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峥
(湖南大学 湖南 长沙 410012)
湖南花鼓戏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从清朝嘉庆以来,在湖南以及周边的地区传播,在当地拥有一定的群众基础。而长沙花鼓戏是湖南花鼓戏的代表,最初流行于长沙府周边地区,将民间流传度高的曲调、山歌以及本地花鼓作为其发展的基础,逐步演变而成了我们所听到的花鼓戏。其形成的具体时期为清代末期,演唱时以长沙方言为统一的舞台语言,如《王七过年》中大量使用“哩”、“咯”等语气词,展现特色的湘味唱腔,“搭帮”表示幸好,“堂客”意思为老婆,“咯里”表这里等,用长沙方言诉唱出通俗的故事,语言诙谐生动,唱腔结合长沙方言本身的语调,颇有乡土气息。
在长沙,年龄稍大的长辈都能随口哼上几句经典的花鼓戏唱段,但年轻的长沙人对这些唱段却毫无兴趣。1961 年李谷一老师进入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后也唱响了《补锅》等作品,但现在无人问津,随着花鼓戏老一辈艺术家的相继离世,许多传统的花鼓戏剧目因无法流传而逐步消失。对于花鼓戏当下的生态环境,我们进行了一个简单的社会调查,就以下几个问题对不同年龄层的人进行提问:
1.你知道的花鼓戏经典曲目有哪些?
2.你喜欢听花鼓戏吗?(如果不喜欢,为什么不?如果喜欢,为什么喜欢?)
3.如果有一段闲适的时间你会选择去听花鼓戏吗?
4.你觉得长沙花鼓戏当下的生存状态面临着什么样的问题?
以下是我根据受众调查的结果就花鼓戏生存所面临的问题的总结:
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市场上为迎合受众、满足商业需求而涌现出越来越多的追求“快”的新鲜事物,在泛娱乐化的时代下,大众专注聚焦的时间也逐渐减少,习惯性的思维跳脱与难长时间保持专注让观众变得越来越难花时间去欣赏一件作品。电视剧、电影以及综艺节目、短视频等影视作品的流行是花鼓戏缺乏年轻观众的主要原因。
观众的品位与欣赏水平在不断地改变与提高,要创作出一出贴合观众喜好且能兼顾花鼓戏特色的作品太难。花鼓戏多年以来也无新的好作品问世,目前湖南许多花鼓戏专业团队都没有团内的编创人员,因此也导致了剧目生存的乏力与观众的流失。传统的花鼓戏多以民间故事为题材,最初的花鼓戏也是在农村中盛行,故其故事过于通俗,多以家庭伦理、男情女爱或生活劳作等为主题,如《满姑娘上吊》、《三阳做媒》。随着新时期观众审美水平的提高,这些传统的花鼓戏内容无法满足观众的观赏需求,故导致观众的流失。
职业的选择面越来越广,投身花鼓戏学习与传承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花鼓戏面临着社会的冷落与受众的漠视。从调查结果来看,湖南的几个专业花鼓戏剧团中,在职的演职人员平均年龄为四十岁,而民间的戏曲班社平均年龄接近六十岁,花鼓戏剧团人员趋于老化的现状严重制约了其艺术生产活动。
对于长沙本地的观众而言,花鼓戏的方言唱腔还可以勉强听懂,但是对于别的地区的观众,听懂长沙花鼓戏的唱词与道白绝非一件简单的事情。
花鼓戏剧团通常都在剧场演出,相对于信息发达时代下的其他产物,其观赏的便利度的确稍显逊色。而对于花鼓戏来说,如果不在现场观看总觉得失去了观赏的灵魂,没有了身临其境的情绪起伏。网络平台上花鼓戏的播放量也少得可怜,且大多数经典的花鼓戏片段因其拍摄年代久远,故声音画面都有或多或少的损坏,非常影响观感,让观者也难有耐心欣赏一场完整的戏。
流行音乐具有传唱度高、雅俗共赏、符合大众需求、与时俱进等特点,所以现代年轻人更容易欣赏流行音乐。其他音乐形式的流行与冲击也导致了花鼓戏听众的减少。
