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仪式链视角下网络谣言的情感互动研究
——以杭州女子被造谣出轨事件为例

2021-11-12 17:39严舒
声屏世界 2021年24期
关键词:焦点谣言女士

□严舒

网络谣言与互动仪式链的理论概述

网络谣言的定义概述。有学者认为谣言是一种真实性未经传播者本人证实或相关证据证明的信息,也有学者认为谣言是在社会中出现并流传的未经官方正式公开或已被官方所辟谣的信息。由此可见,对于谣言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则认为是“未经证实”的,而狭义则是“没有事实依据”的。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谣言”的定义认为谣言是没有事实存在而被捏造的话。这也就确定了谣言的虚假性特征,因而仅仅未被认证的消息并不能等同于谣言。而根据国家刑法对于谣言的判定则强调了“编造”这一特性,说明此类信息不具备真实性。基于此,笔者认为谣言的定义应当取狭义更为合适,即认为谣言是指未经证实、没有事实依据、捏造出来并广泛流传的信息。网络谣言就可以被定义为是以互联网为载体、没有事实依据、凭空捏造的虚假信息,这类信息在网络环境中极易引发热议,容易对个人或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曾在2020年登上热搜的杭州女子出轨事件,因其是被他人造谣并且引发热议,所以此事件满足网络谣言的定义。2020年12月25日,杭州市公安局余杭分局对郎某、何某造谣诽谤他人一案进行立案侦查,早在8月两人则因此事件被公安机关处以9日行政拘留,10月当事人吴女士向余杭市人民法院提交自述状及相关材料要求追究郎某、何某刑事责任。事件的起因是2020年7月初吴女士在小区门口快递驿站时被隔壁便利店老板郎某偷拍,后郎某与何某分别饰演“快递小哥”和“小富婆”在微信上聊天,编造“富婆出轨快递小哥”的剧情。此后事件不断在网络发酵,更有网民不明真相而留下不堪入目的留言,吴女士也因此失去工作,罹患抑郁症。这一捏造的信息对吴女士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该事件中关于出轨快递小哥的信息可以被认定为网络谣言,因为其满足了信息本身属于捏造诽谤,同时在网络发酵广泛传播两个基本条件。

杭州女子被造谣事件中的互动仪式理论阐述。互动仪式链是柯林斯在欧文·戈夫曼互动仪式的基础上提出,所谓仪式是规范社会行为的秩序形式,通常具有群体聚集以及群体共同行为等特征。法国古典社会学家涂尔干则提出仪式设立需要一定的责任边界,仪式本身又具有整合作用,他将有共同话题共同情感的人整合起来。后来,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互动仪式的概念,其核心机制则是高度的互联性。在这个基础上,每个成员都可能有信心有热情去从事他们认为有意义的事。柯林斯提出互动仪式的主要机制是互相关注与情感能量的流动,在仪式过程中群体成员通过高度的相互关注、身体协调与高度的情感结合达到情感共鸣,进而形成了情感符号。

柯林斯的观点强调了互动仪式是指人们互动,彼此交换情感的方式开展的仪式活动。互动仪式则有可能产生一系列结果,而要形成互动仪式链则需要群体聚集的共同场所,包括网络环境下的虚拟在场,对局外人进行的界限设定,这一界限则应该是规定了共同的话语空间、共同的情感。另外则是应该有共同的关注焦点以及共享的情感体验。在网络上热议的杭州女子被造谣出轨事件中,满足了互动仪式链形成的几个特定条件。首先群体成员均虚拟在场;其次在网络事件发酵初期,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关注焦点是女子出轨快递小哥一事。由于共同的话题性质,彼此间共同的情感得以聚集,进而对局外人进行了界限的设定。事件不断发酵,谣言逐渐被攻破,群体情感能量得到持续补充并逐渐生成了群体共同的情感体验。

杭州女子被造谣事件中互动仪式的构成

谣言空间的虚拟在场和群体聚集。柯林斯在《互动仪式链》中运用了大量的例证证明了“身体在场”的重要性,只有当参与互动的群体同处于一个场域下,互动才可以进行,人类才可以因此获得共同的情感体验。而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交互的场域发生巨大的变化,线上互动使得分布于各个角落的人均可以实现互动沟通。看似没有处于同一个物理空间,但以另一种形式实现在场——身体虚拟在场。在互联网平台上大家可以对某一事件进行探讨交流、评论转发,也可以针对某一话题进行线下交流分享,实现线上线下同时在场。网络谣言也正是通过身体虚拟在场的方式展开互动仪式的过程。上述事件中,郎某与何某是通过车友群或者业主群这种虚拟场域实现谣言的传播,人们在得知这一信息后可以互相评论与分享,用户均处于同一个场域下实现了身体的虚拟在场,使得话题得以发酵。在仪式展开过程中引起大众的共同的情感共鸣与身份认同,进而实现网络环境下的群体聚集。事件后续谣言攻破,受害人维权进一步补充了群体不断消耗的情感能量,互动仪式得以延续。由此可见,虚拟在场同样可以引发互动的进行,情感的共享与群体的狂欢。互动中的所有个体通过互联网营造的共同场域实现群体集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同一个社会事件,并在虚拟场域进行话题的交流评论与转发互动。

虚拟的空间边界设置与情感分层。在网络谣言形成的互动仪式中,参与者对局外人设定了界限,这是仪式的准入机制。柯林斯认为,成功的会话仪式是完整的连续的过程,对局外人设限则可以有效保证仪式的连贯性。群体有其独特的话语体系,例如微博粉丝标签,微信中的群聊,均对局外人设定界限。吴女士事件最早在车友群和业主群中传播,这就对非群聊的人设置了边界。而在互联网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模糊了边界设置,群体共处一个互动场景,由于群体认知以及态度观念等,又使得持共同态度的个体处于边界内,不同观念与态度的个体在边界以外,界限是虚拟的。在互动仪式链中,这种虚拟的边界设置也就带来了情感的分层。

