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增强现实技术对舞台艺术发展的影响

2021-11-13 05:11:31郭文庆
名家名作 2021年6期
关键词:舞台艺术舞台现实

郭文庆

一、增强现实技术及其特性

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AR),也称为混合现实技术(Mixed Reality,MR),是一种将虚拟景象场景与现实世界融为一体的互动技术,也是一种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无缝”衔接的先进技术。增强现实技术是把原本在现实世界的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很难体验到的实体信息(如各类视觉信息、声音、触觉等),或者在真实世界根本不存在的内容信息,通过计算机仿真后实现再次叠加,将虚拟的各类信息融入现实世界被人类感官感知,进而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增强现实技术强调沉浸式体验,强调把虚拟场景中的信息融入现实世界中,是对现实世界的补充和完善,目标是为了让用户获得与真实环境更好的互动交流。增强现实技术包括多媒体技术、三维建模技术、实时视频显示及控制技术、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实时跟踪及注册技术、场景融合技术等。在增强现实环境中,通过计算机模拟产生的虚拟造型和场景要实现与周围真实环境中的实物相融合与匹配,使增强虚拟现实效果更具有临场感、交互感、真实感以及想象力。其特征表现为:

(一)虚实融合

增强现实技术把虚拟环境与用户所处的实际环境融合在一起,在虚拟环境中融入真实场景,基于对真实环境的增强,强化用户的交互感受和临场体验感,实现虚实结合的最佳效果。因此,增强现实是强化真实而不是完全替代真实。

(二)实时交互

增强现实技术可为用户提供一个实时交互的增强环境,该环境可根据人物角色的语音信息或关键动作的位置、状态和操作等信息,为用户提供一种“真实感”的复合视觉效果场景。场景的变化随着角色周围世界的变化而改变,使得这种复合视觉效果更加逼真,虚拟物体还可以与角色以及现实物体用一种自然的方式交互,进而实现实时、自然的反馈。

(三)三维沉浸

三维沉浸即系统根据场景角色位置信息通过在三维空间的运动来实时计算调整所产生的增强信息。增强现实技术通过为用户构建“真实感”的体验,让用户基于实时变化的场景沉浸于其认知体验,以保证与在现实环境中的认知体验相同,让用户易感知、易融入虚实结合的环境,实现三维沉浸。

二、舞台艺术的特点

舞台艺术又称舞台表演艺术,泛指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舞台艺术作为艺术的一种类别,特指利用舞台这一三维空间,以演员的表演和创造为中心,实现二次创作的综合表演艺术。舞台艺术也属于四维艺术的范畴,因此对舞台的设计在舞台艺术的设计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包括舞台演出、舞台音乐、舞台美术、剧本等,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各类智能设施设备也逐步进入了舞台表演中。

(一)舞台艺术具有综合性

舞台表演不同于文学创作、绘画和作曲可由个人完成,而是需要群体配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美学特征等都为舞台表演提供了丰富的道具和场景,这既要实现自我原有独立性的改变,也要逐步地融入舞台表演之中,成为舞台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舞台表演反映出了生活和时代愿景的集成性

舞台表演是高度集成并反映时代和生活的一种高雅艺术。通常比较受演出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舞台表演的美主要集中在舞台上,通常在几十平米的空间完成几个小时的表演,通过分幕分场实现生活和时代的集成,便于在几个小时内在同一地点集中完成。

(三)舞台表演过程中的动态性和变化性

动作是舞台表演艺术的基本内容。舞台表演通过目的明确、带有某种意志或愿望的连贯性动作表现时代特征,丰富舞台的形式美。舞台动作作为演员与观众互动的基本语言,可以很好地吸引观众,使观众能全身心地融入表演过程。舞台艺术至关重要的一点是表演动作的动态变化和直观感受。舞台表演的动作不是机械式的肢体动作,而是随着音乐和场景的安排,在演员激情的促使下对个人内在心灵的完美诠释。因此,舞台表演的艺术性不仅表现为动态变化的外在动作,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揭示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表现时代风貌特征。舞台表演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演员的动作通常都带有一定的夸张性和变化性,比较注重形式美。这种将生活中的动作经过集成、夸张、浓缩最后转变为舞台语言,不仅可以更明确地突出表演的目的和丰富的内涵,而且带有很大的程式性、虚拟性和节奏感。

