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卉
(吉首大学 音乐舞蹈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20 世纪60 年代,我国各地音乐学校相继开设《民族音乐》课程。随着时间的推移,《民族音乐》这门课程逐渐成为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
民间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随着时代变迁,民族音乐取代宫廷音乐,逐渐成为民间主流音乐。中国不同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不尽相同,所以民间音乐各具特色。在世界音乐发展浪潮中,西方音乐崛起速度很快。许多世界著名的音乐家在自己的创作中融入了国家的风格,为自己的国家及民族感到骄傲、自豪,能够让本民族的文化得到赞美、发扬以及传承,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我们要学习西方音乐的优点,摒弃缺点,传承自己民族的特色文化。将民族音乐与西方乐器相结合,是一种创新。
钢琴的诞生地在西方国家。目前,无论是在学校中还是家庭中,钢琴都是较为普遍的乐器。钢琴在即兴伴奏方面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然而中华民间音乐尚未与钢琴即兴伴奏进行有机结合。当今社会,文化日益多元化,民间音乐应汲取钢琴即兴伴奏的精华,给传统音乐灌注新鲜的血液。这是文化发展进步的体现,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也是未来人们可以探索的方向。
要想实现民间音乐与钢琴即兴伴奏有机结合,从而进行创新发展,理论知识是必不可少的。第一,将民间音乐与钢琴即兴伴奏进行有机结合。在这一过程中,学会欣赏民间音乐是最为重要的环节。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门较为特殊的课程,需要做到贴合衬托民间音乐。演奏者不仅要理解和声、伴奏等,还应该深入到民间音乐内部,挖掘构成民间音乐的因素以及民间音乐的表现方式。第二,不仅要让钢琴即兴伴奏贴合民间音乐,还要运用其他风格,例如古典音乐、彝族风格等,使之加入到民间音乐中,让音乐与音乐进行碰撞,探索多种可能性。要完成创新,首先要做到熟练掌握民间音乐。无论是在哪个领域进行一定的创新研究都是比较困难的工作,既要有所突破,又要符合主旨,不能无限制发散思维。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查找资料,找出不同版本的民间音乐进行欣赏品鉴。例如,学生可以对京剧《红灯记》中钢琴即兴伴奏的模式特点进行研究探索,分析和声是如何运用的,掌握其中蕴含的伴奏规律。学生在一开始的学习中,需要认真聆听,注意不同民族音乐风格之间的差异,了解民族风格在不同的时期是如何演变的,从而进行纵向对比以及横向对比,加深学习印象,为进一步探索创新民间音乐与钢琴即兴伴奏夯实基础。
中国的民间音乐是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沉淀,有自己的理论知识,与西方的和声体系完全不同,所以,不能完全用西方的和声体系来对中国的民间音乐进行分析研究。当然这并不代表民族调式与西方和声体系不能兼容,相反,将二者有机结合从而进行一定的创新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对西方和声理论体系与民族音乐调式进行探索的前提是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在这个前提下,才能分别学习掌握西方和声以及民族调式。学生牢固掌握二者之后,在老师的帮助下,要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在即兴编曲之前,学生可以跟老师一同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一同分析作品是如何运用和声以及曲式的,积累大量经验,必要情况下,学生可以请老师进行指导,进一步巩固自己学到的知识。作为老师,可以在课堂上选取优秀的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研究,之后进行测试,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掌握情况,在课堂中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强化课堂的趣味性以及互动性,最后对每一位学生进行整体评估,保障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钢琴即兴伴奏实践侧重于实践方面,与现在高等院校开展的普通的钢琴即兴伴奏课程不一样,钢琴即兴伴奏实践主要是在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加入即兴伴奏,要对钢琴即兴伴奏的实践性进行一定的创新研究。民间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学习难度比较高,所以教师要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对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或者学习能力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学习研究这个课题比较有难度。