其实以上调查所得出的一些问题在之前就引起了长沙花鼓戏爱好者与传承人的重视,在2018 年长沙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复排经典花鼓戏剧目《梁祝》时便以“既不要‘因循守旧,止步不前’,也不能‘抛弃传统,另起炉灶’,在传承中创新,在传承中求发展”为目标进行创作,此剧由吴乐茵、刘智豪、何婵、张凯然、丁城欢、文君等一批90 后青年演员担纲主演,经过了对剧本的长时间打磨,老艺人对演员的培训指导,以及工作人员对舞美与服饰的雕琢设计后,最终呈现出了优秀的展演舞台,掀起了一阵热潮且颇受好评。该剧的道白与唱词也没有用长沙方言而改用普通话,虽然这一改变丢失掉了原本浓厚的乡土特色,但迎来了更多的观众。青春版花鼓戏《梁祝》通过在“一通文化”的网络直播,吸引了六万多观众,其中也有许多外地戏迷。青春版《梁祝》的复排与演出成功为日后花鼓戏传统剧目的复排做出了一个好的示范,也为近两年花鼓戏的发展与艺术革新提供了新的转变思路。
第一是剧作上的创新。传统的花鼓戏剧作,将诙谐逗乐作为核心,而现在在创作中也试着添入现代都市的元素以提升吸引力,同时在人物塑造上,使人物更具立体感且有一定的思想张力,并非只是滑稽取宠让观众一笑置之。
第二是演唱方式的改变。戏曲的演唱讲究字正腔圆,而湖南花鼓戏的唱腔较为多元化,曾经的花鼓戏也注重字正腔圆,而后的唱段由于音调很高,使得唱腔有字多腔少的特征,较难学习与传唱,在意识到这个问题后,长沙花鼓戏融合了一些美声、民族的演唱方式,如在演唱时使用打开鼻咽腔、抬高上口盖等方式让声音更洪亮清脆。传统花鼓戏的演唱方式也很容易造成喉咙的挤压,这种演唱方式没有共鸣,显得干涩且缺乏美感,但近年来长沙花鼓戏也在学习其他剧种如楚剧、京剧等的表演方式,请教声乐教育专家如何更好地发音与行腔,用更科学的方法发声,自然地使用共鸣腔体,以确保声线的顺畅感。
第三为新元素的加入让长沙花鼓戏的舞台呈现更丰富。传统花鼓戏的乐队较为简单,文场乐团演奏可仅由唢呐、大筒组成,而武场由于其故事冲突性更强,所以乐队的排演阵容相对文场要大一些,一般涵盖鼓、大小镲、大小锣等乐器,通常使用“可子”击打伴奏。新时期的花鼓戏伴奏的乐器更为丰富,如在大筒中加放一个内筒变为双琴筒,使之音色更为明亮。除了伴奏与配器上的新元素外,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在新版《刘海砍樵》中甚至加入了摇滚、魔术、街舞等现代流行元素,使舞台的呈现形式多元化。当然这样大胆的新尝试也饱受争议,在创新的道路上花鼓戏应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与方向,保留本身的独特性,“拿来主义”的探索要立足在自身的基础上。
虽然处于当下被漠视的境地,但长沙花鼓戏也在摸索中寻觅着新的发展契机,而它在未来若要向前发展,与时下潮流相结合,就必须要适当摒弃传统花鼓戏当中过于老套单一的剧情,将剧目精品化,结合时下潮流适当进行改编,与时代融合。比如可以利用明星效应,培养花鼓戏名角。当下,明星很大程度上主导了社会潮流,得到大批群众的追捧。当下年轻受众对于明星的追捧有时甚至大过对于艺术作品本身的喜爱。如果明星提高个人艺术素养和专业能力,那便能与其参与的作品产生相辅相成的联系,共同进步发展。正如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等,他们使得诸多京剧名曲风靡一时。花鼓戏不是没有这种典型,20 世纪70 年代,李谷一唱火了花鼓戏,《补锅》、《刘海砍樵》等花鼓戏经典曲目被大众所熟知,李谷一也名声大噪,但这之后便后继无人了。直到今天,大众提到花鼓戏也只能想起李谷一一人。所以,花鼓戏应当将视野放在当下,积极与新兴的媒介形式相结合,增加曝光以扩大受众范围,这是花鼓戏生存下去的重要方式之一。将剧目精品化,发扬自身特色也是传承花鼓戏的必经之路。传统长沙花鼓戏中有许多节奏拖沓冗长,内容不够夺目的作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开了它与新时代观众的距离。
长沙花鼓戏的草根性与平民化一方面让它的故事更容易被大众所接纳,一方面也拉开了它与大剧种(如京剧等)的距离,它植根于民歌,最早也是为劳动人民所作,这恰好解释了它在唱词上大量使用幽默诙谐语句的原因。它缺乏精致雅气,故事往往世俗家常,也正因为这些原因,才让它难登大雅之堂,地位不及五大剧种。它积聚了湖湘文化的精彩,饱含着劳动人民的热血,它不秀气,有些粗俗,它也在为如何在新时代存留而挑战传统,它在上个世纪也曾备受追捧,它耀眼过,也希望它能冲出当下落寞的困境,再无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