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2021-11-12 03:32石海燕李国秀谢柳平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9期
关键词:造影术破口夹层

覃 慧,石海燕,李国秀,谢柳平

(柳州市中医医院<柳州市壮医医院>放射科 广西 柳州 545001)

主动脉夹层通常也被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该病是主动脉内膜发生撕裂后,真腔中的血液从内膜破口流出进入到中膜从而形成了夹层血肿,随后沿着血管长轴方向进行延伸扩展,造成动脉形成真、假腔的严重主动脉疾病。主动脉夹层具有急性发病且发展非常迅速的临床特点,患者发病时通常会突然感到剧烈疼痛、血压升高、心脏不适以及其他脏器或肢体缺血等症状,如得不到及时的救治,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2]。临床数据表明,约有33%的突发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在24 h内死亡,50%的患者在48 h内死亡,80%的患者在7 d内死亡,而其中大约有75%的患者死亡原因为主动脉破裂。该病主要好发于50~70岁的老年群体中,而且相比女性而言男性的发病率更高[3]。主动脉夹层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主动脉危急重症疾病,患者的最终治疗效果与其夹层类型、夹层波及范围及主动脉分支等有着密切的联系[4]。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病患者主要采取腔内隔绝术进行治疗,然而在治疗前明确夹层的第一破口位置、长度大小以及波及范围的影像学资料才是治疗的前提和关键。对此,对疑似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效率高、结果确切且安全的诊断方案,对于实现患者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对控制和缓解患者的病情、改善预后情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5]。本研究以分析多层螺旋CT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出发点,对疑似患者进行诊断,研究结果表明多层螺旋CT在安全性、准确性等方面均具有优势,本文进行详细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样本对象为2019年11月—2021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82例疑似主动脉夹层患者;所有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41例,最小年龄为47岁,最大年龄为74岁,平均年龄(60.50±13.50)岁;采取多层螺旋CT与DSA两种手段对以上所有主动脉夹层疑似患者进行诊断。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知情、自愿参与该研究且家属无意见;②均为表现出主动脉夹层临床症状并待诊断者;③身体无其他严重疾病、传染性疾病可能会造成疾病传播者。

排除标准:①患者本人拒绝或家属反对参加本次研究者;②患有精神疾病、可能随时失去自我控制能力者;③同时有其他心脑血管疾病或恶性肿瘤者;④依从性差、不能及时跟随研究进程者。

1.3 方法

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组诊断流程:选择患者右侧腹股沟处为切口,进行术前常规消毒;切口长度大约为4 cm,分离股动脉使其充分暴露出4 cm,在暴露的股动脉上下各套一橡皮条,随后进行股动脉穿刺;结束后对腹主动脉实施造影,在升主动脉中插入导管,结束后观察主动脉弓、升主动脉、降主动脉各自的显影情况,随后使用相应的系统将图像进行处理与分析。

MSCT多层螺旋CT诊断流程:患者以仰卧位送入CT仪器内接受平扫,扫描顺序为从头到脚;平扫结束后增强扫描,将碘海醇注入患者前臂静脉,速率控制在3.5 mL/s;注射结束后,继续静脉注射35 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使用对比剂智能追踪法进行动脉期扫描,T12作为监测平面,在同平面的主动脉腔内选择三个以品字形分布的靶点,确保真腔内的靶点至少有1个靶点,在对比剂注射后12 s时启动监测,待达到设定阈值后,手动操作对患者进行扫描。

1.4 观察指标

(1)统计多螺旋CT组与DSA组对内膜瓣、内膜破口、真假腔及分支受累的检出数量情况,检出数量与手术检出数量越接近代表该组诊断方法的准确程度越高。

(2)比较MSCT与DSA对主动脉夹层部分参数的测量数据:部分参数包括第一破口长度、第一破口与LSA的距离(破口到左锁骨下动脉的距离)、真腔远端的直径距离,对两组诊断结果中的数据进行记录和统计。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MSCT与DSA对内膜瓣、内膜破口、真假腔及分支受累的检出率

经手术检查,确定内膜瓣38个、内膜破口126个、真假腔38个、分支受累113条;两种方法诊断真假双腔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组对内膜瓣、内膜破口及分支受累的检出率均高于DSA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比较MSCT与DSA对各项指标的检出情况[n(%)]

2.2 比较MSCT与DSA对主动脉夹层部分参数的测量数据

MSCT组与DSA组对第一破口长度、第一破口与LSA的距离、真腔远端直径距离的测量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比较MSCT与DSA对主动脉夹层部分参数的测量数据(±s)单位:mm

表2 比较MSCT与DSA对主动脉夹层部分参数的测量数据(±s)单位:mm

真腔远端的直径距离MSCT组 8216.83±3.3018.94±2.7728.66±4.98 DSA组 8216.22±2.8318.48±2.5327.12±4.54 t 0.86490.75581.4087 P 0.38980.45210.1631组别 例数第一破口长度第一破口与LSA的距离

3 讨论

主动脉夹层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危重疾病之一,这是由于其病情发展非常迅速,发病早期病死率极高,部分患者可能在就诊前就已经死亡[6]。患者发病后一般会表现出剧烈的胸部疼痛,此疼痛通常被患者描述为无法忍受的、具有持续性撕裂感或是刀割感的锐痛[7]。主动脉夹层破口位置及情况可以从疼痛的位置和性质反映出来。发病初期即可到达高峰的具有撕裂感的剧烈胸痛,同时会伴随着夹层的情况进一步发展,疼痛的位置可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8]。当患者出现突发的胸背部撕裂样剧痛、虚脱、血压降幅不大甚至升高、脉搏微弱甚至消失或者是两侧肢体的动脉血压有明显差异等状况时,应当立即送往医院并进行相应的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比较常见的诊断方法有超声心动图、磁共振主动脉数字减影、CT扫描等均可用于诊断主动脉夹层。

目前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应用比较广泛主要为多层螺旋CT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对此,本研究旨在分析多层螺旋CT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依据研究结果可知:MSCT在安全性、准确性等方面均具有优势,MSCT对内膜瓣、内膜破口及分支受累的检出率高于DSA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破口长度等部分参数的测量数据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两种诊断方式的应用性均较强,但多层螺旋CT对疑似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诊断结果更加准确,对主动脉夹层病状的检出率更高,而且无需切口、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造影术破口夹层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分析全脑血管造影术后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
华龙一号蒸汽发生器传热管6mm破口事故放射性后果分析
基于“华龙一号”大破口事故先进安注箱研究
浅谈夹层改造常用设计方法
压缩载荷下钢质Ⅰ型夹层梁极限承载能力分析
自发性冠状动脉螺旋夹层1例
破口
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治疗不孕不育的临床效果分析
鼻咽通气道在脑血管造影术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