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探讨

2021-11-12 14:19程辉
安防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生态平衡建设与管理

程辉

摘要:我国农业发展中,农业灌溉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在现有条件下提升灌溉工程建设水平,加强管理,力求维持生态平衡,推动节能灌溉工程顺利竣工。我国诸多地区水资源现状不容乐观,相关部门需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灌溉工程建设管理,以维持社会稳定发展。本文就将重点分析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以供参考。

关键词: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与管理;生态平衡;

节水灌溉主要指组织农田灌溉,保证灌溉效果,降低水资源消耗。当前,我国水资源相对匮乏,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与管理也受到诸多技术人员的关注与重视。相关部门应基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优化工程建设及管理,从而改进灌溉效率,减少资源消耗。

1节水灌溉工程的意义

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生态平衡。

1.1增大水资源利用率

节水灌溉工程促进了水资源的合理应用,同时也抑制了水污染问题,有效规避水资源浪费问题。传统灌溉模式下,农民群众的节水意识较差,若节水灌溉工程设施建设水平低下,则农民的经济收入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而节水灌溉工程可有效改善工程建设效果,加强水资源应用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1.2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现阶段,我国新建工程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我国有关部门十分关注农业发展。可以说,节水灌溉工程推动了农业技术的全面发展,该项工程实现了先进技术的合理应用,另外,也促进了农业建设与发展,农业产品种植技术研发和应用也更为完善,农业产品质量显著提高,进而增加农业建设和发展的经济效益,对我国整体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3维护生态平衡

节水灌溉工程一方面全方位顺应了农田生长对水分的要求,保证水资源的高效应用,有效缓解我国水资源紧缺现状,最大限度地规避水源污染,另一方面也可减少旱涝问题,保护地区自然环境。如灌溉工程有效缓解了我国西北地区的水资源现状,发挥出水资源的最大利用价值,有效控制地下水污染,过滤污水且达标后方可排放,从而抑制水资源污染蔓延。因此,相关部门有必要采取措施切实加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树立循环灌溉的思想和理念,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以期为生态环境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管理中的问题

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尤为显著,主要体现在经费需求较大,工程建设面临困境,工程建设法规尚不健全,灌溉法规建设有待完善,农民的节水灌溉意识较差等方面。以下笔者就将从上述四个方面简要分析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的问题。

2.1经费需求较大,工程建设面临困境

现如今,我国的耕地面积居于世界首位,耕地面积较大,使得农田灌溉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若农田灌溉中无法确保耕地灌溉的质量,则不利于工程建设的稳定发展。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此时国家和政府建设专项拨款机制和向群众征收税费就成为该项工程的主要资金来源。而我国耕地面积较大,直接影响了建设资金的合理应用,阻碍了工程作业的有序开展,资金渠道相对单一,极大地降低了工程建设质量。

2.2法规需进一步完善

虽然我国法律体系日趋成熟、完善,但是随着社会经济与行业的发展,工程建设中的法律规定与实际情况仍存在着一些适用性问题。由于法律制度建设的不完善,会直接影响节水灌溉工程的开展,其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所以我国有关部门务必结合工程建设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和观念,从而为工程建设的有序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尽管我国采取多种措施不断修订和调整了劳动法和合同法等内容,力求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但在实际落实中,与农民利益相关的农业灌溉方法并未得到农民的高度重视。水法之中灌溉工程建设及水资源利用仅仅提出了相关理论,并未提出统一且完整的操作规范和流程,这导致水法无法充分发挥指导作用。

2.4农民的节水灌溉意识较差

现阶段,我国公民的平均文化水平有待提高,对待问题过于片面,无法站在全局客观的视角分析问题,过于关注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了农田灌溉的全面发展。所以在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农民的支持力度较小,无法准确把握建设的节奏和重点,忽视了灌溉工程对农业发展的作用。受农民个人知识水平及眼界视角的限制,农民无法正确认识节水工程在节约水资源、增大水资源利用率等方面的作用,削弱了节水灌溉工程落实效果。

3完善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有效策略

在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与管理中,为有效解决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保障管理质量,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下面将进行具体论述。

3.1引导农民树立节水灌溉意識

监督工作中,农民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民也是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管理的主要受益者,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深化农民群众的工程建设意识,可引导农民群众加强工程监督。具体来说,要积极组织召开研究会、演讲会和宣传活动,引导农民正确认识农业灌溉的作用与价值,让农民群众深入了解节水灌溉与自身利益间的联系。另外,为农民宣传节水灌溉的知识还可引导农民在农田灌溉中合理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增大水资源利用率。

3.2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我国节水灌溉工作中,工作人员的态度是否端正对节水灌溉计划实施的整体效果的好坏产生了较为显著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培养我国节水灌溉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够让工作人员理性地看待节水灌溉工作,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此外,要积极培养专业的管理人员,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应急能力。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施工期间,也可结合当地实际给出科学的指导意见和建议。如农田灌溉中出现较为明显的问题,可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和处理措施,减轻外部因素对资源的影响,控制由于外部因素所引发的资源损失。工作人员一方面要具备强大的管理能力,另一方面也需及时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在掌握引发问题的主要原因后,便可采取有效措施,推进节水灌溉工作的全面发展。

3.3积极引入社会资金,提供资金保障

利用多个渠道引入社会资金,将建设工作与社会利益分配有机结合,有利于解决我国节水灌溉资金不足所引发的各类问题。或者也可引入民间社会资本,促进资金的多元化筹集,充分展现和发挥资本的作用与价值,从而促进节水灌溉工作的全面发展,使其在前进道路上免受资金供应不足的限制。

3.4建立健全的监督体系

节水灌溉工作质量及落实的整体效果一方面取决于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监督机制。对此,相关部门可以在诸多农民及节水管理人员之中挑选既定数量的人员,成立一支专业的节水灌溉工程监督机构,并引入第三方监督机构。引导第三方监督机构参与其中,进而加大媒体的关注度,使节水灌溉工作动态得到广泛关注和传播。除媒体的高度关注外,还需正确引导舆论的风向。政府司法部门要加大监督力度,对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动态及进程加以控制。受网络舆论及新闻媒体的严格监督,部分工作态度不端正,工作不严谨,无法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的工作人员,将在规定要求下接受惩罚,以增强灌溉工作规范性。基于法律监督与道德监督,推动节水灌溉工程的有序开展。

3.5研发并应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

科学技术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推动性元素。我国节水灌溉工作的有序进行一方面需要政府和有关社会机构的全力推动与配合,另一方面也应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工作人员研发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如国家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建立科学完善的奖励机制,加大节水灌溉技术研发与应用力度。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影响,更加科学和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将会进入大众视野。我国有关部门也需要主动引入更为先进且完善的国外节水灌溉技术,学习其成熟的经验,从而促进我国节水灌溉工程的全面发展。

4结束语

目前,农村水利灌溉中的水资源需求量较大,而我国水资源现状不容乐观,为了增加水资源的利用率,保障农田灌溉水平,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节水灌溉技术促进了农业发展,也推动了我国农业经济的进步,一方面全方位维護工程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也可增大工程的经济效益,最终为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参考文献

[1]罗瑛娥.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建设与管理实践思考[J].建材与装饰.2020(17):295-296

[2]金鹏宇.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家参谋.2020(02):2

[3]胡开松,苏学才.农村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与管理探析[J].南方农业.2020(35):185-186

猜你喜欢
生态平衡建设与管理
创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途径
发展群众文化满足群众需求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科技风险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
民族类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索
合理开发利用林下资源实现林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对黄河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几点建议
论艺术院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促进新安江水环境生态平衡
无障碍设施建设与管理的国内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