在这个事件中,郎某偷拍吴女士近九秒钟的视频,然后编造了微信聊天记录一同发到车友群。上文已解释在车友群这一环节便最早设置了具体的边界。后来又由于共同态度与认知,消息很快传至业主群,进而在网络上不断流传开。这样便使得原先清晰的界限变得模糊,似乎取消了边界设置。而在事件发酵过程中,自然也有其亲朋好友以及快递小哥和其亲近的人对于谣言持怀疑和抗拒态度,但这一部分人群被排除在舆论场之外。

谣言形成焦点引发关注。在互动仪式链中,共同的关注焦点是整个互动过程存续下去的关键所在,而在网络谣言中这也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如果没有共同关注的焦点谣言也就无法形成,那么互动仪式也就无法存续。互动群体组建并产生互动其根本往往是基于成员相似的价值观和趣味取向,因此从一开始群体共同关注的焦点就一直存在。当人们对于群体成员彼此行为越来越熟知、认可的时候,成员之间便会更强烈地体验到共享的情感,因此拥有一个共同关注的焦点是互动仪式的核心。网络谣言能够在网上不停发酵也正是由于群体共同的关注焦点,而如果群体成员对杭州吴女士出轨事件持无所谓或者完全不关心的态度,则失去群体的共同焦点,那关于她的谣言也就仅能止步于造谣者的朋友圈或者群聊。共同的关注焦点能够使得群体之间的注意力汇聚在同一事物上,也就能够引发许多更加广泛的人际交往,甚至使得群体之间迅速熟络,亲密关系得以升级,进而转变成现实生活中的亲密好友。基于同一话题也会使得这一关系有可能存续。

网络谣言中的互动仪式链的发展

谣言传播中的情感能量的积累。互动仪式链的最终结果往往是基于情感层面。情感能量是开展互动仪式必备的环节,情感能量分为长期情感和短期情感两种,其中短期情感来源于情感能量的基线,往往是对于事件本身的认知。而长期情感能量由短期情感经过仪式化的强化,进而形成了集体的认知和兴奋。柯林斯认为人们在互动中往往是一种消耗情感能量的过程,这就需要互动仪式本身给予群体更多的能量补充,通过仪式为下一次互动奠定情感基础。柯林斯在《互动仪式链》中指出,如果在互动中情感能量没有得到补给,互动热情也会慢慢消失,若谣言存续过程中没有事件发酵,亦或受众群体销声匿迹,则情感本身则处于消解状态,无法存续。

在杭州吴女士被造谣事件中,大众由于对于出轨事件的共同兴趣形成了聚集,有了共同关注的焦点。但是出轨事件本身是个体的短期情感,而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事件的发酵、传播使得出轨事件本身不再是短期情感,成为了群体的符号,激发大众的情感兴奋。在事件发酵过程中,大众对于杭州吴女士造谣事件的评论话语成为了这个网络谣言本身能够存续的基础,这使得情感能保持延续。后来吴女士的微博视频发声以及后续辟谣则成为补充能量,使得这个互动仪式链得以存续,然后参与到后续对郎某与何某网络批判的新互动仪式中去。

网络谣言中的情感共鸣与情感符号维护,存续新的互动情境。共享情绪是互动仪式的重要元素,人们会对共同关注的焦点事件进行交流和互动。在仪式进行过程中,成员由于群体在场,共同关注一个焦点内容容易产生情感能量的激增,进而催生情感共鸣,情感共鸣也同样会反作用于情感能量本身。一旦情感共鸣诞生便会催生出个体更为强烈的表达欲望,能够与同一群体中的成员互动、共享情感。在网络谣言发酵过程中,群体之间对于事件产生共鸣,激发了大家态度和情感的表达。事件在发酵初期,由于上升到对吴女士道德批判,往往获得大众的认可,在一个时间段内群体对于吴女士的批判形成热潮。群体成员在评论互动中迅速熟知所谓的“圈内人”,也就激发了个体的情感共鸣,以及个体更为强烈的表达欲望,最终给吴女士带来了生活上的负面影响。在互动仪式中获得的情感体验便很快成为群体成员之间的情感符号。在事件存续后期,吴女士视频发声以及相关律师、机构的发函使得谣言本身得以攻破,成为一个情感补充,再次激起个体的情感能量,舆论也逐渐转向。对郎某与何某造谣的批判成为一个新的互动话题,在一次次的事件解决中保持了情感能量,并存续到一个新的互动情境。

结语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网络谣言也同样以新的形势演绎着互动仪式的过程,在网路谣言中同样存在着身体在场。这种在场基于网络环境,形成虚拟在场并将群体置于共同的传播场域,使得互动仪式能够迅速形成并迅速发展,也利于情感能量的激增并引发情感共鸣。而共同的焦点、共同的话题又使得互动过程中逐步形成虚拟的边界,并带来情感的分层,同样也激起成员强烈的表达欲望并存续互动仪式过程。杭州吴女士被造谣出轨这一事件更好地说明了互动仪式在网络谣言中的启动、发展以及存续的全过程。

猜你喜欢
焦点谣言女士
女士不停买衣服的背后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焦点
这位女士一个月读了100本书
全年目录
当谣言不攻自破之时
女士找茬
“两会”焦点
本期焦点
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