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的日常生活化与其对现代的启示

2021-11-12 22:08:08苏雄辉
名家名作 2021年10期
关键词:文学创作文学批评魏晋

苏雄辉

自先秦以来,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我国的文学创作者便对身边的万事万物进行了艺术加工,或撰写成华丽的辞赋,或吟诵成优美的诗歌,先民们对事物描绘的热情从未中断。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自觉地兴起,涌现出了诸如陆机、刘勰、钟嵘等日常生活方面的文学批评大家,为后世文学批评提供了大量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在文学创作日益兴盛的今天,文学创作者如能借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批评方法,做到文学自觉,将会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文学作品。

一、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日常生活化的具体表现

(一)以自然景观映照文学创作

世间万物,自有其道。古代的文论创作者,通过观察自然景观,从中感悟自然规则,并将其运用到文学评论中。魏晋南北朝作为文学批评的奠基时期,涌现了大量以物喻文的作品。刘勰在《文心雕龙·熔裁》中写道:“辞如川流,溢则泛滥。”用来告诫文学创作者,文章就像江河中的水流,河水过满会泛滥成灾,写文章要注意详略,仔细斟酌推敲,不要过分堆砌,只有去除多余的部分,文章才能精练。陆机在《文赋》中写道:“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表达了文章结构要反复考量,要前后一致,不能颠三倒四、杂乱无章,好的文章架构可以让写作更加轻快,内容井井有条。钟嵘在《诗品》中写道:“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人可以直观地感受四季变化,对于季节的感受都是诗歌创作的素材,要充分地感受客观事物,将所思所感运用到文学创作之中。

(二)以“人”来衡量文学作品

在“人”的认知上,人们往往想到的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人文主义,殊不知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文论学者就对人展开了思考。陆机在《文赋》中写道:“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用来形容人文笔流畅、思维敏捷。魏晋南北朝时期部分帝王骄奢淫逸,导致文学界布满靡靡之音,为端正这种歪风邪气,文论学者将追求德行端正融入文学创作,形成了风清骨正的文学风气。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中写道:“结言端直,则言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表明写文章要像做人一样端正德行、清俊爽朗,文章才能随之变得俊爽轻快。文学作品由人所创作,所以人本身的经历、性格、情感都会影响到文学创作,只有端正态度、风清气正才能创作出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

(三)出现大量描绘生活场景的作品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学创作的主体和受体都是人本身,文学作品应该围绕人的实际生活来展开。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大量描绘农桑耕作、采集编织的作品,诗词歌赋的内容更加丰富,真实地体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风俗民情。其中以南北朝乐府民歌为代表的诗歌集,反映了南北朝人民劳作、征战、婚丧嫁娶等各个方面,为史学和文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衣锦褧衣’,恶文太章;贲象穷白,贵乎反本”等诗句或描绘了具象的生活场景历历在目;或利用生活中的情景,采用类比、讽刺等手段来品评文章。

二、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日常生活化的影响

(一)文学自觉,个人价值树立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大量学子虽满腹经纶却得不到重用,伴随着佛道思想的兴起和文学集团的建立,文学创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文人开始不断追求自身价值,逐渐诞生了像“建安七子”“竹林七贤”“二十四友”这样的文学大家。自此,文学成了独立的个体,文学创作的功利性逐步降低,文人开始向追求自身价值、抒发真情实感等方面转变。

(二)丰富了文学创作内容

随着文学批评的日常生活化,文学创作的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陶渊明郁郁不得志,种豆南山,开创了田园诗;谢灵运纵情山水、博览经史,终成山水诗鼻祖。此外,边塞诗和宫体诗也在魏晋南北朝诗人的努力下逐渐成型。承袭魏晋南北朝的丰富文学积淀,唐朝的诗歌达到了艺术顶峰。从初唐的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到盛唐的李白、杜甫,中唐的白居易、韦应物,晚唐的李商隐、杜牧等,无不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

