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精神的起源与新时代女排精神的发展

2021-11-12 00:43李美凤胡剑宏通讯作者谭娜李彤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21期
关键词:中国女排女排冠军

李美凤 胡剑宏(通讯作者)谭娜 李彤

(中南大学体育教研部 湖南 长沙 410083)

引言

在庆祝新中国70周年华诞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了中国女排代表,祝贺她们卫冕世界杯冠军,并肯定其在比赛中展现出的优秀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习近平强调要大力弘扬新时代的女排精神,努力开创新时代体育事业新局面。女排精神作为中国体育界重要的文化符号和新时代体育精神的集中体现,受到体育人文社会学界广泛关注,研究成果丰硕。以“女排精神”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搜索得到近5年来发表的相关文献259篇,筛选阅读后发现,学界相关的研究集中关注新时代的女排精神,而对于老女排时期(一般指上个世纪80年代),研究者多从新闻学、传播学等视角进行研究(江帆,2012;高木子,2013),鲜有学者从体育人文社会学的视角系统梳理女排精神的嬗变。其实,有了历史角度的认识,更有助于我们把握女排精神的时代价值。因此,作者在关注新时代女排精神的前提下,以上个世纪女排精神的起源为基础,参阅了部分有关体育文化的文献和中央及有关部委发布的体育政策文本,试图对整个女排精神的发展作出全方位、多角度的探讨,并就其发展前景作出展望。

1、女排精神产生的社会人文背景

1.1、国家的发展是女排精神诞生的基础

女排精神是时代精神,也是历史遗产。追根溯源,它的出现与国家体育政策的改革创新密不可分,可以说,中国女排的命运、女排精神的休戚与新中国的发展历程息息相关。20世纪60年代,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我国在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也得到恢复,新中国获得了更多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经验的机会,也得到了更多能在国际大赛上崭露头角的机会,中国需要走向世界,世界也渴望了解中国。改革开放后,“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1980年,新中国首次派代表团亮相国际冬奥会,1983年,国家体委发布通知要求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事业,提高国民体育素质,提高国家体育竞技能力成为大势所趋。来自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与社会群众的鼓励支持共同成为树立女排精神的背后动力。

1.2、强劲的领军者给予中国女排强大的精神鼓舞

在20世纪60年代,周恩来总理受日本女排175场连胜的感染,邀请日本女排教练大松博文三次来华,为中国女排的训练作出专业的指导教学,这是中国首次开创外籍教练来华的先例。周总理对大松博文教练的执教方法非常重视,因此在外籍教练离华后,“魔鬼式”的训练成为中国女排的日常。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就是从每一次的训练中磨砺出来的,中国女排精神从此开始萌芽。改革开放后,中国女排重新组建,袁伟民教练在召回老队员的同时,也不忘为球队增添年轻队员,后来被称为“铁榔头”的郎平就是袁教练慧眼识珠发现的奇才。袁教练不仅能“识才”,更能“用才”,善于凝聚女排队员的力量,把荣誉感、使命感注入她们心中。袁教练对姑娘们说过:“我们国家太需要这个奖牌了,我们要证明给所有人看,中国人,行的!”中国女排在袁伟民教练的指引下,实现了超凡技能与坚韧决心的完美结合,把不服输的斗志,汇聚成坚不可摧的力量,熔铸为中国女排精神。

1.3、以扎实训练造就过硬素质

打铁还需自身硬,正是由于中国女排每个队员自身能力的突破和杰出的团队协作,才能在艰苦的条件中培育出世界冠军。集中训练的她们生活军营化,训练封闭化,在湖南郴州条件简陋的大竹棚里没日没夜的训练,无数个滚翻救球练下来把训练服都擦破,更是刮伤了女排姑娘的皮肤,甚至有木刺扎进去。在训练场上,他们不怕困难,追求完美,就像中国女排腾飞纪念馆展示的那样:“只要训练超过实战的需要,比赛就能过硬”。领队张一沛曾经说过:“在去日本前南京集训的43天里,我们没有放过假……白天六七个小时的训练,晚上搞战术分析、看录像,做一些思想方面的准备。”其实,无论是比赛前的备战训练,还是日常训练,中国女排都是在艰苦的条件下克服困难,不断打磨技术,尽管受限于国家的发展阶段不能拥有顶级的训练场地和设施,中国女排硬是用“土方法”把自己打造成了世界冠军队伍。

