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波
摘要:在能源需求逐年提升的大背景下,我国电力工程发展非常迅速,如何提升电力工程的施工安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研究结合现阶段电力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问题,深入探讨了信息化技术在该领域的基本应用思路和技术手段。
关键字: 信息化,电力工程,施工安全
在后疫情时代,国内生产能力快速恢复,伴随着国际市场需求的不断提升,对能源的需求更加旺盛,在此背景下需要加强电网的建设,提升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大规模电网的建设过程中,必然引入相当部分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如何有效的实现人员、设备和技术的安全管理;有机统一施工进度管理,施工安全管理和施工成本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现阶段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
1.1 信息化管理方式落后
目前的部分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依然以人工方式为主,手动记录施工现场的危险行为信息,无法有效进行统一记录及管理,且后续分析统计难度大。虽然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信息化技术改造,但在实际工作中,管理系统由安监部来维护,没有建立申请、审核线上化与违章违规行为作业情况相关联等作业机制,工作效率不足,遇有集中申办的情况,无法保证安全管理的综合成效。
1.2 安全管理的时效性有待提升
电力工程施工环节多,现场作业环境较为恶劣,安全问题复杂多样,为此需提升安全管理的时效性,实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提出整改方案,控制安全施工的隐患,避免其影响整体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现阶段调研中发现,部分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的时效性不足,管理人员和上级部门无法及时掌握现场施工的情况,对于施工过程中的违规作业情况无法及时制止。
1.3 安全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不足
调研中发现,部分电力工程项目虽然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安全管理制度,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精细化程度不足,没有充分的结合上级要求和现场督查情况展开整改工作,另有部分单位信息化安全管理的功能单一,无法应对所有的安全问题。
2 信息化技术在电力工程安全管理中应用的优势
(1)提升安全管理效率
在电力工程安全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技术,一方面能够推广管理的范围,另一方面能够改进现有系统。从人员管理方面理解,借助于信息化技术,可以实时记录和采集施工人员的基本信息和作业信息,并给维护人员和主管部门不同的权限,进行人员变动的实施管理和更新。
(2)改善安全管理时效性
借助于信息化手段和新一代的通信技術,电力工程的安全管理能够大大缩短数据采集、识别、管理、传输的时间。例如在安全的审核管理过程中,借助于数字化记录手段,便于施工人员和管理单位及时获取基本信息和过程信息,大大提升了审核的效率,缩短审核流程。同时信息化手段还能极大的提升数据和信息管理的安全性,瞬时发现非法进入或者是数据的非法拷贝。
(3)提升安全管理的精细化程度
精细化管理在安全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以设备管理为例,在引入信息化技术后,所有的设备要实现统一平台的管理,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和电力工程设备,都可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编码、识别和信息采集,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同时安全监管部门无需一一核对设备的信息,在安全管理平台上可快速获取所有的设备信息。
3 结合信息化技术开展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3.1 信息化应用的基本思路
借助于信息化技术提升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能力,本质上是对原有的系统进行升级和改造,更好的规范人员行为,加强设备管理。以互联网或物联网为基础,加强网络层次构建,实现应用平台和互联网两大模块的协调,在此基础上对应用平台进行拆分,设计完成数据层、外网层和服务层,形式如下图所示。
3.2 功能设计分析
本次基于信息化构建的电力工程安全施工管理系统,以移动互联技术为基础,构建了外网移动交互平台,实现了B/S架构上的灵活应用。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实现现场施工作业的实时管理,对后台管理和移动端都进行了优化,在移动端主要实现了证库管理的统一,并结合违章记分,规范人员行为。后台管理的基础是权限分配,赋予不同人员不同的管理权限,并加强了用户登录验证。引入了特征匹配技术,对系统进行自动化训练和提升,分配所有的管理对象设定为不同的类别,每个类别赋予唯一的编号,便于后台识别。
3.3 主要的技术手段
为了实现安全管理目标,在上述流程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电力工程的特点,搭建了多样化的技术借口。如管理对象为机电一体化设备,则需引入集成技术,传感器技术等。为了实现设备的远程管理,可引入CAN总线技术,将管理终端和管理对象一一对应,建立远程管理的实时连接。工程现场的传感设备可采集温度、振幅等一系列参数,并借助于物联网或者互联网,将信息传到管理终端中,与设定的参数值进行对比,如机械振动幅度偏离过大则可能出现设备故障。
通过引入集成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可将工程施工过程的所有环节纳入到统一的管理平台中,实现远程分析和数据的实时传输,在现场参数或者设备信息超出规定范围后,通过管理系统中内置的默认程序,发出相应的调整或者切断指令,保护现场施工人员或者是工程设备的安全。有条件的单位还可引入PLC逻辑控制或者是嵌入技术,实现数据的多环节同步处理,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能力。
4 结语
信息化主要包括计算机和通信等新一代的技术手段,将信息化引入到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可实现工程项目的全流程、实时信息收集和分析,对于改善和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具有这样的意义。通过引入信息化技术可大幅提升电力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但是施工单位也应该注意到,信息化手段只是保障是安全的一个方面,还应不断加强人员的规范管理,建立和完善安全施工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王军龙,李永祥,王守长,钱旭军,夏丽妮.信息化技术在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08):87-88.
[2]刘欣.信息化技术在电力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2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