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英
传统版画艺术发展历程与印刷技术发展历程息息相关,包括木刻、铜版刻等,对社会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我国传统版画主要以复制版画为主,到了近现代后开始出现创作版画,其艺术表现内容有了新的变化。当代艺术背景下中国版画艺术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关联,呈现出新的艺术特征,为祖国文化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传统版画艺术是我国的艺术瑰宝,发展与创新传统版画能够赋予其当代艺术气息。由此可见,分析当代艺术影响下的传统版画艺术发展与创新是十分必要的。
1.起源
我国传统版画是在刻印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传统版画的特点是凸显“木味”,利用留黑法将作品进行艺术处理,使其具有艺术特征,并借助巧妙的构图凸显主题,用阳刻增加艺术效果。郑振铎曾经给予了版画高度的艺术评价,指出其文化推动价值不容小觑。
2.发展
早在殷商时期就已经有了兽骨刻字,在出土的青铜器上也有诸多纹饰图案,其中都有传统版画发展的影子。唐朝时期,我国进入了政治、经济、文化的鼎盛时期,版画艺术快速发展,并与佛教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如最早的雕印品《金刚经》就是版画艺术发展的重要成果,现藏于大英博物馆。宋朝与元朝时期,我国雕版印刷术日臻成熟,技术十分精湛,印刷规模也更加庞大,在世界各地都有相关作品流传。明清时期则是雕版画发展的顶峰时期,由于政治、经济、文化高度稳定,雕版画艺术也在不断发展,此时期的雕版画作品《离骚》《水浒叶子》等均是代表作。
1.材料分类
根据版画的使用材料可以将传统版画分为石版画、木版画、铜版画等多个类型。石版画从德国起源,并在18世纪末期传入我国,主要是在金属皮上作画,印刷成品十分精美。木版画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十分悠久,艺术形式多样,可以大量复制,能够多次印刷,具有一定的社会职能,在当今社会形势下其职能减退,但仍有着特殊的艺术魅力。木版画主要材质为黄杨木、梨木等质地坚硬的木质材料,并对刀具有较高要求。现在已经用合成板代替大多数木版画的材料,节约了版画制作成本。木版画的应用主要在门面、年画、神像、印记、插图、纸马等多个方面。铜版画又被称为蚀刻版画,主要来源于欧洲,通过腐蚀液腐蚀金属版面制作作品。
2.颜色分类
根据颜色可以将版画分为单色版画、套色版画、黑白版画等多种类别。单色版画主要是指单色纸版画,根据其艺术呈现形式又可以细分为凸印、凹印、剪贴纸三类,艺术呈现效果与木版画效果相似。套色版画也被称为彩色版画,用多种颜色展现艺术内容,因其多姿多彩,深受群众的喜爱。套色版画不同于一般的绘画用色,在套色过程中必须保持其版画特点,用最少的颜色套印出最佳效果。黑白版画则相对比较普遍,是指用版画的形式将黑色涂料印刷到白色承接物上。
3.制作方法
根据制作方法可以将版画分为凹版、凸版、电脑版、平版等多个种类。凹版画,是指在平面上利用凹线刻出多种艺术形式,将油墨滚上、印刷后就可以呈现出艺术效果。凹版画刻制方法主要包括干刻法、美柔汀、腐蚀法等多种。凸版与凹版正好相反,通过刀刻的方式去除空白部分,将有艺术意义的形象留下。平版画主要代表为石版画,利用油水互斥原理进行平版印刷。电脑版画是其中最为特殊的一个种类,也是当代艺术的重要体现。在电脑版画中利用数字技术绘制版画,也被称为电脑版画,但目前关于电脑版画的争议观点较多,但许多版画会展已经接受了电脑版画类型。
中国传统版画艺术发展历史悠久,远远早于西方。但随着近代国运的衰落,版画艺术也进入了停滞发展状态,甚至出现了消亡危机。随着我国革命运动的不断发展,版画艺术随着中国革命意识苏醒迎来新生。鲁迅先生在中国版画发展中贡献了重要力量,将外国版画艺术带入中国,启发了中国版画艺术的发展,推动了新型“木刻艺术的发展”活动。随着社会主义发展,我国文化艺术的发展也深受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影响,将版画艺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相连。
