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佳蔚
贵阳市双语实验小学
中华民族发展至今,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蕴含着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对于学生有很大程度的教育价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借助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来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学习质量提供多一份的保障,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基础上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领会到积极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和健康心态的形成提供保障。
1.有利于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陶冶学生的情操。中华民族有着上千年的发展历史,在其中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品质,这些都是先辈们创造出来的,值得被当代人传承和弘扬。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思想和价值观念还没有形成,正是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启蒙阶段,这一阶段的教育能够对学生的一生产生积极的作用,让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都能够受到积极的影响。
2.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思维能力。在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下,教师要知道语文学科素养对于学生培养的目标和方向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打破思维定势的影响,在文化知识教学的同时做好素质教育工作,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以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小学语文中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进步和道德品质的提高,让学生一生受益。
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素材。当今小学语文教材都是经过教育学家慎重编写而成的,其中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教育价值,涵盖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这些内容,将这些素材应用于传统文化教育中,发挥教学素材的素质教育价值。在挖掘出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素材之后,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去思考,加深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真正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质精神传承给学生,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例如:在《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自身要明确本篇课文的重点,挖掘其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将“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中华传统美德精神提炼出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学习这篇课文去体会,从而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感受课文中更为深刻的情感内涵和价值观念。同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学习任务,让学生写下一段想要对雷锋叔叔说的话,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雷锋精神,从而发挥教材内容的德育价值,推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实施。
2.丰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形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趣味、多样为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来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在快乐的氛围下学习语文知识,感受传统文化教育的熏陶,这不仅可以保证教学效果,而且符合小学生的学习需要。例如: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古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给学生播放有关“重阳节”的视频,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发展、文化等多方面,用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行总结,简单阐述对于“重阳节”的理解,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下去。在课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开放性的作业任务,让学生通过自主查阅资料来了解其他的中华传统节日,下节课可以一起分享,丰富学生传统节日的知识储备量,更好的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又例如:在《我爱你汉字》的综合实践活动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入当前比较流行的“麦咭的挑战”游戏模式,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汉字游戏,加强小组之间的配合,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更多汉字发展的背景和演变的过程,推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
3.将课内素材与课外素材相结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教师要在立足于教材的基础上合理引入课外素材,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教材基础上指导学生诵读经典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途径,不仅可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为学生推荐一些适合其诵读的经典内容,如《孔子》《弟子规》《三字经》等,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一些诵读技巧,要求学生边诵读边思考,一定要做好阅读记录,随时记录阅读感受,这样才能够做到有效阅读,发挥诵读经典的教育价值。通过诵读经典让学生去感受多样化的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学生对于中国传统美德的认知,这更有利于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在目前的教育发展趋势下,教师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必须要重新确定,明确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做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前提下推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能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传统节日、传统美德等,这些都是当代小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同时也能够推动小学阶段教学管理质量的整体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