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晓丹
《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一书,近期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基层妇女干部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论述的基础上,要坚持做到“四个重视”,充分发挥我们妇女在家庭中的特殊作用,在促进家庭和睦幸福、培养时代新人、推动老有所养等方面展现自身优势和责任担当。
重视“多重角色”。在生活中,妇女是妻子、是母亲、是女儿,是每个家庭的守护者。夫妻恩爱、母慈子孝、婆媳和睦,妇女在处理这些关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要发挥女性亲和力强、温柔细腻、善于沟通等自身优势,学会在家庭“多重角色”间自由切换,积极发挥好我们妇女在和谐家庭建设中的重要纽带作用。当出现矛盾时,特别是在亲子关系中,我们女性要用“以柔克刚”的方式解决问题,有时强硬的态度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会使矛盾激化,引起孩子的对抗,我们要智慧地避免直面矛盾的尴尬。孩子出生前就与我们母亲建立了天然的亲情,出生之后母亲对孩子的照顾对其成长至关重要。我们要给予孩子关爱和帮助,在生活中提醒孩子按时作息,合理饮食,适当休闲;我们女性也要理解、包容并关心伴侣,支持其工作和事业;我们女性还要尊敬长辈,孝顺公婆……通过努力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家庭成员有更多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让孩子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内心充满爱、温暖和善良。
重视“自我成长”。有很多妇女组织的基层妇女干部在工作中都是身兼数职,工作压力较大,而家庭中琐粹的日常事务也很多,工作与家庭的相互拉扯,有时往往会使妇女干部忽视了“自我成长”,致使在家庭教育上面临着巨大的考验。特别是在子女教育这道考题面前,或者照搬从小自己所受的教育,或是在很多专家、学者众说纷纭的意见中无从选择,常常会产生迷茫和困惑,甚至是无力感,会觉得自己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管是方法、言语都显得苍白无力。这就需要我们女性不断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素养、专业水平、品德修养,不断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等,比如通过学习掌握孩子在各个阶段的生理变化、心理特征;懂得情绪管理法,有意识历练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等等。通过自身不断学习进步,自身能力和技能的不断提升,面对问题就不会措手不及,面对压力时也能够游刃有余、张弛有度。同时,通过女性的“自我成长”不断带动家庭成员共同建设学习型家庭。
重视“言传身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养出一个守规则的孩子,父母的言传身教很重要。在子女良好習惯的养成、优秀品格的塑造等方面母亲更是不能缺位,要率先示范。古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故事,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讲话中专门提到母亲对他的成长产生的深刻影响。因此,我们女性要从自己做起,要懂得自律,遵守规则,在家庭里建立正常的生活秩序。当我们给孩子设定严格要求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扪心自问,这些要求合理不合理,这些要求我们能否做到。就比如要求孩子,你今天得把饭菜都吃干净,可是我们又是否履行了“光盘行动”;要求孩子吃饭的时候不要讲话,我们是否在餐桌上絮絮叨叨说个没完?因此,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我们的言行是孩子学习的最直观教材,只有我们以身作则,才能增强说理的可信性和感染性。作为“第一任老师”,我们要用自己的言行为子女“上好第一堂课”,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他们打好生命的底色。
重视“有效陪伴”。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亲情的陪伴,能够让家人感到温暖幸福。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陪伴都是“有效”的,不是说出现在孩子、老人所在的空间,就是陪伴他们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特别是在假期里:家长把孩子放在游乐场里,自己坐在外围自顾玩手机;抑或陪是陪在孩子左右,家长低头玩手机,让孩子自己玩耍。可能这样的状态,家长还会冠以“爱”的美名,“今天,爸妈带你出来玩,开不开心啊?”李玫瑾老师曾说,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多久不是最重要的,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和他在一起时,始终对他很关注,这才是最重要的。作为母亲的角色,在陪伴孩子的美好时光里真正关注孩子,我们要把包容、耐心的特点呈现给孩子。有效的陪伴是全身心的融入到孩子的世界中,容忍孩子的情绪,学会接纳孩子的不足,分享孩子的喜怒哀乐,并且给予孩子帮助和支持。除了陪伴孩子,还有一个重要的群体往往更缺少陪伴,就是老人。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人群体已经成为各类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缺少陪伴,是这些老年人患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女性,我们具有细心敏感的特质,老人需要的关注不仅仅是生活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对于老人的情绪我们更要多一份关注,不能把陪着吃顿饭、陪着逛次超市就看作是有效陪伴父母了。在过往的几十年生活中,老人给予子女的是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而作为子女的我们,要尽己所能,多陪伴年迈父母,认真倾听他们的内心想法,做父母永远的贴心小棉袄,让父母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注重发挥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发挥妇女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作为新时代基层妇女干部,让我们以实际行动影响并带动自己的亲人和身边群众,共建好家庭、涵养好家教、培育好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