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小说视野下的《绿山墙的安妮》和《长腿叔叔》的比较

2021-11-12 18:34朱晓兰
名家名作 2021年2期
关键词:瑞拉山墙安妮

罗 焕 朱晓兰

一、同属成长小说的《绿山墙的安妮》和《长腿叔叔》

《绿山墙的安妮》和《长腿叔叔》都是深受全世界读者喜爱的小说。其中,《绿山墙的安妮》(Anne of Green Gables)是加拿大小说家露西·莫德·蒙格玛丽(Lucy Maud Montgomery,1874—1942)所创作的小说。露西·莫德·蒙格玛丽是加拿大家喻户晓的小说家,《绿山墙的安妮》是她的首部长篇小说,出版于1907 年。小说中女主角小孤女安妮(Anne)身处逆境,依然乐观坚强地成长。

《长腿叔叔》(Daddy-Long-Legs)是美国著名小说家简·韦伯斯特(Jean Webster,1876—1916)于1912 年发表的书信体小说。简·韦伯斯特是马克·吐温的侄孙女。《长腿叔叔》讲述了一个名为乔若莎(Jerusha)的孤女所经历的成长故事。

《绿山墙的安妮》和《长腿叔叔》都是成长小说。成长小说属于青少年文学的范畴,其主人公多数是13 到20 岁之间的青少年,读者的定位也是同龄的青少年。“在青少年文学中,成长小说关注的就是青少年走向成年的过渡阶段。”与一般成长小说不同的是,安妮和乔若莎都具有特殊的身份特征——小孤女。同是失去亲人的孤女,安妮和乔若莎一开始的时候生活都很艰难,都渴望社会给予她们更多的关爱。下面把这两本小说放在成长小说的视野下去分析两个小孤女安妮和乔若莎非同寻常的成长经历,找出它们属于成长小说的共性和个性。

二、《绿山墙的安妮》和《长腿叔叔》的相似之处

同属描写小孤女成长历程的成长小说,《绿山墙的安妮》和《长腿叔叔》自然有不少共同之处。

(一)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大致相同

《绿山墙的安妮》出版于1907 年,《长腿叔叔》发表于1912 年。露西·莫德·蒙格玛丽和简·韦伯斯特两位作者生活的时代大致相同,两本小说出版的时间不过相差五年,因此影响小说的整体社会环境几乎是一样的。加拿大和美国都位于美洲大陆,都是当时在经济上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两国经济上的繁荣也带来了社会的安定,人民过着比较稳定而富庶的生活。这种特定的时代背景折射在两本小说中,给小说带来一种和平安详的氛围。

(二)小说的主人公都是小孤女

《绿山墙的安妮》和《长腿叔叔》这两本成长小说都是以小孤女为故事的主人公。安妮和乔若莎有着相似的经历,她们从小就成了孤儿,年幼的时候都是在孤儿院度过的,这是她们的不幸。但是,她们后来又有幸得到好心人的领养或资助,开启了新的生活,所以她们又是幸运的。安妮受到玛瑞拉和马修兄妹的收养,乔若莎则得到不知名的“长腿叔叔”的资助去读大学。

安妮出生才三个月的时候就父母双亡了。虽然她先后得到托马斯太太和哈蒙德太太的收留,但是她并没有得到她们的真心爱护,还是小孩子的她就要照顾几个更小的孩子。10 岁的时候她又被送回孤儿院。安妮11 岁时来到了住在绿山墙农舍的善良的玛瑞拉和马修兄妹家里,得知他们本来想要领养一个男孩,孤儿院却阴差阳错地把安妮送来。玛瑞拉原来想把安妮送走的,后来从谈话中猜出安妮以前过的是凄惨无爱的生活,对她产生了怜悯之心才把她留下来。

至于乔若莎,她在一家古板的孤儿院里长大。18 岁高中毕业时,她还在孤儿院里干杂活。直到有一天,她被告知,因为她的写作天分,一位理事愿意资助她上大学。但是这位理事只是在暗中资助乔若莎,乔若莎并不知道他的名字和真容,只是根据对他一个背影的模糊印象,称呼他为“长腿叔叔”。

