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路欣
《故事里的中国》于2019年10月播出第一季第一期,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建党98周年之际应时而生的文化类节目。从现实意义上讲,《故事里的中国》作为中央广播电台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推出的大型综艺类节目,节目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典型人物、典型题材的经典人物及故事、榜样人物,极大地满足处在信息爆炸与信息匮乏的受众精神需要,这种故事分享的方法颠覆了以往人们接受信息的模式,《故事里的中国》凭借其独特的叙事性、综艺性吸引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讨论《故事里的中国》节目媒介记忆呈现、建构策略以及建构价值。
《故事里的中国》以小见大,以“生于平凡、却敢于追求不平凡”的立场高度还原众多领域典型人物的真实故事,聚焦现实主义经典,凝聚时代精神。
媒介记忆的建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深社群对自己的身份的认同,社会成员在“自己人”效应的作用下对具有权威性的媒体生产的内容产生了顺向的心理活动倾向,节目正是利用受众的归属心理拉近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沟通。编剧刘静创作的《父母爱情》是以自己父母为原型,其姐姐刘军被邀请至节目现场,向观众亲身解读自己体会到的父母爱情,受众接收到了刘军传达的信息与情感,加之声音、画面的渲染,镜像神经元在头脑中被激活,节目中影像记录与对话交流输出的信息使大脑中相对应的神经元被激活,进而提取或想象这部分的感官记忆,并自动将这些记忆与自己的感情相匹配,这一系列的处理使得媒介记忆与个人记忆形成了潜在的联结。大众传播时代下,信息的受众是大众,在信息的刺激下,受众深受媒介记忆的影响,与传播者在情感上达到了共鸣,这也使受众的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在精神层面达到了一致。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利用平台的转发、点赞、评论等功能为媒介记忆的传播提供了新的环境,相关操作既可达到及时的信息交流与直接反馈,也可以增强受众粘性与互动性。以抖音为例,截至2021年一月,《故事里的中国》抖音官方账号共拥有粉丝53万(其中抖音拥有49.3万粉丝,今日头条拥有3.6万粉丝),发布了68条作品,转发总量高达43257次,受众累计评论88025条,获赞1056.9万。获赞最多的视频是“周总理亲手送的演出服,这位日本老人穿了四十多年”:松山芭蕾舞团森下洋子从1971年至今,每次《白毛女》的演出都会身着1971年周总理接见时赠送的演出服,这一段视频时长仅36秒,获赞高达238.4万次,网友与作者积极互动,共19340条评论,转发6215次,有些网友真诚的评论也收到了作者的点赞,媒介为受众提供了表达对媒介记忆的认同和赞扬的平台,同时也使传播者获得受众的信息反馈,以便制作更贴合受众需求的节目,这样的双向交流形成了良性循环。《故事里的中国》一节目以共同的集体记忆为基础,扩大了节目覆盖面,吸引不同年龄、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受众观看,并且其传播的信息在时间上的跨度极大,对于不同的受众意义不同。根据酷云大数据调查显示,该节目突破了青年群体对教育文化类影视的刻板印象,节目以18-44岁年轻用户为主,占比高达77.55%,未成年人TGL指数高达152,用更高质量、更具艺术气息、更符合当代潮流的方式传播媒介记忆,带动年轻人了解历史、了解中国故事的热情,为中国故事注入年轻活力提供了新的思路。
身处信息量爆炸但信息质量匮乏的时代,阿斯曼夫妇在研究“文化记忆”与媒体之间的联系时意识到:“当前的大众媒体制度割断与过去的联系,从而把今天绝对化了。大众媒体使人们的记忆悄然变成了不断生产消费品和不断消费人为编造的‘历史’”在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依靠媒体形成并完善自己对社会的记忆的时代,不同于历史记忆,社会对集体事件的定义会影响传播者选择性记忆与选择性传播,受众对媒介记忆的需求与反馈也会影响媒介对记忆的选择,传播者站在中国语境下思考“民族”与“国家”、“集体”与“个人”之间的联系,积极主动思考媒介记忆标准,选择极具代表性、重要性、显著性的历史记忆,营造良好的社会事件与历史记忆传承环境,贴近新时代观众的喜好,采用主持人与访谈对象问答和影像记录播放相叠加的方式讲述故事情节,其中不乏幽默与玩笑,但在细节中又能体现英雄人物形象的丰满与立体,突破传统意义上精神文明传播的限制,生动地讲述故事里的中国。