(三)推动了文学格式的创新和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言七律的诗歌体裁得到了弘扬和发展,涌现了陶渊明、鲍照、谢灵运、谢眺等耳熟能详的诗人,为唐朝的诗歌格律奠定了基础。此外,魏晋南北朝时期抒情赋和骈文得到革新与发展,推动了我国文学创作格式的丰富与创新,为众多基础文学形式奠定了基础,为后人进行文学创作指明了方向。

(四)为文学批评工作奠定了基础

刘勰的《文心雕龙》、陆机的《文赋》、钟嵘的《诗品》,在文学作品的内容、结构等方面都提出了大量的文学品评原则和方法。如采用具象思维、譬喻法以及多元修辞来进行批评,为后世文学创作者提供了创作思路的同时,也为文学品评工作者提供了方法和经验,对文学作品的评定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批评为我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是实现文学自觉的重要影响因素,无论是对古代文学创作还是当代文学创作都有着重大影响。

(五)促进了文化融合

魏晋南北朝作为一个多民族政权割据的时代,各方文化不断碰撞,玄学的传入、佛教与道教的兴起、异域文化的流入都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文化体系,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玄学的兴起让魏晋文学走向了文学自觉,瓦解了儒家的统治地位。佛学的兴起对我国文学创作具有深远影响,其中以王维为主要代表,其田园诗空灵静寂、充满禅意,可以净化自我、荡涤心灵,在田园诗中具有独特的魅力。对外域文化的融合,使得我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兼容并济,具有较强的包容性。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日常生活化的现代启示

(一)文学创作内容要贴合实际

人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文学创作要以现实为基础,不能瞎编乱造、脱离实际。文学创作者应该善于观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文学作品的需求越来越高,文学创作者要紧跟时代发展,创造普通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二)文学创作者要端正品行、提高素养

文学创作者要保持初心,培养端正的创作态度。文学创作者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为文学创作提供坚实的基础。作品要有逻辑,不作辞藻的堆砌,保障作品具有可读性和文学价值。此外,在市场经济下,文学创作者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被利益所诱惑,杜绝抄袭和剽窃行为,端正自我品行,做到文化自觉。

(三)转变文学批评理念

中国现阶段的文学批评工作往往集中在一些机构和专家手里,这些专家和机构多出于体制内,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的文学素养固然是有的,但是文学批评工作标准单一。一些好的作品往往因为达不到标准,便受到了负面的评价,这对于我国文学事业的发展是不利的,严重影响了文学创作者的创作热情。中国作为一个包容性极强的国家,在文学批评上也应该博采众长,善于发现文学作品中的优点。文学批评不仅在评价标准和方法上要做出转变,在评价内容上也要做到通俗易懂,方便普通读者阅读学习。只有转变文学批评理念,不断学习文学批评知识和创新文学批评方法,才能让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产生,丰富广大人民的文化生活。

四、结语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辉煌历史,拥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强调文化自信和全民阅读的今天,做好文学批评工作是提升我国整体文学水平的重要手段。我们要认真学习魏晋南北朝的优秀文学批评方法,结合我国文学发展现状,不断创新,提升文学批评能力,为广大人民筛选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当代文学工作者要扛起弘扬传统文化的大旗,推陈出新,多学、多看、多想,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文学创作文学批评魏晋
文学批评新生代
梅卓文学创作论
阿来研究(2021年2期)2022-01-18 05:35:30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阿来研究(2021年1期)2021-07-31 07:38:26
倡导一种生命理想——论谢有顺的文学批评及其文学批评观
没落期|魏晋南北朝至唐代
艺术品鉴(2020年6期)2020-08-11 09:36:28
曹文轩的文学创作作品
当代作家(2018年11期)2018-11-27 05:00:00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自成体系的文学批评
华中学术(2017年1期)2018-01-03 07:24:05
回族文学批评的审视与反思——以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文学批评为例
论文学创作中的虚构
魏晋风流,纵是静坐也繁华……
火花(2015年7期)2015-02-27 07: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