可以说,跟普通孩子相比,小孤女安妮和乔若莎过早地体会到生活的艰辛,所以当幸运之神降临时,她们才会格外地珍惜所拥有的幸福和快乐,并焕发出青春活力。

(三)两本小说同属女性成长小说

和传统的以男性为主导的成长小说不同,露西·莫德·蒙格玛丽和简·韦伯斯特这两位女作家都比较关注女性的成长,也让她们笔下的两位小说主人公安妮和乔若莎成为她们的代言人。尽管安妮和乔若莎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不少挫折,但是她们都能积极面对,逐一解决,并逐渐成长起来。

“自由、自立、勤奋、自强,是19 世纪和20 世纪初美国文化的主流精神,也是那个时代文学作品的流行主题。”这个主题在《长腿叔叔》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作为美国邻国的加拿大,当时的主流精神也大致相同,所以《绿山墙的安妮》一书也是洋溢着自立自强的气息。《长腿叔叔》的乔若莎一边在大学里勤奋学习,一边在课余努力写作。刚开始投稿的时候,她也被出版社退稿。她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终于让自己所写的小说得以出版。《绿山墙的安妮》中,因为马修的去世和玛瑞拉的眼疾,学业成绩优秀的安妮最终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自愿留在家乡任教,但是她决定自学大学课程,继续不断地充实自己。

三、《绿山墙的安妮》和《长腿叔叔》的不同之处

作为不同作家创作的成长小说,《绿山墙的安妮》和《长腿叔叔》之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一)叙事结构不一样

“小说的叙事结构实际上就是小说的故事结构,它以人物、环境和事件为要素,以叙事视点为纽带,组成一个不断发展的人生经历,或者展示一段特定时空下的社会生活。”《绿山墙的安妮》和《长腿叔叔》有着不同的叙事结构。《绿山墙的安妮》属于故事体小说,使用的是第三人称,通过全能全知的叙述者来展开故事情节,叙述者会干预小说故事的发展或者发表评论。《绿山墙的安妮》中存在着外在的真实空间(即小说的地理空间)和内在的精神空间(即安妮的内心世界)二者交替进行的叙事结构,并伴随着安妮成长的始终。绿山墙农舍附近迷人的自然风光是小说外在的真实空间。安妮初到绿山墙的时候就被“林荫大道”的景色迷住了:“头顶上芬芳如雪的苹果花搭起悠长的天棚,树枝间溢满紫色的柔光。远方依稀可见的被夕阳染红的天空,如大教堂长廊尽头玫瑰色的窗棂一般光彩闪耀。”安妮是个爱幻想的女孩,小说多处展现安妮的内在精神空间,让她对绿山墙的美景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如,“我想象自己变成了吹拂树梢的风。当我累了,我会轻柔地飘落到这儿的草丛上,然后飞到林德太太家的花园里。”

《长腿叔叔》属于书信体小说,使用第一人称,读者只能通过乔若莎的视角来看待周围的世界,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乔若莎的内心世界。乔若莎得到长腿叔叔的资助上大学后,一直坚持给长腿叔叔写信,而长腿叔叔从来没有回过信。小说当中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是通过乔若莎在信中的叙述实现的,所以小说对周围事物的评价明显带着乔若莎的观点。比如,乔若莎认为孤儿院的孤儿“应该要快快乐乐的”,“一个人不管长大后会遇到多少困难,都应该给他一个快乐的童年来回忆”,由此可以看到乔若莎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当然,乔若莎的生活也不乏想象,她想象自己是正在读的书里的一个人物,如,有时候她会想象自己是《哈姆雷特》中的奥菲利亚,跟哈姆雷特一起管理丹麦王国。书信体的小说是一种有限叙事法,作者不会告诉读者乔若莎书信以外发生的事情;读者是旁观者,只能从乔若莎书信的字里行间去判断事情的是非曲直,并且推断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

(二)安妮和乔若莎的生活环境有差异

在青少年的成长环境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起着重大作用的三个方面。正是有了这三方面的共同作用,安妮和乔若莎有了良好的成长环境,逐渐填补了她们原来缺失的爱。但是她们的成长环境又是不尽相同的。

安妮和乔若莎由于领养或资助的家庭不同,她们所受到的家庭教育是不一样的。安妮来到了绿山墙玛瑞拉和马修兄妹的家之后,终于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安妮在生活中不断地犯错,玛瑞拉和马修都以极大的耐心帮她纠正错误,让她逐渐健康地成长起来。“长腿叔叔”虽然没有现身,但是他一直和乔若莎通信,并暗中给她提供和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给予她家人般的温暖。乔若莎的成长是通过自己在一封封信中反思实现的。

