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蕙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史铁生是中国当代文坛上的一道璀璨之光。他双腿瘫痪,在经历过身体和灵魂的不断挣扎之后,开始思考人生的终极命运,在长时间的沉淀后开始摸索写作的道路,探索生命的意义。在与病魔的斗争中笔耕不断,他默默地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三百多万文字。《我与地坛》原文共七节,前两节被收录于高中统编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
《我与地坛》的第一部分写明了作者与地坛宿命般的缘分,进而重在描写作者多次到地坛看到的风景,这里可以概括为三次景物描写。
第一次景物描写,是在作者提到他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也就是作者在最初病魔缠身时在地坛的所见之景。“剥蚀”、“淡褪”、“坍圮”、“散落”描绘出一幅沧桑的画面,不仅如此,作者似乎有意将其突出。这些词本是不及物动词,如果按照正常的语法,应是“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剥蚀了”,这样以“了”字结尾,似乎就显得平淡无奇。而作者却有意而为之,将其放在前面,似乎是为了强调“剥蚀”这个词。相反,“浮夸的琉璃”、“炫耀的朱红”、“高墙”、“玉砌雕栏”则是形成对比,衬托出地坛曾经的繁盛,更加突显其世事无常、荒凉的事实。
第二次写景在作者提到他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他找不到工作,也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的时候。作者摇着轮椅总是到地坛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此处作者关注到小昆虫,有蜂、蚂蚁、瓢虫、蝉蜕,也关注到草木,甚至草木上的露水,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事物,都在作者的仔细观察之下焕发出异常顽强的生命力,引发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其实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昆虫、草木,何尝不就是作者此刻的心理状态以及想要找寻的生命意义呢?他虽迷茫,找不到去路,正如停在半空的蜂儿,又如摇头晃脑的蚂蚁,在踌躇,在蹒跚前行。但在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之下,更容易引发一个人对生命的思考,这些小事物最终显示出的顽强生命力,成为了作者内心对于找寻生命意义道路的一道曙光。
第三次写景,是在作者明白了一个关于生命的疑问,即“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此时作者以逐渐看淡命运的不公安排,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作者在文中一连用了六个“譬如”,描写了地坛那些亘古不变的风致,作者看到了宇宙中的变与不变,逐渐感受到了生命的无限与有限。他明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于是他选择顺应自然,接受了自身的命运安排,逐渐走出生命的阴霾。
《我与地坛》表层写“我与地坛”,实质上是以地坛表达深沉的母爱。
作者写自己的回忆,没有用大篇幅来描写母亲,却通过其不经意的动作和神态,以及想象母亲心理来表现母亲对我的关爱。作者直言“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作者用了一连串“知道”的排句写出了母亲对作者毫不张扬的爱。母亲理解作者,这是作者能直观感受和体会得到的。不仅如此,对于儿子的任性,母亲仅以理解、包容,自己承担起一切的不幸。但此时,作者却写出了自己那时脾气坏到极点,他肆意放纵,与母亲的无言承受形成十分鲜明的对比。
文中多次描写母亲在地坛时的细节,以及我见到母亲在地坛时的心理反应。作者在文中多次以现在之“我”观过去之“我”,对过去自我太过任选而后悔不已。写下这篇文章时,作者明白了母亲对自己毫不张扬的关爱,但此时为时已晚。“母亲已经不在了”、“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反复强调,把作者内心的后悔和愧怍提升到了极点,母亲离去已是事实,作者只能以写作的形式来弥补内心的后悔。我们从作者的其他作品,如《秋天的怀念》、《合欢树》中得知,在母亲去世的很多年之后,作者一直对自己当年的任性耿耿于怀,他对于母亲的愧怍,是一辈子难以释怀的。
著名作家曹文轩曾对史铁生《我与地坛》这样评价:《我与地坛》像是与整个人类精神的对话与探寻,字字句句昭示“生命偶然,但不能轻视”的主题,那些同期作品也揭示了“人生是一个经受磨难的过程”。《我与地坛》兼具着文学力量和人道力量。他以质朴的语言呈现,其中却不乏严谨的结构和艺术手法,给予文章很大的张力。他描述了地坛的风景,也表达了自己因地坛的人和景而改变的心路历程,尤其是母亲对他的影响。在《我与地坛》的其他小节中,描写了在地坛的其他人物,他们同样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更好地印证了《我与地坛》关于生命的主题。
地坛成为了史铁生的精神家园,在他遭遇人生的不幸时,地坛给予了作者空间,让他得到了心灵的解脱。他在此思考生命的问题,并逐渐认识到生命的固有价值,于是他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并努力地活着。他终于得以在地坛这个灵魂可以皈依的地方找到自我扩张的快感,更从精神上完成了对生命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