(四)舞台表演的制约性

舞台表演受限于表演的时空,一般是在演播大厅或者剧场中进行,通常是由舞台和观众席等构成特定表演空间。因此,舞台表演的效果必定受到舞台空间大小和观众多少的制约。这种舞台艺术的制约性又和舞台艺术的集成性密切相关,表现为通过肢体语言实现台上演员和台下观众之间思想感情的碰撞,如何造成这种激烈的情感冲突是突破舞台表演制约性的关键。

三、增强现实技术对舞台艺术发展的影响

现代舞台表演艺术是艺术创作与新兴技术的综合产物,其表现形式需要内容、形式与技术手段多方面的配合。先进的数字技术推动了舞台表演艺术观念与设计的巨大改变,无论是从表现手段还是从功能与效果方面都获得了全新的扩展与增强。

(一)实现超现实、表现主义的场景提升

增强现实技术在舞台表演中的应用主要是以虚代实,通过虚拟的数字场景和画面代替实物场景,实现演员与场景、道具的无缝衔接和虚实融合。其主要是完成演员与虚拟道具的无缝衔接、演员与各种特效的实时融合以及融合结果的影像记录和全息展示。增强现实全息展示的结果在于表演场景中各种角色的互动,其互动的特征在于促使演员与虚拟表演的互动以及演员肢体动作的虚拟延伸、道具和背景的超现实展示,这极大地减轻了表演活动场所工作人员的负担,同时也对舞台节目的编排以及实现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对演员、创作人员和工作人员来讲,为对虚拟角色融入现实世界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

(二)突破现有条件限制,增强舞台呈现的效果

增强现实技术在舞台表演中应用一个重要缘由就是可突破传统舞台表演各种条件的约束。舞台表演的过程是诸多场景有机组合的过程,而传统舞台对于某些场景、特效以及相关背景元素很难采用传统手段来呈现,或者演员仅通过肢体语言无法达到满意的效果,尤其是在一些传统剧目,例如神话故事、戏曲等,仅靠一些简单道具、背景图片和演员的动作,很难创造出理想的意境效果,也难以激发演员表演的激情,更不便于观众的理解。借助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实现物理、时空元素的突破,虚拟场景以形象、直观、立体、动态的方式为观众全方位地展示场景特效,实现演员与场景、观众与环境的信息交互,真人演员可与虚拟场景、道具、环境融为一体,同台展示,增强舞台呈现的效果。

(三)丰富传统舞台艺术形式,拓展演员表现空间

传统舞台表演形式中演员与场景、影像之间的关系在形成之初就已被确定为固定的关系模式,演员必须根据既定的场景和表演顺序,按照影像的要求通过排练一遍遍地去配合影像,以达到最好的表演效果,这无疑限制了演员的表演空间,即使在多维度的图像、道具构图下,由于多重的约束也很难达到完美的效果。增强现实技术应用在传统舞台表演中可以实时捕捉演员的肢体动作,实现场景与演员的虚实互动,同时基于建构的模型、场景和道具可实现演员与虚拟角色、特效、道具以及背景的深度融合。此外,借助增强现实技术的图像识别、角色匹配、动作捕捉等技术,可实现演员肢体动作与虚拟场景的匹配与增强,改变以往演员被动配合场景影像的困境。更为重要的是,演员不需要根据前期排练的记忆和固定的道具来配合场景,而是场景实时融入演员的表演过程,实现虚拟场景与演员的实时交互,促使演员表演空间的无限拓展和完美匹配,使观众融入表演的全过程,提高表演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四、小结

增强现实技术与传统舞台艺术的融合,除了可以从上述几个方面带来变革与影响外,也会对舞台表演的其他领域产生深刻影响,比如对传统舞台表演的创作与审美方面从外在形式美和内涵美方面产生影响。当增强现实技术能全面而广泛地应用于舞台表演的全过程时,全新的多重感官体验和多样化的表演形式延伸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审美需求。

猜你喜欢
舞台艺术舞台现实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浅谈戏剧舞台艺术中的“光语”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文苑(2020年11期)2021-01-04 01:53:20
清末民国戏曲票友舞台艺术摭论
中华戏曲(2019年1期)2019-02-06 06:51:52
舞台艺术闪耀“文华”
西部大开发(2017年8期)2017-06-26 03:15:52
电子音乐在舞台艺术中交互思维模式的应用
乐府新声(2016年4期)2016-06-22 13:03:00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现实的困惑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38
吧啦吧啦小舞台
好孩子画报(2014年6期)2014-07-25 03: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