2、女排精神的形成及其广泛传播

中国女排首次登上世界冠军宝座,是在1981年第三届女排世界杯上,中国女排战胜了当时有着“东洋魔女”之称的日本女排,开启了“五连冠”的序幕,“女排精神”作为时代的记忆,成为一代中国人民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关键词。在女排夺冠的第二天,《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有一条大红标题,那就是:《刻苦锻炼顽强战斗七战七捷为国争光——中国女排首次荣获世界冠军》。根据当时的报道,这一夜,有着数万人涌上了北京街头,他们非常激动地在天安门广场彻夜狂欢高呼着“中国万岁,女排万岁”!改革开放、走向世界,这些在当时十分新鲜的名词,以女排精神为媒介传遍了千家万户,具有着穿透时代的力量。中国女排没有让人民失望,她们接连创造了1982年女排世锦赛的第二个冠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第三个冠军、1985年女排世界杯的第四个冠军和1986年女排世锦赛的第五个冠军,打出了第一个世界女子排坛“五连冠”,中国女排成为中国体育界先进集体的代名词,女排精神深入人心。

袁伟民教练率领女排姑娘们获得每一个冠军的背后都有着中国人民的支持。五连冠后,社会上逐渐举起了“学习女排,振兴中华”的旗帜,中国女排这个团队带给大家的信念是:虽然中国的发展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一定距离,但是每个人都有自信与奋斗的力量,各行各业劳动者都拥有着为了美好生活奋斗的决心。“女排强,而后国强”,女排精神是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敢拼搏的最强表现,成为为民族腾飞和社会主义建设而努力奋斗的号召。女排精神是中国女排获得世界冠军后带给每个人的精神鼓舞,它并不是由谁提出来的,而是人民群众自发学习和弘扬的一种精神状态,更是适应了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各民族人民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英勇顽强、团结奋进的时代精神,成为改革开放后新中国崛起的时代最强音。

3、女排精神在新时代的发展

3.1、国家体育事业的整体发展进步是女排精神得以发展的根本保证

继袁伟民教练之后,陈忠和教练又率领中国女排再夺奥运冠军、世界杯冠军,但之后随着队员青黄不接、训练制度落后等原因,中国女排的国际影响力一度式微。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通知,提到建立体育发展新机制,在体育领域创新、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和体育产业方面取得新进展;2020年9月,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要加快体育强国建设,全面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并且提出要加快推进体育改革创新步伐等要求。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引领下,国家体育总局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合乎实际、适应时代的顶层设计,为中国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女排精神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还在庆祝新中国70周年华诞之际,强调要大力弘扬新时代的女排精神,实现体育强国目标,努力开创新时代体育事业新局面。党和国家的重视,为女排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代表焕发时代光芒奠定了基础。

