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鲁宁
2013年,我考入北华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满怀憧憬地走进大学校园。从业之初,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播音员主持人,感受着聚光灯带来的职业荣誉感。在此后的工作实践当中,经常走出演播厅,深入到一线进行采访报道,慢慢发现,当一名采访记者,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突然回想起当初读书时老师提及的职业定位:希望我做一名记者型主持人!对于一名记者来说,采访调查、稿件写作是基本内容,那么记者型主持人呢?我觉得有别于单一的主持人最突出、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有提问和交流,这就是采访。
采访提问,是记者获取新闻事实的重要途径。从采访对象身上了解各种信息情况,必然通过提问。提问技巧,关系到策划方案、报道意图能否顺利实现,有效提问,直接有助于挖掘新闻事件的价值,使其具体化、深刻化。特别是一些节目或者活动当中的人物访谈,记者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为防止受访者偏题或跑题,熟练掌握提问方法,是访谈的关键。它关系到记者能否在短时间内,深入挖掘受访者内心的想法、见解、亮点,引导访谈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有意外惊喜的效果。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新闻采访学总结提出的提问方法,包括正问法、侧问法、诱问法、设问法、激将法、反问法、追问法、让步法、潜问法、隐问法等方法,在今天,也可以适当借鉴。非常建议正在学习的同学们好好去学习掌握,融会贯通。此外在工作实践中,特别在人物访谈活动中,记者型主持人的提问在此基础上有了新的内涵,个人体会如下。
“无关式”提问,类似于聊家常。它主要用于缓解访谈时的凝重气氛和受访者在聚光灯和摄像机前的紧张心情。在大型演播厅进行访谈节目中尤为明显,受访者一上台,就被提问感受、想法、工作内容等,难免会紧张激动,这个时候可以通过“说说天气怎么样?”“服装是特别准备的吗?”“身体或典型特征”等话题来切入过渡,亦或者是通过受访者非常熟悉习惯的内容去帮助受访者平复心情,渐入状态。比如采访对象是教师,可以关联他的学科;如果是医生,可以关联健康等话题,这样很容易缓解气氛,轻松开场。但是切忌过于冗长,使访谈失去节奏感,这是需要提前有所策划,更需要记者型主持人来准确把握。“关联式”提问,从与受访者相关联的人或事切入,比如他的同事、亲人、朋友等等。用受访者最熟悉的领域,又不涉及技术层面的问题来引入,也可以达到很好的切入效果。
与之对应的还有一种“开门见山”式的提问,比如采访农村致富带头人,“现在有多少种植户和你一起干?”“去年收入多少?”这样的直接提问,适用于性格开朗,心理素质较好并且积极配合访谈的对象。还有一种情况,是经过反复排练的。但这种“你问我答”机械式问答与“我想说给你听”的交流感是有着根本差别的。电视观众一眼就能辨别出这是假的,不真实的,怎么能打动人呢!
人物采访或访谈节目,记者、主持人与受访者本身存在着身份差异、知识差异、经历差异等。因为受访者的不同事迹或经历有了新闻价值,才成为了被访问的对象,记者对受访者故事、经历或事迹表现出的认同感和兴趣性,将会直接影响受访者的表达。毕竟谁都更愿意对喜欢听的人去倾诉。但如果记者对受访者的讲述表现得平静冷淡,索然无味、平淡无奇的采访形式无形中会给受访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由此提问浅尝辄止,那么受访者一定会失去“我想对你说”的兴趣和动力。所以记者在访问过程中,要时刻表现和流露出高度的认同感和求知欲,会调动受访者的积极性,也会挖掘出更丰富更深层次的内容。所以这一方面是记者求知的态度,另一方面,也是记者的采访提问技巧。在某些专家面前,记者甚至可以把自己格式化,完全“白纸化”地呈现在受访者面前,像小孩子一样专注地去聆听,最大化地激发受访者的表达欲,最大化地挖掘人物和故事,呈现出最好的效果。
其次,记者的同理心是拉近彼此的距离,走进受访者心里的最佳途径,也是最好的提问技巧和方式,更是记者型主持人道德素养和人文关怀的体现。不管是企业家、工人、教师、医生等,每个人都有着鲜为人知的工作状态和生活状态,每个人都有着属于他的,值得被挖掘和放大的闪光点。记者的感同身受,甚至亲身去体验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找到与受访者的强烈共鸣,那么采访和访谈也就成功了一大半,因为受访者会觉得“你懂我”。这是极大的心理认同感、满足感和成就感,与之而来的建立起信任和依赖感。我曾拍摄采访过一部关于大学毕业生创业的纪录片,主人公在发放做兼职家教的传单,学校放学的时候人群最集中的时候大概20分钟,于是我和他一起发传单,这让他很感动,觉得我们是朋友,与此同时,我也更能体会到他兼职做家教的艰辛与不易,为后面的采访和拍摄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在人物采访中,特别是初次接洽采访,选择什么样的环境也会给受访者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在灯光等环境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相比较沙发、茶几等优美环境,不如用对方最熟悉的环境或背景,有助于更快进入状态。比如,工人可以在他工作的车间,农民就在他最熟悉的田间地头,个体工商户可以在他的店铺。
