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元素融入艺术歌曲演唱的艺术特征

2021-11-12 23:48
戏剧之家 2021年2期
关键词:豫剧唱法艺术歌曲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 戏曲艺术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0)

豫剧是河南地区特色文化形式的典型代表,由于河南省的地貌特征以及社会风俗文化特征,民众普遍存在嗓门大、音调高的声音特点,同时也具有开朗豪放的性格特征。豫剧唱腔将这些特征融合其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将豫剧元素融入到艺术歌曲演唱中,能够使艺术歌曲体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使得艺术歌曲在保持自身的艺术风格的同时,表现出特殊的腔调特征,同时对于豫剧戏曲文化的传播具有推动作用。现代豫剧专业人才培养,需要让培养对象在了解豫剧艺术表现形式、表演风格及特点的同时,还要掌握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及表演风格,实现多种艺术元素的综合应用,在提升表演者艺术表演水平的同时,也能够产生新的艺术形式,对于豫剧文化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豫剧元素融入艺术歌曲演唱的重要价值

(一)推动多元艺术文化的共同发展

由于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形态,社会领域的艺术文化形式多种多样,传统戏曲文化受到西方外来文化艺术形式、现代艺术文化形式的影响和冲击,受众范围逐渐缩减。豫剧也是传统戏曲艺术形式的重要类型,豫剧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困扰着相关行业从业者。豫剧元素融入艺术歌曲的演唱,可以实现多元艺术文化形式的互补,在文化元素的融合过程中共求发展之路。

(二)为“戏歌”的诞生奠定基础

豫剧元素融入到艺术歌曲中的剧目创新,形成一种新型的音乐艺术体裁——戏歌,这是艺术歌曲的创新,也是豫剧戏曲艺术形式的创新。戏歌最早兴起于上个世纪80 年代,这种艺术体裁将戏曲音乐元素与歌曲音乐元素有机结合,带有明显的现代特征,同时也兼具民族特色,对推动中国现代民族声乐的发展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戏歌的推广,具有戏曲音乐元素的民族声乐作品得到广泛推广,戏曲文化发展也表现出较强的时代特征。

(三)有利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民间音乐在当前社会文化背景下面临诸多发展困境,如何传承中国民间音乐及艺术形式是文化产业发展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豫剧元素融入到艺术音乐中,使得“豫歌”这种具有中国特色演唱和表演风格的作品呈现到公众眼前,也因为这些“豫歌”的存在,使得河南戏曲艺术特征被更多的社会公众所认知,这种民间文化艺术形式的受众基础也得到拓展,有利于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二、豫剧元素融入艺术歌曲演唱的艺术特征

为详尽分析豫剧元素融入艺术歌曲演唱的艺术特征,本研究将《我们是黄河泰山》作为分析对象。《我们是黄河泰山》以豫剧元素为主要创作素材,其腔调中既包含豫西调,也包含祥符调,明显的腔调特征呈现出浑厚与奔放的情绪,同时也有华丽清新的成分,整体曲调表现出层次清晰明了的感觉。由于腔调协调一致,又能够形成和谐统一的曲调感,整体韵律庄重且富有力量。全曲共设计42 个小节,应用二段体曲式结构,前面有引子、后面有尾声,曲调最后的甩腔更显整体韵律的荡气回肠。《我们是黄河泰山》中可以表现豫剧元素融入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应用“下五音”唱法

“下五音”唱法是豫剧中的一个重要流派,是豫西山区以及洛阳地区进行豫剧表演的典型唱腔,又被称为“豫西调”、“西府调”。《我们是黄河泰山》的第3-8 小节主要由五个骨干音组成,其曲调的基本旋律为“5-1-6-5-3-2-1”,与经典豫剧《秦香莲》中的“看罢她来再看看俺……”这一段唱词具有极高的相似性,旋律唱法逐渐向下,并落到最后是主音上,音区在“1-5”之间,这是典型的“下五音”唱法。应用“下五音”唱法是《我们是黄河泰山》这一作品中体现豫剧唱腔的重要标志。

(二)应用衬腔进行情绪铺垫

在伴奏部分创作者应用美声合唱的方法,合唱方式形成的整体韵律线条,能够将听众带入到黄河汹涌的情境中,听众犹如身临其境感受黄河的澎湃。伴奏合唱充分发挥自身“引子”的作用,通过唱词、唱腔的结合为后续的独唱部分进行铺垫,既能够达到带入情绪、烘托氛围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更加明显地表达主题。

歌曲第9-24 小节应用较为规整的句式结构,每8 个小节组成一小段,循环重复2 个小节,应用“慢二八板”的形式,呈现相对工整的格律,一咏二叹的曲调设计方式使得旋律婉转而富有生命力,节奏鲜明的韵律感带动呼之欲出的情绪,能够将观众快速引入到剧目的表演情境中。