3.2、新时代的女排夺冠“点燃”女排精神

2013年,郎平受体育总局的委托,再次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曾经的“铁榔头”回来了。她带队后,不只注重训练的刻苦和拼搏精神,更是制定了兼具科学性和人性化的训练计划,具体表现为:开放式选拔优秀队员并且关注每一位球员的具体情况,使其扬长避短,将其自身特点发挥到最佳,逐渐组成了一支“新女排”。在她执教的第三年,就带领中国女排拿到了世界杯女子排球比赛的冠军,并且接连获得了2016年里约奥运会冠军和2019年第13届世界杯女子排球比赛冠军。这三个冠军重新激起了人们对女排精神的激情,在中国体育的团队项目,特别是“三大球”中,中国女排是唯一一支可以创造出具有“中国精神”的队伍。中国女排的王者归来重新激起了所有中国人对女排比赛的关注度,让新时代的中国人再次感受到女排精神带来的力量,民族精神再次凝聚人心,激发出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4、新时代女排精神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9月30日会见中国女排代表时指出:“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女排的喜爱,不仅是因为你们夺得了冠军,更重要的是你们在赛场上展现了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面貌。女排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时代最强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新时代的女排精神必然是被重新定义、并且在其基础上更加完善和进步的。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的夺冠可以作为新时代女排精神的开端,这与奥运会的广泛关注度有关,也与比赛中中国女排的精彩表现有关,从中可以窥见新时代女排精神的内涵。在小组赛中,她们打的有些不尽人意,以至于最后落在了第四名,在交叉赛遇到对面小组第一名强劲的巴西队,当所有人以为这场战斗注定失败的时候,中国女排爆了一大冷门以3:2拿下比赛,顺利晋级八强从而夺得冠军。这足以说明中国女排是用一场场比赛来展现自己的坚韧和不服输、不怕输的精神。新时代的女排精神传承到现在,已经不仅仅是女排精神,更是中国体育精神,甚至代表着国家精神,因为它的核心精神就是爱国主义精神。主教练郎平对记者说过:“不要因为赢了一场球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须技术过硬。”在接受央视采访时,郎平又说道:“我很少和她们说老女排……我觉得不是靠讲故事或者什么心灵鸡汤能解决的,关键还是从平时的训练中就严格要求。”女排精神是年度关键词,女排团队也四次登上“感动中国”舞台,在网络上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人会问:新时代的女排精神到底是什么?当然,有很多学者和体育界记者等都对新时代女排精神作出了解释,大体定义为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等。作者认为,所有这些描述女排精神的词语都是在肯定中国女排的风貌,所有能展现出中国女排精神的词语都是女排精神的含义之一。

除此之外,郎平教练对女排精神曾作出过表达:“在我的字典里,女排精神包含着很多层意思。其中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团队精神。”中国女排是一个集体,她们取得的成果是包含着所有队员和教练的汗水在里面的,所表达出来的精神也是来自每个人的力量。因此,新时代的女排精神还应该包含中国女排每个队员和教练的精神。女排精神不是喊出来的,是实实在在拼搏出来的,它是强大的中国女排身上所能够穿越时代的力量体现。女排精神所包含的实在太多,我们无法给它一个简单的定义,但是作者相信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自己对它的认识。

5、结语

女排精神的总结展望。

表1 女排精神发展的五个阶段概述

从表中可以看出,过去30多年女排精神的发展可以分为5个阶段,分别是女排精神的萌芽出现、女排精神的快速发展、女排精神的腾飞、女排精神的衰退和再次崛起。现在的女排精神是我国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集中体现,我们将历久弥新的女排精神注入到每个人的血液中,凝心聚力,团结奋进。

随着女排精神再次崛起,2020年9月25日电影《夺冠》正式上映,中国女排的故事被搬上了大银幕,它用记叙中国社会时代的变化和中国女排各时代的发展历程来展现给观众最直观的女排精神,电影上映两天就创出两亿多票房,这可谓是中国电影在体育类型并且以真实故事和人物为基础方面做出的新的尝试。“夺冠”是女排精神得到广泛传播、产生广泛影响力的触发点。女排精神更多是一种传承: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朴素自强不息,不是赢得冠军,而是竭尽全力;夺兵斩将扣杀弹跳,冠军之师辉煌历史,不忘1981年初显锋芒,见证老女排之顽强坚韧;不忘2016年重回巅峰,卧薪尝胆归来仍是中国女排。女排精神映射出来的是各行各业人民都应该赞扬和传承的精神力量。截止到2020年10月30日,《夺冠》票房超过八亿,猫眼购票评分为9.1分(满分10分),电影《夺冠》的出现是不是女排精神逐渐被社会化的开始或者表现?女排精神的发展是不是中国由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的支撑?作者认为这些还值得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与思考。

猜你喜欢
中国女排女排冠军
抢跑“抢”来的冠军
红楼女排
中国女排《夺冠》之路
中国女排:唯有拼搏,方能致远
女排精神,历久弥新
中国女排:争夺奖牌往上冲
永远拼搏的女排精神
郁闷的冠军
没有冠军的赛跑
传承中国女排精神:加强大学生班集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