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会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数字创意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中国早期电影诗学研究以1949 年及其以前的中国电影为研究对象,阐述对于中国早期电影艺术的本质、内涵以及审美特征等的综合见解,体现众多早期电影人对于影像构成形式要素方面的深刻认识,呈现电影作品的深层内蕴意义,展示早期影像的视听表征,汇聚各种复杂的文学思潮、政治语境以及经济诉求,继承传统文学创作传统,借鉴西方电影创作技巧,汲取革命文化创作精髓,延续现实主义创作理念,不断演绎传奇世界或现实世界中人的生存境遇和精神情愫,从侧面表述或映射当时中国的社会面貌。中国早期电影诗学研究通过绘写中国人的生命景观,展示不同历史语境下的人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的生存状态、文化性格、情绪意志,彰显时代精神,从而表现出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内涵与美学风格,并不断表征与催生中国早期电影的转型、生成与新型建构。
中国早期电影的形式特征呈现了中国早期人们的娱乐方式、情感认知、文化特质和审美品位。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对中国早期电影与文学、艺术的关系有整体的感知,更好地了解中国早期电影在好莱坞电影产业的挤压下、多方政治力量的约束下如何自发成为一个立足市场需求, 基于民众审美, 以中度规模生产、大规模消费和经济效益为动力的中国早期电影的演变史。其次,中国早期电影创作融合了早期中国文学、古典美学的诸多特征。对其深入探讨,将有助于洞悉新世纪中国早期电影在创作理念、艺术手段(表意手段)、叙事方式、修辞方式以及价值观念转变等方面的衍变进程,深入探讨中国早期电影艺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语境下建构的情感结构、人文立场与美学内涵等诸多特征,其发展脉络研究是百余年中国电影发展史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深化中国早期电影诗学研究, 通过具体作品分析中国早期电影的形式特征、文化内涵、艺术特质与产业特点,探讨早期电影人的创作意图与创作技巧,研究早期电影作品的影片类型、叙事范式与美学风格。揭示早期电影人立足时代语境,关照个体生存状态与民族命运的思想轨迹,展示出中国早期电影在复杂的时代语境下艰辛的成长历程,描摹出影像背后所隐匿的独特的诗学表征。
文章对中国早期电影的诗学表征及其文本内涵进行梳理和挖掘;对其类型进行归类并考察其不同的叙事风格以及艺术传承;对其主题的历史演变与社会文化的内在关系进行全面观照,从中国早期电影发展和衍变中对中国早期电影的诗学表征进行深入探索,系统观照中国早期电影的形式要素与审美特征,较为客观地审视早期电影作品对于中国人的情感意识、思想意志、生存状态、民族文化、家国情怀等问题的探讨,整体考察时代变迁对电影作品价值取向与美学风格的影响,动态把握蕴含于电影作品中的内涵意蕴与人文价值。不同时期电影的叙事范式、影像修辞、艺术风格以及表意手段则会呈现出延续、并存、混合与衍变等多种特质。致力于电影人关于“诗性情感重构及哲思书写”“诗意现实展示及意境构造”“诗化情感建构及意志表述”“民族危机应对及家国情怀建构”,揭示早期中国电影力图呈现的现实问题与诗学特质。以多元化视角全面地分析中国早期电影对于文化场域、美学风格、情感结构、意义内蕴等议题的叙写;通过历史语境去呈现影像作品的类型嬗变的深层原因,依托创作群体的文化积淀与艺术修养去剖析电影作品的文化特质与美学意蕴。借由生存主体的情感意志去解读影像背后隐匿的个体情感与民族意识的变迁历程。
梳理和研究中国早期电影诗学历时性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考察中国早期电影诗学的创作意图以及艺术传承;对其主题演变与社会文化的内在关系进行全面观照,揭示中国早期电影诗学的形式特征与内涵意蕴。以多元化视角全面地分析中国早期诗性电影对于文化场域、美学风格、情感结构、生命哲学、政治意蕴等议题的叙写。通过宏观视角的历史语境去呈现电影人创作的诗性影像作品嬗变的深层原因;中观视角下电影人的文化积淀与艺术修养去剖析诗性电影的文化特质与美学意蕴;微观视角下生存主体的情感意志去解读影像背后隐匿的个体情感与民族意识的变迁历程,在学术研究视角上具有较强的创新性。
文章从电影文化和艺术的综合性角度出发,对错综复杂的历史语境和电影人之间的关联性进行深入挖掘,整体考察时代变迁对电影人创作作品的价值取向与美学风格影响,系统梳理中国早期电影诗学的美学表征及文化内涵。并以电影作品共性的艺术特质与功能属性作为分期节点,因而在历史时期的划分上会出现时间的重叠,且不同时期的叙事范式、影像修辞、艺术风格以及表意手段则会呈现出延续、并存、混合与衍变等多种特质,具体如下:
