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治国理政思想,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人民性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特质,深入领会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人民性的科学内涵,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深远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
“人民性”概念多次出现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最早可以追溯到马克思1839年所著的《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文中马克思写道:“所以这些哲人和奥林帕斯山上的诸神的塑像一样极少人民性;他们的运动就是自我满足的平静,他们对待人民的态度如同他们对待实体一样地客观。”从此,人民性这一根本价值成为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它形形色色理论最耀眼的底色。1848年,以《共产党宣言》发表为标志,马克思主义正式诞生。《共产党宣言》明确提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在马克思之前,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理论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纵观马克思主义人民性观点,其核心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另一方面,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区别于其它主义的最根本标志。
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产生的,先天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宣布自己是代表广大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利益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议会行动的决案》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及贫苦农人群众的利益而奋斗的先锋军。”这就决定了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回顾党的历史,我们清楚地看到,自党成立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党的宗旨始终如一、一以贯之。党在各个历史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都充分体现了广大人民的利益要求。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党领导人民开展抗日斗争,赶走日本侵略者,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党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党领导人民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变一穷二白的国家面貌,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党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并进一步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全党“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何谓人民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人民性包含丰富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人民情怀、人民立场、人民主体、人民幸福、人民力量、人民检验等几个方面。只有全面理解和把握这些丰富内容,才能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人民性有一个整体把握。
(一)厚植人民情怀。
人民情怀是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和初心使命在情感上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全党,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这种赤子之心就是真挚人民情怀的体现,拥有它才能更深刻更精准地理解“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切实找准自己的坐标与位置,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做到一切为了人民,自觉亲民为民,最大限度地动员一切资源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设身处地为人民着想,坚持群众利益、群众口碑、群众向背高于一切。(二)坚守人民立场。
立场是人类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时所站的价值原点。由于所属社会阶层和所持价值观念的差异,不同人员、不同政党往往有不同的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正所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要坚持人民立场,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要求党员干部“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从而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使全体人民真真切切地得到实惠。(三)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世界上无论什么政党,都有一个以谁为主体、为了什么人和依靠什么人来展开工作的问题。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要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请教,向智者问策,从群众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是既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的创造活力,又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既保障人民依法治国、依法管理的主体地位,又保障人民社会监督、权力监督的主体地位;既保障人民改革开放的实践主体地位,又保障人民制度创新的主体地位。(四)实现人民幸福。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让老百姓幸福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人民谋利益,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是抽象的、玄奥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需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正因如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坚韧不拔的努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持续得到温暖回应,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成就,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变革。今日中国,已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令世界为之瞩目,让国人倍感自豪。(五)一切依靠人民。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心的向背历来都是决定一个政党或政权兴衰存亡的决定性因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来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长久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并不断发展壮大,其生生不竭的力量源泉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戴,正可谓“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我们党取得的一切成就证明,来自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六)自觉接受人民评判。
党的工作由谁来评判、以什么标准评判,这是一个根本问题。坚持由人民群众评判,就是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让群众真满意而不是“被满意”,使党和人民的事业始终体现群众意愿,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他提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用此来审视、判断、处理改革中遇到的问题,真正将“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的观念体现在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中。“十四五”时期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对“十四五”规划设计时明确指出,要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表明我们党将人民的利益问题依然摆在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彰显了人民性的执政理念。对此,笔者认为,在新发展阶段坚持人民性的实践要求至少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
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员干部只有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才会具有根深蒂固的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具有为人民服务的自觉行为,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不竭的力量源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决策部署必须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反映民声,带着感情帮助群众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自觉做到“民之所欲聚之,民之所恶勿施”,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忌把思想停留在嘴上、把行动止步在口号上、把成果体现在文章上。(二)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既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法宝。它贯穿党的一切工作,贯穿党员干部的一切工作,是每一位党员干部的核心工作、日常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变化了,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不能变。”“正确的方法是做好工作的重要保证。掌握了正确的工作方法,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际工作中,很多同志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容易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瞎子摸象,对工作没有全面的把握;一种是纸上谈兵,眼高而手低,遇到具体事情不知何处着手。不管是哪种情况,都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和深入。”运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可以充分地了解民意和民心所向,了解其所思所想所需,更有针对性地为民服务;可以汇聚群众智慧,为党的科学决策奠定坚实的思想和认识基础。对于党员干部而言,离群众有多近,和群众就有多亲,就有多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党员干部要自觉沉到人民群众中开展调查研究,走上田间地头、下到社区民居,听取民声、研究实际、破解难题,当好人民的“知心人”“自己人”。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工作方法的关键环节是要有“来”有“去”,要把从人民群众中汇聚的民意民智而形成的决策,再带回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实践中去,指导实践、推动实践,并接受实践检验,推动决策落到实处,将蓝图变成现实,从而真正实现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百姓高品质生活。(三)始终坚持用心用情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对于每一个群众来说,“急难愁盼”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生产生活,是堵在他们心头上的一块块“大石头”,是他们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拦路虎”。进入新发展阶段,人民对物质文化的需求以及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诉求越来越多元,要求也越来越高,“急难愁盼”问题自然也是千差万别。这就要求党员干部放下架子、俯下身子,走出办公室、走出机关大院、走到群众中间,和他们零距离地交心谈心,主动让群众说、耐心听群众讲。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如今已是网络时代,人民在网络上活跃、民意在网络上聚集,要把网络作为问需于民的重要平台,感受群众的安危冷暖、酸甜苦辣,找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然后精准施策、精准服务,把群众小事当成发展大事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真心实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实实在在把政绩写到人民的心坎里,真正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