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对预后的影响

2021-11-12 10:07张阿喜李小花王静
贵州医药 2021年10期
关键词:心梗溶栓心肌梗死

张阿喜 李小花 王静

(咸阳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陕西 咸阳 712000)

急性心肌梗死是因为冠脉闭塞而导致血流中断或突然变少,无法及时为心肌提供充足的血氧所致[1]。发病早期时常心脏骤停,患者面临着极高的猝死风险,特别是在院外突然发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其生命安全以及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2]。临床实践表明,院外猝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大约50%的患者在发病<1 h内死亡,且死于可挽救的严重心律失常[3]。基于此,本文研究分析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05月至2020年0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65例。纳入标准: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4];心前区伴有不同程度的压榨性疼痛,ST段不同程度抬高;发病到入院时间<1 h;患者知情同意;收集其临床资料;可正常交流沟通,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全;精神异常或认知障碍;合并其他严重功能性疾病或器质性疾病者。研究组男33例,女32例,年龄41~80岁,平均年龄(55.4±13.8)岁;前间壁心梗22例,下壁心梗21例,前壁心梗22例。常规组男34例,女31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54.9±13.3)岁;前间壁心梗23例,下壁心梗20例,前壁心梗2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予常规护理,在院前并未实施特殊的干预。研究组予院前急救护理,内容如下:(1)医护人员接收到急救电话之后立刻出诊前往,呼救时间以首次接听120电话或拔打医院急救电话为准;通过问诊方式,记录患者出现症状表现(胸闷、胸痛、上腹不适等)以及体征,初步判断患者病情,并检测心电图,特别留意患者有无肩痛、呕吐、恶心、腹痛以及有无呼吸困难,以便于及时发现、及时解决,针对性心理疏导,通俗易懂的讲解,引导患者正确面对,消除负面心理的不良影响,促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保障院前各项急救护理工作的顺利实施[5]。(2)经鼻导管氧疗[6]。及时帮助患者清理口鼻内异物,保证患者能够顺畅呼吸;(3)选取适宜的静脉留置针,口服氯比格雷300 mg或者替格瑞诺180 mg,和阿司匹林300 mg,以及静脉注射肝素等院前急救,给予采集静脉血、皮肤准备,必要时开通血管冠脉内植入支架等治疗方案,为患者入院早期开通血管争取时间。(4)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3 mg镇静镇痛,或者是遵医嘱为患者应用相关药物镇静镇痛处理。(5)针对胸痛、ST段抬高的患者且近期无外伤、手术史,可考虑溶栓处理。(6)成立健康教育小组,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急性心肌梗死相关知识,告知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家属了解自救措施,稳定患者情绪,为院前急救打下基础。(7)征得患者、患者家属同意方可转送入院,密切联系院内急诊室,说明患者实际情况,以便于其提前充分准备;转送过程中注意观察各类导管,避免管道堵塞,保证药物持续性输入,积极预防不良事件;保证心电监护仪等设备的正常运转,密切留意患者体征变化。将患者安全送入院后,与院内急诊室医护人员做好工作交接,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效果(急诊抢救时间、溶栓操作时间、球囊扩张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院前抢救成功率(判定标准:胸痛缓解2 h以上,ST段降低50%且持续2 h以上);应用本院自拟满意度问卷调查护理满意度。

2 结 果

2.1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发生心律失常2例,心衰3例,休克2例,并发症发生率10.77%;常规组发生心律失常10例,心衰11例,休克5例,并发症发生率40.00%。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

2.2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死亡率对比 研究组抢救成功率98.46%,死亡率1.5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9.23%,10.7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86,P<0.05)。

2.3两组抢救效果对比 研究组急诊抢救时间、溶栓操作时间、球囊扩张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抢救效果对比

2.4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护理后,研究组非常满意43例,基本满意20例,不满意2例,护理总满意度96.92%;常规组非常满意33例,基本满意22例,不满意10例,护理总满意度84.62%。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χ2=5.876,P<0.05)。

3 讨 论

作为临床中一种发病率极高的心血管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多变、进展快、凶险、危急且死亡风险极高[7]。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关键[8]。院前急救护理模式下,要求医护人员第一时间达到患者所在地并尽快对其实施一系列干预,以免患者转运期间死亡,保证患者成功转送至院内,为临床进一步抢救患者赢得更多的时间,进而提高其抢救效率。

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院前抢救成功率高于常规组,心律失常、心衰发生率、死亡率低于常规组(P<0.05),而两组休克发生率无差异(P>0.05)。证实了院前急救护理的有效性。另外,研究组急诊抢救时间、溶栓操作时间、球囊扩张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而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表明院前急救护理措施能够进一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赢得患者信任和好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这对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具有重大意义。

综上,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改善而言获益更大,值得临床将其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首选护理措施,不仅可以有效防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降低其死亡风险,提高其院前抢救效果,而且还有助于患者快速转入院内接受更加全面的治疗,进而加快患者康复进程,缩短其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心梗溶栓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心梗猛于虎
诱发“心梗”的10个危险行为
心肌梗死常规检查漏诊率高,近2/3患者被遗漏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β2微球蛋白的升高在急性心梗中预测死亡风险的临床意义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