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现状与对策

2021-11-12 14:42聂德兰
安防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高速公路管理工作管理

聂德兰

高速公路不仅是连接城市,实现信息及资源快速共享的项目工程,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做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能够加大高速公路利用率,创造效益利润的同时,保证人们及车辆的出行安全,为城市发展提供支持。不过目前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因为意识上的偏差、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高速公路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经济发展。为此,就有必要对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现状展开分析,给出专业的解决方案,以此为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更好发展提供帮助。

1推进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

高速公路作为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一环,落实高质量发展理念,可以提高人们的出行质量,优化服务水平。高速公路运行管理高质量发展,能够构建完善的服务结构体系,改善服务品质,并结合现有资源开展深度挖掘,增加资源利用率,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为高速公路运营发展提供保障。同时还可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保障大众的出行安全。

此外,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高质量的落实,对于高速公路质量及其未来发展也有着促进作用。加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能够促进高速公路养护、收费、应急处理及服务等活动的有序落实,避免表面化带来的威胁,保证高速公路的质量和安全[1]。同时,在高质量管理下,还可增强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完善管理内容,开展管理流程的科学规划,确保服务效能的发挥,从而改善高速公路企业口碑和形象。在高质量理念推动下,可对传统管理模式予以进一步优化,降低以往粗放型、放任型管理带来的不良影响,落实精细化、高效化管理服务。

2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体制不健全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完善的管理体制作为支撑,以保证工作落实的有序性、科学性。但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体制还不是十分完善,其中仍存较多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运营管理的有效性,在问题出现后很难快速解决。如多体制共存、错误与正确并存等问题,这导致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财务核算管理工作的落实受到了多方面的制约,很难维持管理工作落实的合理性。

2.2设备设施问题

在高速公路运行管理中,管理设备经常会存在无法正常运转的情况,而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是专业人员对于管理所需设备设施并未展开定期检查和养护,设备长时间处于高速运转状态下,存在的磨损、故障风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和解决,影响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性能,增加了问题出现的风险。二是因为资金供应短缺,管理设备配备不齐全、不完善,这使得运营管理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与实际要求不符,降低了高速公路运营效果,增加了危险事故出现的几率。

2.3管理模式不科学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落实需要选择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方法,同时还要遵循既定规则要求,以加强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但现阶段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因为缺少更加完善细化的规范标准,在管理模式及方法选择上存在诸多问题,各管理条例存在不统一性,难以保证运营管理的有效性、合理性,相关人员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改进与完善。例如将高速运营管理过程中的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关系作相应协调,使这些费用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

3加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效果的几点策略

3.1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之所以问题频出,与管理机制不健全有着直接关系。因为缺少完善的管理机制作为支撑,运营管理工作的落实存在诸多漏洞和弊端,很多工作的管理均停留在表面,难以有效落实,这使得高速公路运行中存在诸多问题,增加了车辆通行的危险性。鉴于此,就有必要结合高速公路的实际情况及现有规范要求,展开管理机制的编制和完善,针对现存问题给出科学有效的处理措施及方案,同时构建专门的管理机构,配备专业人才,从而推动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加快问题的解决速度,优化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水平,为民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另外,确保规章制度的针对性、可行性,有效控制和解决现存问题,减少不必要损失的形成[2]。

3.2完善管理设备,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完善的设备设施作为支撑。企业应对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展开分析,对所需管理设备进行采购,为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在设备采购中,应注重设备的先进性和可靠性,满足现代化管理需求,并且对配套的管理方式加以分析说明,加强运营管理,促使其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3.3科学选择管理模式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常见模式以自行运营管理和外承包运营管理这两种为主。前者主要是利用企业自己的运营管理部门对高速公路运营情况加以实时监督和控制,准确了解高速公路使用情况及经济效益,减少风险事故的产生,延长高速公路的运行寿命。在人员招募中,需结合企业自身状况及经济条件,对人员予以严格把关和选择,使其能够有效承担运营管理的相关责任,提高运营管理水平。该运行模式下,企业会全权负责运营管理的各项事宜,只有在无法独立承担或存在大规模维修作业时,才会聘用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协同参与,增强管理的有效性。

根据实际案例分析,采用上述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展开工作时,相关承建部门和管理部门都出自同一个企业单位,而且相关的承建部门在完成自身的建设任务后,立即转变身份,成为管理部门。后者是结合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具体要求及自身情况,公开开展招聘工作,通过聘请第三方机构或外包的方式,开展运营管理工作,企業内部管理部门会将运营管理工作合理的分包出去,以此提高运营管理质量,降低工作难度。

3.4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

在信息时代下,任何领域的发展都需要与信息化技术挂钩,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自然也不例外。为实现高速公路的全面化监督和把控,规避危险事故,在实际作业中,有必要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将卫星定位、数字成像、地理信息技术、智能交通及物流技术融入其中,开展全面化、实时化、科学化的监督和管控,准确了解高速公路运营情况,给出科学调整方案,增强管理的有效性。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政府会有部分资金和政策上的扶持,但相关企业坚决不能依靠政府的拨款,而是要围绕主要的运营环境,进行综合考察,实地研究,对能够投入实际生产中的相关技术提出要求,合理利用资金[3]。

3.5提升服务水平

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汽车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主要代步工具。随着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多,对高速公路服务质量的要求也有所提升,而若想保证快捷高效的出行,加大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力度显得尤为重要。不过现阶段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还处于粗放型的管理模式下,服务水平明显偏低,且一些地区还会存在忽略服务的情况,使得人们对高速公路的整体印象不佳。为此,就要根据当前时代特征,做好转型升级工作,将原本的粗放型管理逐渐向规范化管理方向转变,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以此增加高速公路利用率,确保经济效益。

为此,相关部门可以建立应急救援清障体系,组建应急救援清障队伍,完成应急救援清障基地建设和应急救援指挥调度系统建设,逐步完善高速公路的应急救援清障服务网络,加强交通事故、抢险救灾等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开展天气预警预报工作,加大天气检测力度,构建个性化的气象预警预报系统,展开实时路况的播报,为人们出行提供保障。同时,对于恶劣天气下高速公路的形式选择,应设置应急预案,规避危险事故;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完善服务内容,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从而树立良好的信誉形象,提高高速公路的利用率。

4结束语

总之,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不过随着人员责任意识的增强、政策措施的完善,这些问题也将得到妥善解决,进而提升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水平,保障高速公路运行的安全性,方便人们的出行,并最终促进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吕飞荣.关于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9,000(015):109,111.

[2]程婧婧.浅究新形势下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思路构建[J].首席财务官,2019,015(007):39-40.

[3]孟会影.新时期高速公路服务区运营管理提升[J].环球市场,2019,000(006):48-48.

猜你喜欢
高速公路管理工作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高速公路与PPP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上的狗
GPS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