1905年伊始的中国电影和大众文化形式/技术形成互动,并最终冲破传统樊篱屏障,在观念方面以及流行时尚方面成为独领风骚的交流媒介。早期的电影人的创作彰显市民阶层审美趣味,注重旧道德、旧伦理,情感与意义兼顾,中国最早的电影作品直观呈现各种生活意象在人们喜闻乐见的场景中流动与聚集,展示出一幅鲜活而又生动的生活画卷,影像的纪实功能有所体现,但美学风格略有缺失,叙事性较弱,更多是满足大众娱乐的猎奇心理。尽管最早期的电影作品略显稚嫩,但值得一提的是出身于美术专业的但杜宇还是力图在早期电影中尝试中国古典艺术审美的表达方式,并以诗情画意的影像展示时代语境下面向市场并提升观众审美趣味的情感状态与精神风貌,也可以谓之“但杜宇是独具美术才能的中国电影的开拓者之一。在其编导或导演的三十余部各种类型的电影作品中,以‘美’的表现为中心,注重布光设景、构图形式、色彩调和,同时能够融画入影,并进行不同层面的哲理探寻,在可言与不可言之间寻找表达意境的路径。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国早期电影的技艺水准,而且以特有的象征手段拓展了中国早期电影的思维方式,为民族电影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早期电影众声喧嚣中借鉴西方影像的表意技巧,拓展具有民族精神特质的电影,是早期电影人刻意创作彰显民族意识觉醒及文化传播力的某种合力作用下的结果。将根植于民众内心的情感故事转变为影像故事,借鉴传统文学的叙事机制与古典诗学的修辞技巧,实现人们表情达意之诉求。其宗旨是通过电影映寓生命伦理、道德品格以及情感模式与哲理禅思,传承古典美学内蕴,并初步探索建构诗情画意影像的影像语言修辞技巧。
早期中国电影借鉴传统文学和新鸳鸯蝴蝶派小说的叙事机制与传统戏剧的表演技巧,满足人们表情达意之诉求。该时期影像作品中的真诚、侠义、情感和伦理等价值体系呈现了作为文化符码的早期影像作品的诗学特征,这一时期的电影诗学特质主要体现在孙瑜、吴永刚、蔡楚生、郑君里、沈浮、袁牧之、费穆等影人弥合新旧文化鸿沟、缝合多种题材类型、把控影片节奏设计的影像创作中。如《玉梨魂》讲述了青年教师何梦霞与青年寡妇白梨影的爱情故事,尽管两人情投意合,但终因封建伦理束缚,不得不选择死亡的爱情悲剧。影片中穿插了大量清丽典雅、骈散相间的文言文,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和细腻的心理描写体现抒情性。影片中的诗词、书信、日记、骈文等文体,成为剧中人物抒情达意的工具,较好地传达了人们的多愁善感与个性化体悟。例如第十八章《对泣》写何梦霞“心中苦痛难以言宣,聊以诗泄”,而描述其心绪的恰恰“是我孤魂归枕畔,正卿双泪落灯前。云山渺渺书难到,风雨潇潇人不眠”等诗文,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话语表述展示主人公自然深挚的感情,影片中的十四封书信记录了主人公恋爱初期的欣喜、中期的纠结与伤痛、晚期的挣扎与放弃,大大增强了影片的抒情效果。因此,影片的艺术魅力并不是来自典雅的骈文,而是来自其骈文形式下的意象系统,这和小说的主题有机地融汇在一起,赋予了小说诗化品格。作品剖析了早期中国的民众如何在现实困境的钳制下进行生存选择、价值追寻与自我超越。并且展示了该时期的电影人如何以虚实相生的意象以及情景交融的影像,构造空灵淡雅、诗意抒情的意境与含蓄雅致的东方美学风格。
早期中国电影受左翼文学和现实主义理念影响,力图探究现实世界处于生存困境的人物故事的叙事机制与影像修辞,在表述个体情感的同时呈现出个体对于世界的思考与批判,表现人性的问题以及个体追求自由与社会规则桎梏之间的矛盾等内容,在人物身上更多地体现出一种对现有道德约束和社会体制的反叛,蕴含着生存主体面对现代性冲击的内在情绪和独有的精神风韵。该时期电影作品中的人面对现实世界困境的生存状态与自我追问,展现了早期中国民众在受到现实生存状态钳制的困境下进行自我选择与理想追寻的状态。早期电影人亦以声画合谋叙事的影像表意修辞体系、流畅的影像叙事机制进行情义并重的故事讲述,逐渐建构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诗性影像与洋溢着中国韵味的美学风格。如《小城之春》讲述了戴礼言、周玉纹、章志忱三者的情感纠结与伦理选择,在斑驳的古城墙,古旧没落的家庭中突然闯入了象征新时代形象的章志忱。影片以含蓄与内敛的情感的表达,周玉纹面对重病垂危的丈夫与俊朗健康的初恋,坚守与选择在心底暗暗较量,从而演化为传统伦理道德与崇尚新时代新文化的博弈。费穆的《小城之春》所蕴含的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接纳传承与发扬,以情感纷争为器,道尽人间沧桑与无奈,切入个体命运归宿,探究传统文化的深层意蕴与价值。影片以大量的长镜头展现了玉纹的情感状态,呈现人物之间的空间关系,在灰暗寂静的小城里,了无生趣、一成不变的面孔与生活节奏;压抑苦闷的情绪、淡淡的忧伤与发乎情止乎礼的克制,两者形成了矛盾张力,在寂静寥落的生活中,流动着主人公的情感与情绪波动,影片通过大量设计精巧、意味深长的长镜头描摹的日常生活画卷构成古典的意象,建构出诗意化的意境。作品探究了影像修辞和美学风格如何呈现个体对于生存状态的思考,并力图描绘出超越现实世界价值体系的全新美学境界。