在玛瑞拉和马修兄妹的悉心抚养下,安妮可以到主日学校去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长腿叔叔的资助让乔若莎可以到大学去接受学校教育。正是学校教育让安妮和乔若莎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为她们的成长做了充分的准备。安妮和乔若莎在学校教育中实现了各自的光荣与梦想:安妮因为学习成绩优秀,在毕业典礼上获得了艾弗里奖学金;乔若莎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在快大学毕业时她所写的小说得以出版,还当上了《月刊》杂志的编辑。

社会教育是一个人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安妮和乔若莎通过周围的人们所给予她们的关爱,受到影响,从而成长为善良而充满爱心的人。邻居林德太太、贴心朋友戴安娜、同学吉尔伯特都是对安妮成长产生影响的重要人物。以另一个身份杰夫·平莱顿在乔若莎面前出现的“长腿叔叔”会从其他方面给予乔若莎一些帮助,性格截然不同的大学室友莎丽和茱莉亚让乔若莎觉得生活充满乐趣,洛克威洛农庄颇具人情味的山普太太让乔若莎心感温暖,她在给“长腿叔叔”的信中写道:“我开始觉得自己像个女孩子,而不是孤儿……”

(三)安妮和乔若莎的认知发展不同

安妮和乔若莎成长的过程,同时也是她们认知发展的过程。两本小说的情节就是在安妮和乔若莎的认知发展中逐渐推进的。安妮刚来到绿山墙农舍的时候才十一岁,到小说的结尾安妮十六岁。乔若莎十八岁的时候受到孤儿院一位匿名理事的资助上了大学,等她读了四年大学毕业,就是二十二岁。从年龄来看,《长腿叔叔》中乔若莎的年龄明显比《绿山墙的安妮》中安妮的年龄要大些,所以乔若莎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显得成熟稳重一些,没有像更年少的安妮犯那么多稚嫩的错误。安妮所犯的最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是她把自己的红头发染成绿色,导致接下来整整一个星期她都不能出门见人,还得把头发贴着头皮剪掉,她因而被同学们称作“稻草人”。安妮正是在不断的犯错并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得以成长的。大学四年让乔若莎学会了感恩,甚至后来对在孤儿院的不快乐的童年也释怀了,而把这段经历视为不寻常的历险,使她“能观察世界和审视生命”。可以看出,安妮和乔若莎的认知发展虽然有差异,但都是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

“顿悟”通常是成长小说里主人公成长的里程碑。主人公通过某一事件在思想上突然得到升华,从而实现一个跨越式的成长。安妮的顿悟是在马修去世和玛瑞拉患了眼疾的时候实现的,家里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安妮更珍惜和家人与朋友在一起的时光。安妮和吉尔伯特曾经因为吉尔伯特取笑安妮的红头发而产生矛盾,在这时候他们也冰释前嫌了,成为好朋友。乔若莎的顿悟则是发生在“长腿叔叔”以杰夫少爷的身份而向乔若莎求爱遭到拒绝后,乔若莎才惊喜地发现生病的“长腿叔叔”原来就是杰夫少爷,结局当然是皆大欢喜,乔若莎和“长腿叔叔”都收获了甜蜜的爱情。两本小说都把主人公“顿悟”的认知发展安排在小说情节的高潮部分,然而由于小说的情节不同,安妮和乔若莎的认知发展显然也有其个体差异性。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小孤女的安妮和乔若莎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在逆境之中健康成长的特殊经历,是非常具有励志作用的。安妮和乔若莎在成长过程中所散发出的正能量,既可以对青少年的全面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同时也让社会上的人们更关心孤儿这个特殊的群体,积极去扶持他们,使他们也能快乐地成长。教育工作者也可以从安妮和乔若莎的成长中获得一些启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创造良好的氛围,帮助青少年更好地成长。我们希望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不同年龄、不同家庭背景的青少年都能够健康成长,受到平等教育和社会关爱的青少年一个也不能少。

猜你喜欢
瑞拉山墙安妮
好久不见的自己
Who Has Seen the Wind?
每次只做一件事
这样单纯的我,才是最好的自己
绿山墙的安妮(五)
绿山墙的安妮(四)
绿山墙的安妮(三)
绿山墙的安妮(二)
翡翠面具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