我国的版画主要以木版刻画为主,在版材上、技术上基本沿用古法,发展比较缓慢。西方版画出现虽然较晚,但在15世纪先后发明了铜版画、石版画,其版画制作工艺也有较大差异。随着外国版画艺术的传入,我国传统版画开始衰落,并没有吸纳其中的新艺术形式进行创新。在当代艺术形势下,一味地仿古可能会限制版画发展之路,但过于强调版画西式化也会失去民族特色。因此,在当代艺术背景下发展版画,必然是创新与传统并举,才能够既别具一格,又不失去本民族的文化特色。
文化艺术来源于生活与群众,如果社会不重视版画发展,那么版画也就会逐渐衰落。版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已经被纳入许多艺术类学校的课程中,但多作为选修课,其教学地位不高。长期以来,版画由于承担着文化传播的职能受到社会的重视,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版画的社会职能不断萎缩。此外,学习版画艺术的人从业范围较窄,不利于版画艺术的传播与发展。
版画的未来发展中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优势,但受限于市场因素发展不足,其艺术形式相对比较滞后,不符合当今社会的审美需求。因此,在艺术发展新形势下,版画艺术发展必须融合新的创新技术,开拓版画市场,才能够让版画再次深入群众之中,发挥其艺术价值。
毋庸置疑,我国的传统版画艺术是成熟的,并有着文化优势,但西方的版画文化也有很多创新性,有着独特的版画艺术,尤其在铜版画、石版画上造诣颇深。因此,版画艺术传承人应该开拓思维,将我国传统版画与西方版画进行融合,通过艺术形式创新促使其发展。在中西方融合过程中,版画艺术创作者应该有明确的文化针对性,确定文化根本,并在创作过程中保持高度开放的思维,才能够合理引进西方版画制作技艺,加深中西方版画融合,而不是失去文化之根,一味逢迎西方审美观念。
版画发展与历史发展息息相关,版画范畴在历史发展中不断扩大,对版画的品质也有了不同要求。在当代艺术背景下发展传统版画,不能够只是抱旧守缺,而是要延续传统文化精神,利用当代艺术发展版画。尤其在21世纪,版画的意识形态应该有更新的探究,突破设定的艺术范畴。如电脑版画出现后遭到许多版画艺人的反对,认为其失去了版画艺术特征,将版画艺术简单化、信息化,没有了版画的传统味道。版画发展与印刷技术有直接关联,新的印刷技术下的刻画形式为什么不属于版画形式的一种呢?此外版画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版画脱离了人们的生活,其艺术发展生命力就会逐渐萎缩,因此在版画发展过程中应该秉承新的艺术理念,才能够不断创新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将版画视为“古董”,没有认识到版画的艺术价值,在现代装饰中甚少利用版画元素,因此导致了版画艺术市场萎缩,发展愈加困难。在版画发展过程中应该充分开发其市场价值,挖掘其潜力,多向主流价值观靠拢,开发创作题材,才能够凸显出时代特征,使其更容易被当代大众所接受、认同,既有助于版画艺术市场的发展,也能够吸纳更多的艺术人才。
版画在千年发展中已经与中国文化密切相连,在诸多艺术形式中别具一格,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旦消失将会造成无法逆转的文化损失。在当代艺术发展背景下,版画艺术不能够仅在象牙塔中发展,而应该被大众重新认识才能够有新的发展活力。此外,版画艺术发展中高校应该加强人才培训,并扩大其行业影响力,才能够为版画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与发展市场。在版画创作过程中,也要坚持创新发展,融合多种文化,丰富版画内容,提升版画表现张力,才能够使其在当代艺术发展背景下经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