其次,记者的采访状态与工作细节,直接影响受访者的心理感受,如与受访者一同坐在草地上,与刚刚作业完未来得及洗手的受访者握手,和受访者吃同样的工作餐等,是拉近距离感的有效方式。我曾在一次采访新机场项目建设过程中,采访工地施工的工人,到了午饭时间,负责人为我们单独安排了午餐,用餐条件是稍稍优越于那些工人师傅的,最后我们婉拒了,而是选择和那些工人师傅们一同进餐,端着大碗,一口菜一口菜地吃起来。不仅如此,还自己出钱给他们加菜,他们觉得,我们就是朋友,就是工友,因此赢得了信任与尊重。这样的情况下,采访也顺利地完成了。
记者因其职业特殊性,接触到社会不同的阶层、职业和人群,通过他们学习到各个行业和领域的知识,所以记者是“杂家”。随着网络媒体、移动端的兴起,受众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总是“小白”,大众需要“专家型”记者。所以往往准备得越充分,掌握的信息量越大,完成效果越好。记者在每一次访问前,必须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了解与被采访者及新闻事件一切相关联的知识和背景。能够与被采访者交流讨论,更好地激发他们的谈话欲望。特别是面对专家学者型的受访者,或者专业领域内的受访者。所以很多记者型主持人在跟踪报道某一领域过程中,自己也真正成了专家。比如体育记者冬日娜,数十年关注报道田径运动赛事。再比如财经类记者邹韵,都是这样的典型代表。
其次,记者除了是有知识储备的“专家”之外,还应该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一次采访,也是一场交心的谈话,与被采访者是彼此信赖的朋友,会因他的高兴而激动,也可以因他的失落或不幸而悲伤。很多记者、主持人在访谈过程中被受访者的故事而打动落泪。比如前四川卫视主持人宁远,在2008年汶川地震直播报道时就哽咽流泪。观众不会觉得有失专业水准,相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觉得是一种好的印象,是一种有着人文关怀的职业体现。类似状况的记者或主持人也有很多。有人问,记者在工作中,在采访中,落泪了,会不会被认为是作秀?会不会影响正常的采访?会不会打乱受访者的情绪?我认为,一场采访、一个访谈,返璞归真的真情流露,才是最能打动人的,就像我们常常印象深刻的,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而是与朋友间的促膝长谈,那份亲切、自然、平等、自由的交流,是人与人最舒适的一种状态,所言所感,由心而发。
采访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因为各种各样的事。如果是因为某种成绩、荣誉的取得,我们去关心难点在哪里?作用是什么?意义在哪里?比如城市一座重要的交通枢纽的建设成功,设计者和建设者们的突出贡献,这当中的每一个小细节都是值得被人们铭记的。此外,还有一类人,那就是他们的身上经历着不同于常人的事,是不幸的事,比如我曾采访过一位出色的人民教师,她的班上有着特殊的孩子,因为身体先天缺陷,老师每天背着她照顾她,就是这样一个有爱的老师,她却并不想和我讲太多这件事,因为她不想让她的学生觉得自己是个特殊人!再比如春节期间,我采访过山村里的留守儿童,不必去问他们是不是很想念爸爸妈妈,因为从他们看到小伙伴的父母回家了那份羡慕嫉妒的脸上就能够得到答案。就像真正的朋友,在逆境时,默默的陪伴就是最好的安慰一样。试图挖掘揭开受访者心灵的伤痕,只会对受访者造成更深的心灵伤害。会让受众质疑,难道为了采访和报道,可以不顾及别人的隐私、自尊?真诚的交流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这样采访很难有长久的认同或成功。所以记者要知道,什么时候适可而止,什么时候是恰到好处的采访。
总而言之,一次成功的访问,作为记者型主持人,除了必备的基本专业知识与素养以外,他还应该是为人宽厚、情感细腻的人,有着善良真诚的心,真的把采访对象当成朋友敬仰、敬畏,去关心和爱护,有人文关怀的新闻工作者。对顺遂有感恩之情、对不幸有悲悯之心。对一切事物都抱有好奇心,并敢于真正走进受访者的现实生活和内心世界,用心去感受,用心去发现,用心去传递。把“你问我答”的机械式问答变成一场“我想说给你听”的信任倾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