钢琴伴奏织体与民间音乐相契合从而形成的谱面与其他音乐是不一样的。民间音乐具有特殊性,为了凸显民间音乐独有的风格和特色,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进行编配伴奏。在旋律方面,要了解京剧唱腔的音乐风格。旋律是急缓进行的,当旋律处于急速时,对比使用简洁的和声织体,或者在副旋律的节奏下进行修饰润色;当处在唱腔自由的片段时,可以使用和弦,从而起到烘托氛围的作用;在旋律之间,可以选用流行音乐中的编配方法,进行一定的创新,在适当的地方插入蕴含流行音乐风格的乐句,学习中国声乐与国外的钢琴即兴伴奏,尝试将不同的和声加入到民间音乐中,进行一定的创新研究。在节奏方面,积累中国音乐的打击乐编配经验,模仿不同打击乐器起到的不同功能,使钢琴即兴伴奏具有民间音乐独有的节奏感,学习多种不同风格的音乐的旋律,进行模仿训练,将不同风格的旋律应用到相契合的曲风中。这是一门重视实践的课程,需要用到一定的乐器。在进行必要的训练后,可以尝试进行即兴伴奏编写,与同学们进行交流互动,学习其他同学的长处,请老师针对自己的不足之处加以指导,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知识,强化自己的实践能力。
中国民间音乐是经过多种方式进行传承的,比如有的是祖辈传颂,有的是史书记载。民族乐器是表现民间音乐的重要工具,最能直观地体现民族风格特色。音乐风格的形成受很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只有进行深入了解,才能明白其中蕴含的深意。学习民间歌曲,使用民间乐器,是了解民间音乐最直观的方法。学生可以与任课老师还有同学们进行探讨论证,充分了解乐器的特点,学会使用手法和使用技巧,学习民族歌曲的演唱技巧。这些对于即兴伴奏十分有益。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民间音乐进行欣赏,也是促进学生深化对民族音乐的认识的一种重要手段。学生要学会欣赏,并将其运用到即兴伴奏中。在进行创新研究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适当指导和帮助学生。老师要传授相关的技巧,引导学生积累经验,培养学生自主调节能力。
所谓音乐风格是不能用语言进行描述的,也没有明确的概念或定义。与民间音乐相契合的钢琴伴奏也无法在谱面上进行记录。音乐风格是不能具体记录的,也不能用系统的文字加以概述,如果用文字进行描述则会显得过于复杂,没有曲谱本身的简约性。所以,研究民族风格以及学习民族风格需要长时间积累和不断练习。学习民间音乐,研究诠释民间音乐,但不能仅限于民间音乐。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底蕴是不一样的,风格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从建筑方面、文学方面、绘画方面、雕塑方面都能了解到一个区域的文化传统。学习研究当地的纪录片和书籍,也能够了解当地的文化传统。这对自己演绎民间音乐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另外,民间音乐风格多变不是绝对的,尤其在风格方面存在较大的争议和分歧时,保持大体方向一致即可。教师要采用求同存异的思想来指导学生。作为学生,对待民间音乐要有一个积极的学习态度,多向老师请教,加深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程度,多与老师同学沟通交流,强化自己对音乐风格的理解能力。
时代在不断发展,人们开始重视精神方面的追求。音乐来源于生活。音乐是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音乐与人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但是不能把生活中的内容直接表现出来。我国土地资源丰富,疆土辽阔,从而孕育出很多优秀的民间音乐,这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在信息化时代,我们也要传承祖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提高全民族整体的文化素养,对创新思维加以鼓励,支持民间音乐进行创新性研究。民间音乐与钢琴即兴伴奏有机结合,不仅仅是创新研究的代表,通过这个过程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进行创新,进一步完善国家音乐教育。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民间音乐更蕴含无数宝藏,需要更多的人进行探索。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间音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将民间音乐与钢琴即兴伴奏相结合具有重大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熟练掌握音乐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如钢琴、和声、曲式等相关内容。教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在课堂授课时,可以采用一定的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