叠加期,50 岁以上中老年群体的消费力将在未来10 至20 年迸发,养老产业细分领域将催生新业态、新产品与新服务。

基于这样的趋势,《三峡晚报》 大胆涉足老龄产业。2020 年10 月23 日至25 日,成功举办宜昌首届大健康博览会暨康养文化周,取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该活动是《三峡晚报》成立以来,单项主题活动中规格最高、影响最大、创收形式最丰富、营收最多、效果最好的一次,实现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媒体联动、市民称赞”的共赢局面。

本次健博会得到了宜昌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由宜昌市卫健委、宜昌市商务局指导,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医疗与健康专业委员会、湖北省老龄产业协会主办,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三峡分社(三峡晚报)承办,多家企业参加。健博会亮点纷呈,每天吸引上万人观展。本土健康龙头企业参展,展现宜昌健康产业发展成果。来自全国各地的68 家健康企业传递出健康产业前沿信息,也给市民带来了别样的健康体验。在专家义诊专区,宜昌市六家医院的46 名专家轮流义诊,咨询的市民排起长队。长护险、医养结合专区,则为逛展市民提供养老咨询服务。

携手“老年明星”,掘金网红经济,是又一全新尝试。2020 年12 月29 日,首批8 位老年网红与 《三峡晚报》签约。签约网红都是《三峡晚报》报道、产生一定影响力的老人,年龄最大的85 岁,最小的58 岁。他们的“人设”来自天然禀性,并非人为炒作。有为兴山四胞胎送棉衣的温暖奶奶凌益寿,有圆梦T 台的追梦女神徐运芳,有专拍爱妻的美拍大叔王卫星,有热心运动和公益的乒乓师爷阮家隐,有诙谐幽默的评书一哥文耀棠,有默默帮助百余老人的敬老好人张圣柏,有追求诗意生活的匠心爷爷董伟,有照顾九旬外婆的大孝孙女陈虹。网红签约的唯一条款是,做网红清流,传播正能量。

结语

人口老龄化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助力老年事业,媒体责无旁贷。媒体也应重视老年人这一庞大的受众群体,老年人是“流量”与“财富”。

猜你喜欢
宜昌市晚报宜昌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放歌宜昌(女声独唱)
当代音乐(2021年12期)2021-12-15 09:55:43
宜昌市举办中小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培训班
湖北宜昌卷
学生天地(2020年31期)2020-06-01 02:32:24
立足“本地化”做好晚报新闻
新闻传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7:06
奇姝双生 画满宜昌
中华奇石(2016年9期)2016-12-15 14:20:46
晚报如何做到“主流、好看、有用”——以《江南晚报》为例
新闻爱好者(2016年3期)2016-12-01 06:04:31
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第21题
务实创新 开拓奉献——湖北宜昌市第三批援藏干部援助西藏加查两周年扫描
民族大家庭(2015年5期)2015-08-21 08:01:36
我国青少年五人制足球推广研究——以宜昌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