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萍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广泛使用,使传统新闻媒体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从电视台一家独大到“先网后台”,传播速度的有效性、传播平台的优越性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媒体要积极适应当前传播规律的发展变化,利用多元化的媒体进行转型。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闻记者需要对新闻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利用新闻元素进行新闻数据的整合和收集,再利用合适的方式将新闻内容加以展现,提高传统媒体新闻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的传播质量。比如一场新闻发布会,常规的新闻就是选取最核心的部分信息进行报道,在电视、广播等平台进行播出,这个过程传播次数有限。而结合融媒体传播特点,记者可以把发布的信息根据传播对象、传播特点进行拆分,以文字、图像、现场声等多种形式进行加工,在互联网平台实现多次传播。
转变新定位,促进高质量传播。信息传播的多样化和整合性,让受众收获了更好的信息体验,但依旧存在一定的不足和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应进行分析。例如,自媒体、公众号平台在推送新闻时并未进行二次加工,直接采用复制粘贴的方式进行转载,这也导致信息质量的低下,会让受众群体产生一种厌倦、反感的心理。另外,很多公众号、自媒体等会为了经济利益进行范围广告的推广,让阅读群众在不知不觉中就上当受骗,导致人们对于此类新闻信息产生一种负面态度。
新闻工作者应积极进行角色的定位转变,在传播新鲜及时有效的新闻信息的同时要制作出有故事、有情感、有温度的作品。新闻媒体要具备“讲好故事”的能力,更应该提升自身“讲好故事”能力。只有转变传统的信息发布方式,才能吸引并留住受众。比如,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各大媒体包括自媒体纷纷推出党史相关的内容。如传播最广泛的《半条棉被的故事》《无盐汤的故事》等,人们会发现这些故事里有情节、有人物、有情感。再如当前最受关注的新冠疫情,除了每天的数字更新关注度最高的也是其中的故事。大规模核酸检测背后的故事,疫情之下普通群众的生活。今年11月,江西上饶市铅山县发生疫情,11月17号滞留在当地景区的近千名旅客返程。记者拍摄的短的视频在新媒体平台传播后热度居高不下,背后正是这件事件当中所包含的情感。人们对疫情的持续关注度,加上对滞留人员何时解封回家的关心,对相关部门处置疫情的期待等,多种情感交织使得这个信息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因此要找准受众需求,了解受众喜好和关注,有目的性及针对性地转型,才能不断提高传播质量,做到有效传播。
把握受众群体的需求。在媒体融合形势下,传统媒体新闻人要追求高度的专业性和敏感性,在利用多元化媒体方式进行新闻传播的同时,需要满足受众群体的实际需求,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在新媒体时代,人们的兴趣变换只在瞬间,做到用敏锐的眼光去观察人们的兴趣点所在,结合具体的新闻信息进行新闻的采集和捕捉,根据兴趣和关注点进行针对性的新闻内容制作更为重要。信息爆炸的当下,什么能脱颖而出,或者说始终具备强大吸引力?笔者认为是情感。新闻工作者只有切实抓住受众的实际需求和兴趣关注点,才能够为群众提供喜闻乐见、吸引大家注意力的新闻,保证传统新闻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为媒体凝聚更多的客户资源,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最终目标。
记者是情感传递的主角。记者是距离新闻事件最近的人,最能感受新闻现场的人,因此,报道传递什么样的信息和情绪,主动权在记者身上。在情感传递过程中,记者的情感在当中起到了重要影响作用,因此记者自身要有较强的情感感知能力。比如对事件感知的敏锐性,对事件背后情感发生的敏锐性和情感二次传递的输出能力。在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新闻记者尤其是在出镜记者身上可以看出新闻报道能力的强弱,通过在现场获取的第一时间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并提炼出事件的重要内容,用简单的话语进行表述。这不仅是记者的临场发挥能力的表现,对提升新闻的现场感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比如在直播过程中,现场画面的排编布局至关重要,从哪里开始,先后顺序,以什么作为结束,都要求一气呵成,行云流水……比如一些节庆日的报道,这一类报道以节日气氛为核心,最常见的就是在对庆祝活动进行文字描述配上相应的画面。还有就是以记者现场介绍的形式,相较第一种形式这种方式重点落在“现场”。在报道手法上,如果以记者作为第一视角观众的融入感、代入感会更强。2020年疫情发生,人们对这一陌生、未知的病毒形成持续的高度关注,迫切想要获取相关信息。那一段时间关于疫情的新闻报道井喷式传播,除了动态信息及时传播外,细节和亮点也是获取受众关注的关键。隔离病房里的患者救治、医务人员的全力以赴、抗疫一线的普通人的生活等,这些冰冷数字下的人性温暖是最能抓住受众目光的点。当然,这少不了新闻记者深入现场的亲身感受。
多层次的编辑是情感表达的二次加工。编辑是情感表达的再加工,受众通过拍摄到的画面获取信息的同时也接收情感的传递。画面编辑的先后顺序、节奏快慢、画面时间长短,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基调都千差万别。如今,信息更新速度快,受众可选择多,那么对作品的停留时间就会大大缩短。如何在第一时间或者说在3秒内吸引受众的目光,让他为你停留?笔者认为一方面是信息本身的吸引力,一方面是强烈的视觉冲击。比如,2020年疫情期间,一条某地值班大爷面对领导也坚决不放行的视频传播量超千万。这个视频很简单,只有大爷简单的一句话,没有过多的画面剪辑,但是传播效果确实成功的,这是因为受众从里面看到一个普通人对领导的一视同仁,让大家产生情感回应。再比如,武汉疫情期间,一条《寻找杨护士》的新闻全网关注。病人治愈后寻找帮助过他的杨护士,在这条短视频编辑过程中,以治愈患者的讲述为主,配以方舱医院里医护人员的工作画面。重点突出的是援鄂医护人员在方舱医院里救治患者,给患者信心、力量,一起战胜疫情。因此在剪辑上给了很多医护人员特写、患者的特写,着重去放大此时的人的情感表达,起到渲染的作用。当然也会用到一些合适的音乐,让渲染效果更好。音乐也是编辑中的一部分,好的音乐会给视频传播效果加分。因此,不同的编辑方式会有不同的变大效果,新闻工作者要根据传播需求和目的,进行有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