媒介记忆既是记忆载体,也是记忆的传播者,《故事里-的中国》第一季改编耳熟能详的作品,再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国家当代建设发展过程中英雄人物的故事,紧扣时代主旋律,着力解读故事背后的精神力量。《故事里的中国》第二季主要侧重于向当代楷模致敬,影视与话剧大部分为原创,这不仅要求节目组在戏剧故事方面展现创意,用虚构的故事展现并非虚构的生活,吸引新时代青年重视时代历程,对历史怀揣敬意。节目组积极承担采集中国记忆的责任和义务,深度挖掘媒介记忆中的信息资源,利用自身特点和优势,传承社会记忆,满足受众精神需求,营造积极健康的媒介环境,是每个媒体人、媒介组织应该思考并付诸实践的。
在舞台设计方面,节目对于戏剧表演的舞台设计作出了创新,在主舞台的两侧分设两个个小舞台,扩展了表演的空间,增加了叙事内容,叙事更加立体,多线并立,使得故事更加完整。多场景的切换增强了观感,长时间的观看也不感觉乏味。以钟南山的故事为例,舞台一比一完整的还原了钟南山家、乘坐高铁、医院开会、病房安慰患者等场景,使观众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感受钟南山完整的人物形象,同样拉近了演员与观众的距离,让表演更加贴近观众认为的现实世界,使演员的情绪变化得到观众更多更深刻的理解和反馈,增强了戏剧表演的节目效果。
声音符号是组建影视语言的重要部分,声音符号的准确运用对于成功的戏剧是至关重要的,声音这一符号逐渐成为了研究者研究的重要课题,节目中的声音符号更引起我们的关注。以《钟南山》为例,戏剧表演的声音配置可圈可点,贯穿整个戏剧的钢琴曲完美的贴合了故事的走向和情绪的变化:救护车的音响配合演员的动作彰显了他以治病救人为首要的高尚职业道德;在医院查房的片段中微弱呼吸的声音和担架车车轮极速摩擦地面的声音,让观众直观的了解到当时情况的紧急与严重被钟南山的无畏精神所打动;在演出的结尾,青年时期和老年时期的钟南山相遇,在这记忆相逢处选用的音乐给人的听觉感受是淡然但不失广阔的,这象征着钟南山在平凡岗位的忠诚坚守以及对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声音符号是对传播者站在第三方角度对记忆的渲染、表达,化抽象的精神记忆为具体的现实情感,能够帮助受众更好的体会当事人的情绪。
媒介记忆拓宽了记忆传播方式并且扩大了受众的覆盖范围,时代“文化封面”媒介记忆建构服务在议程设置及模仿典型对象的选择方面符合精神文明建设,节目涉及文学、歌剧、扶贫、影视、军事等各个行业、各个领域,节目用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了20世纪革命者的艰辛、扎根基层的工作者的奉献与坚守,也提及21世纪怀着时代使命的年轻一代的精神面貌,这些记忆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能够开阔受众的视野,激发受众的个人记忆和创造力,影响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及对国家的利益的关注程度。节目除了通过影像记录等媒介记忆重温时代印记,还利用与故事相关的人物的个人记忆进行代际传播,影像记录与同时代亲历者或见证者的回忆交替叙述,将集体记忆、媒介记忆与民族主义联系在一起,强调民族认同感和国家归属感的英雄叙事形成了不同时空的强烈对比,实现媒介记忆的情感价值;鼓励受众从中学习,努力奋进,使受众精神备受鼓舞,加入到谱写中国新故事的行列中去,为国家再创新的记忆。
伴随着全球化、传播平台的拓展、传播技术的升级,青年群体伴随着媒介同步发展,青年受众在媒介上投入的时间和资金也越来越多,近些年来,在青年群体中存在着泛娱乐化、负能量情绪、无思考行为的现象。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指出青年学生等最少受到社会一体化趋势的影响的群体存在一定的批判性、否定性的向度,青年受众会以自己对媒介记忆的解读构建属于个人的记忆,传媒企业应自我管理提高传媒素养,与当代青年进行坦诚对话,站在年轻化的视角创新传播中国故事的方式,用青年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媒介记忆。节目利用正能量偶像、演员作为话剧演员,通过媒介记忆叙事角度的故事讲述和偶像榜样再演绎的方式,鼓励青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树立典型人物为时代新青年领航定向。
简单的同化或者纯粹的宽容并不足以支撑身份认同的形成,反之,身份认同的基础应当是根植于制度层面的多元文化实践。节目基于第三视角讲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故事,结合历史脉络与社会文化进程,对新中国做了一次全景式的回顾,以浪漫温馨、生动感人的笔触,向中国社会及国际社会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在故事中读懂中国社会的变迁,领悟中华民族精神,体会中华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故事中发现民族与国家的创新精神,通过媒介记忆传达了作为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核心的价值观念及行动典范。节目将多元的公民身份在民族身份层面彰显出一体化,还拉近了中华各民族之间的族际关系,在国家层面反映出中华民族的多元与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