(三)应用拖腔、甩腔递进情绪表达情感

“二八板”是豫剧唱腔中情感较为丰富、比较具有表现力的板式之一,本歌曲调主要选用豫西调作为主调式,起腔落音过程中富有多层次的程式变化。其中多处应用豫剧唱腔中常用的拖腔表演技巧,应用拖腔技法表现曲调的婉转,表演者娴熟应用拖腔进行演唱,更加凸显气息以及运腔的稳定性,听众也跟随表演者的拖腔过程去体会其中的感叹和哀伤。在句尾位置应用拖腔的处理方式,可以使听众感受到表演者情绪的递进关系,如歌如诉,饱含深情与母亲河黄河进行情感的交流,也带动听众产生共情。歌曲第10 小节还应用了甩腔的演唱手法,应用波音对声音进行装饰,呈现一字多音的表演效果,使得豫剧的腔调韵味更加浓郁。

(四)有效应用伴奏表现情绪

伴奏是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歌曲也多处应用伴奏表现情绪,与主旋律之间形成相辅相成的映衬作用。如第17-24 小节,伴奏环节需要左右手相互配合,左手分解琵琶和弦,而右手负责主旋律的声部,在伴奏旋律中又产生副旋律的效果,为整体旋律增添色彩。又如第25-27 小节,主旋律应用“哭韵”唱法,以“流水板”作为基调,曲调处理方式较为灵活,在尾音处应用拖腔处理方式,凸显豫剧艺术元素。而伴奏部分则要左右手密集行音,将情绪融入到旋律中,应用伴奏辅助情绪的表达,使高昂的情绪更加饱满。第28-32 小节的伴奏部分则应用切分节奏型,与第一乐段形成呼应关系,进一步实现情绪的铺垫和递进。

(五)应用尾声升华情感

尾声部分应用“2+2+4”的结构特征,伴奏部分的节奏也较为紧凑,在f 调上上行音阶,音符排列较为密集,伴奏的音调犹如号角,一句“我们是黄河泰山”重复三遍,利用歌词与节奏进一步实现情感的递进和升华,呈现出情感爆发的艺术表现效果,体现中华民族崇高的民族精神追求。伴奏部分先慢后快,将全曲的情感推至最高峰,表演者通过腔调和唱词引领听众产生强烈的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

三、豫剧元素融入艺术歌曲演唱的表演风格

传统的豫剧剧目表演,需要演唱者在表演过程中自行调节自身的发音力度,通过声音力度表现情绪与情感,让观众能够感受到演唱者的情绪变化。而《我们是黄河泰山》这一艺术歌曲作品则应用音乐术语表现自身韵律的快慢与强弱,观众可以通过节奏的力度变化、节奏强弱体会其中的情感变化情况,“弱--中弱--强--中强--极强”这种音乐力度的变化全面呈现了歌曲情感的递进关系,也产生对观众情绪的带动作用,旋律逐渐引导观众渐渐深入,使得观众与演唱者实现情感共鸣。

《我们是黄河泰山》是按照歌词谱写旋律的,歌词中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情感,谱写旋律便需要将这种强烈的情感表现出来,豫剧中的“颤音”、“甩腔”、“波音”等演唱技巧的应用,使得旋律产生烘托气氛的作用。演唱者在表演过程中要将自身的表演功底充分表现出来,通过唱腔体现豫剧自身的戏曲艺术风韵,同时将地方戏的艺术色彩展现出来,能够将情绪表现出来,将主旋律、副旋律之间的相互映衬作用表现出来,展现出韵律自身的层次感。

歌曲将民族、美声、通俗等多种唱法融为一体,一改传统戏曲、声乐等艺术作品单一的演唱方式,引子部分应用美声合唱唱法,演奏乐器中有西洋管弦乐器,也有中国传统民族乐器,民族特色与现代声乐特色相互融合,既体现多种艺术形式的音乐美感,也能够将歌曲蕴含的情绪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独唱、重唱、伴唱之间也采用层层递进的处理方式,展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庞大气势,也应用现代的音乐处理方法体现作品的时代特征。正歌采用独唱、副歌部分采用合唱,两种演唱方式相互配合,共同营造渲染气氛,逐渐升华感情,而尾声部分则用独唱形式将全曲情感推向高潮,给听众带来情绪激荡、气势磅礴的听觉感受。

四、结论

豫剧元素融入到艺术歌曲作品中,能够赋予艺术歌曲焕然一新的表现风格,推动多元艺术文化的共同发展,为“戏歌”的诞生奠定基础,有利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我们是黄河泰山》这一作品,体现出应用“下五音”唱法、应用衬腔进行情绪铺垫、应用拖腔甩腔递进情绪表达情感、有效应用伴奏表现情绪、应用尾声升华情感等艺术特征,演唱者需要准确把握表演风格,以实现理想的艺术表演效果。

猜你喜欢
豫剧唱法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望终南山》的演唱分析
豫剧在台湾地区的生存与现代化追求
“拨乱反正”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
品豫剧,听秦腔:谁有滋味谁响亮
不老的豫剧
谈声乐教学中的轻声唱法
跨界唱法的春天——对谭晶参加《蒙面唱将》的思考
谈艺术歌曲《忆秦娥·娄山关》的钢琴伴奏
浅谈黄自艺术歌曲的民族性
“手舞足蹈”破难点——谈“划唱法”在歌唱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