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末部分中国电影因历史语境而受革命文化的积极影响自发表述家国情怀,面对民族的生死存亡关头,电影充分发挥了救亡图存的宣传功能,该类电影作品尤其是抗战电影以及孤岛时期电影,通过战争中的纪实性影像以及隐喻性的故事表述民族精神意志,重塑民族主义情感,以彰显民族文化特质的影像叙事重构民众信心。中国早期电影的家国情怀合于外发性和内生性之中,一方面是西方列强压迫下作为救亡手段而生成的,另一方面是民众自发产生的关于集体的、民族的和阶级的情感。家国情怀是革命胜利与国家进步的关键所在,它蕴育着民众对于革命成功的期盼,是民众对理想的生活、美好未来的一种向往,也是对建立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以及新的伦理关系的一种期待,对于创造一个自由、平等、现代的民族与国家的一种渴望。该时期大量影片探究战争时期表述隐喻式“民族寓言”的影像修辞技巧。如《八千里路云和月》是以抗战时期抗敌演剧队四、九两队的生活为蓝本而演绎的作品,展示胜利后人性中的善与恶,提醒国人直面社会的病态,影片洋溢着清正之气,以流畅的电影语言和精彩的人物塑造讴歌爱国青年知识分子乐于献身的精神,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则是国民党政府消极应对、荒淫腐败的真实面目。影片运用纪实性的叙述方法,依托来自日常生活的人物和素材讲述故事,既真实又典型,具有生动的艺术概括力量。整体看来,该片既有明显的纪实风格,又富于表现性色彩,在抒情的叙事中蕴含着批判的激情,是一部极具朴素风格的纪实性史诗影像作品。作品深入剖析民众的民族情感,阐述个人的情怀与意志,以彰显民族文化特质的审美想象重塑民众信心,引导民众积极投入于保家卫国的战争洪流之中。
描绘中国早期电影诗学谱系图,能够呈现出中国早期电影诗学的内在组织结构、叙述策略、表意方式、运行机制、鉴赏评判等形式要素,揭示早期电影人立足时代语境,汇聚各种复杂的文学思潮、政治语境以及经济因素,传承中国古典诗学气质,继承传统文学创作传统,借鉴西方电影创作技巧,汲取革命文化创作精髓,延续现实主义创作理念,关照个体生存状态与民族命运的思想轨迹,展示历史语境下的人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的生存状态、文化性格,情绪意志,精神格调,彰显出创作者的审美意识与精神境界,并分析其如何通过诗意化影像孕育出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内涵与美学风格。
由上可知,梳理和研究中国早期电影诗学的形式特征及内涵意蕴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电影诗学发展脉络研究是百余年中国电影发展史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文章力图使国内中国电影发展史研究更为系统化,拓展和丰富电影学研究的方法。因此,深化中国早期电影诗学研究, 是当下中国电影史研究寻求突破的必由路径之一 , 也是建构治史新原点与范式的重要路径。且中国早期电影诗学创作体现了电影人的实践探索与深度思考,对其深入研究有助于探索彼时中国电影人如何在内外压力下,传承古典诗学、传统美学,借鉴西方影像语言修辞并进行创新,以期最终为现当今电影人的电影诗学创作实践提供参考。
电影的诗意表达,源自于电影作者以诗人的目光审视生命和现实。俄罗斯著名导演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曾经表述过这样的观点:“当我谈论诗的时候,我并不把它视为一种类型,诗是一种对世界的了解,一种叙述现实的特殊方式。所以诗是一种生命的哲学指南。”中国早期电影诗学呈现了人们的娱乐方式和审美品位。其发展脉络梳理有助于我们深入探讨中国早期电影在历史语境下建构的情感结构、人文立场与美学内涵等诸多特征,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探索彼时中国电影如何自发成为一个立足市场, 基于民众和经济效益的产业。而对于中国早期电影诗学研究将有助于洞悉新世纪中国早期电影在创作理念、艺术手段、叙事方式、修辞方式以及价值观念转变等方面的衍变进程。对其发展脉络研究使国内中国电影发展史研究更为系统化。事实上,描绘中国早期电影诗学谱系图,显隐出藏匿在视觉化影像背后的“情志”书写脉络,中国早期电影作品的“情志”是电影人植根于当时的历史文化、时代背景、社会生活以及创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认知而绽开的精神之花。它以“批判现实、关怀人生、寄寓理想、美刺讽喻的精英情结始终固定在时代胶片上”,与生命个体内在的情感流动以及思维意识变化息息相关。由上可知,中国早期电影的诗学特质具有深刻的优秀传统文化含义和东方古典美学特征,“情”与“志”也在中国早期电影中完成了彼此独立而又相互联结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