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毅
青岛西海岸新区江山路第一小学
在过去的小学语文教育工作中,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认为严师出高徒,总是以严肃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日常教学过程中,更重视学生错误的指出,忽视了学生优势的肯定。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要将激励性语言应用到教学实践中,通过多元化的方式调节学生的语文学习情绪,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激励性语言,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到语文学习内容中去,从而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口头语言激励,是给予小学生激励最为直接的方式。在小学语文教育工作中,每一位小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希望成为老师期待中的学生。教学活动中,教师所实施的适当表扬,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有着极为积极的作用。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更加渴望教师的肯定。教师要利用教学活动的不同环节,抓住一切机会给予学生口头激励,促进每一位小学生建立语文学习的信心。
在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识字的朗读环节,鼓励小学生上台领读。课堂中,利用“哪位小勇士愿意到台上来带领大家一起学习汉字呢?做一次小老师呢?”这样的语言引导学生,给予学生信心。在学生举手示意后,要先肯定学生的勇气,再结合学生接下来的朗读表现,给予表扬。像“你真有做老师的天赋”、“你表现得比老师想象得还要好”等。在良好的激励氛围下,询问其他学生,“你们有没有谁觉得自己可以表现得更好呀,快快上台来”。通过口头的激励,让课堂氛围更加快乐,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高。
来自教师的书面语言,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十分习惯利用简单粗暴的方式,给予学生作业反馈,表扬自己对学生的看法。最基本的对号与错号,在学生的练习册、课本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对于学习基础相对较弱的学生来讲,他们的作业正确率低,经常努力完成作业后,获得的是一堆冰冷的错号,产生受挫心理。在加强书面语言激励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简单的改变,给学生更多心理支撑。
在日常批改作业时,在对号旁边悄悄画下一个笑脸,表达个人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的满意。在错号旁边,不吝啬地写下一句鼓励,像“细心一点,下次就可以做对喽”、“有问题多来找老师问呀,老师会帮助你的”等。无论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如何,都能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这便是小学生们改变个人语文学习态度与行为的重要动力来源。作为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还要创新书面激励的方式。通过师生互动形式的增多,多方面传播积极信息。教师可以每月组织一次“我有话说”的活动,让学生每人写下一个月来自己的语文学习感受,可以写自己的困难,可以写自己的心路历程,写下自己的改变等,放进信封。鼓励学生在自己的信封上做个标志,信上不需要写名字。这样一来,教师给学生回复之后,他们能够在信箱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信。面对学生每月来信,教师要认真阅读,并给予回复,在回复中用激励性的语言,关心学生的问题,肯定学生的进步,提出真切的期待。匿名的沟通,趣味化的方式,有利于书面语言出现频率的增多,也能让学生从文字中获得力量,推进语文学科教育回归本真。
小学生的年龄尚小,因此内心敏感。教师的课堂用语,情感态度,表情情绪,都包涵着丰富的信息。而小学生,能够从这些事物中分辨出教师的不同情绪。在课堂教学中,关注个人表情的使用,用积极的面部表情,向学生传递正能量,有利于小学生学习状态的快速调整。
像在课堂提问环节,有的小学生回答错了,内心惭愧,甚至觉得丢脸。这时,教师可以用自己的微笑给予学生支持,让小学生感受到教师并没有责怪,也没有嘲笑。微笑面对,是对学生错误的宽容,也是对学生情绪的照顾。在学生回答对问题时,教师也没有必要过激表扬,一边点头一边认真聆听学生的观点,便是对学生的赞赏。课堂中的表情语言,有时胜过言语。正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教师要不断提高个人教学业务水平,熟练使用表情语言。让课堂在教师的微笑肯定中,具有积极向上的氛围,促进小学生主动表达个人观点,正确对待个人问题,努力提升自己。
激励性语言在学生学科学习兴趣形成,师生关系改善,学习信息获取方面都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积极利用激励性语言,将因材施教理念落实到教学活动中去,真正尊重学生,接近学生,让激励式教育模式落于现实,才能让越来越多的小学生正确评估自己的语文学习实力,提升个人语文学习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