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2021-11-12 13:14:03肖鹏英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校方网络时代师资

肖鹏英/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前言

高等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性人才,其“三观”的培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而思政教育作为此阶段学生德育及“三观”塑造的重要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网络时代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此方面思政教育工作的实质性作用有所递减,学生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接触到大量的、多元的数据信息,其有积极的一面,亦有消极的一面。这严重影响思政教育的效果。作为教师要意识到网络时代思政教育的难点和机遇,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于思政教育教学工作,有效提升此项教育的实效性和时效性,本文据此展开。

二、面临的挑战

(一)教学内容

高等院校的思政教学包含马列主义、道德教育、三观教育、法治教育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对学生日后步入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而在网络时代这一系列内容以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难以对学生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因为学生在网络时代接触的信息类型多、获取信息的渠道也相对多元化,学生通过网络不仅能够了解思政方面的积极信息,亦能通过网络了解思政方面的负面信息,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学生几乎每天都会被大量的信息冲击,这些多元化的信息或多或少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为思政教育教学带来了挑战,学生极其容易被一些奢靡之风、享乐主义所影响,导致思政教育的实质性效果甚微,甚至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二)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下,思政教育多以集中性大课堂的形式开展,多个班级同时进行。由于班级之大、人员之多,管理起来就相对困难,学生在相对自由散漫的环境下,学习思政知识、接受思政教育显然是不切实际的。绝大多数学生都会玩手机游戏、看电影、电视剧等多种娱乐方式。再加上教师教学过程中唯理论是从,“自导自演”,学生缺乏自我展示的机会和实践,长期如此,学生渐渐对此习以为然,从思想上忽视此课程,可想而知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然而,在网络时代下,学生学习的渠道多种多样,获取信息也更加便捷高效,学生只需拥有一部手机即可自主查询、浏览相关信息,这间接使得学生对传统教学产生排斥和抵触,学生普遍认为教师所讲太枯燥且相对落后,这使得思政教育教学模式迫切需要革新,这既是挑战,亦是机遇。

(三)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是高校思政教育质效的保障,而在网络时代下,又为师资力量的提升带来挑战,具体如下:首先,是教师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问题,其在思想上不够重视,致使其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现代化手段及技术的积极性不高,未能充分借助网络时代之优势,打造高效的思政课堂;其次,教师对计算机等网络信息技术不了解、不熟悉,在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方面略显生疏。如,一些教师甚至不能独自制作课件,无法有效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接着,有资历的教师相对保守,故步自封现象较为严重,其难以快速适应和接受新时代的新事物、新元素,导致网络信息技术在思政教育课堂中难以发挥实质性的作用。这一系列师资力量的问题为网络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带来的巨大的挑战。

三、应对措施分析

这一系列挑战也是高校思政教育发展的机遇,教师和相关负责人要积极应对,以下介绍具体的应对措施,力求充分发挥网络时代之优势,服务高校思政教育。

(一)强化校内网络信息监管工作

网络时代为学生思政教育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使得教育教学环境管理难度骤增,学生极其容易被网络环境中的多样化信息所迷惑和诱惑,影响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对此,校方要重视良好网络环境的构建,通过强化网络信息监管的方式来为学生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具体如下:第一,整治校内网络环境,构建信息化网络校园。校方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及财力整治校内网络环境,积极建设信息化网络校园,同时还要占领和巩固网络舆论阵地,从多方面大力宣传和改善,例如,可通过校园特色网页来开展宣传工作,让学生意识到网络信息的多样性,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其在独自面对多样化的信息时能够自主屏蔽消极的一面,学习积极的一面,同时,还可选取一些积极的社会热点话题,来吸引学生,通过种种举措为网络信息技术服务于高校思政教育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第二,设立网络监管部门,负责校内网络环境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校方可投资设立专职的网络监管部门,由师生共同参与其中,专门负责内网络环境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及时剔除消极的、不良的信息,并加强校内网络安检工作,做好定期宣传工作,引导学生安全、正确的使用网络,使得网络成为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工具,对思政教育工作产生积极影响;第三,强化信息审核工作,及时消除不良信息。由于网络信息来源广泛,会存在一些非法分子恶意造谣、宣传,恶意入侵校园网,散布不良信息,侵蚀校园环境。对此,校方要联合专职监管部门,强化信息审核工作,净化校园网络环境。

(二)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积极创新教学

网络时代的思政教育与传统思政教育有很大的区别,其中,最显著的区别就是教学方式,教学不在仅凭教师讲解,学生也不在仅通过教材和课堂学习思政,可以通过网络了解不同类型的思政知识,学习更加多元化,这需要在教学方面进行创新,以新的方式来适应新环境的思政教育工作。具体如下:第一,合理运用网络于线下课堂及课堂的拓展。校方要意识到网络的优势和价值所在,在信息课堂合理运用网络技术,一方面丰富线下课堂的形式和内容,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运用网络自主学习、独立学习,使得思政教育贯穿于学生生活的多个方面。例如,可以以多媒体、微课的方式结合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混合教学,让课堂更新鲜、更多样、更有趣,紧跟时代步伐,让教学与时俱进。以这种新的方式开展教育教学,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既能够改善线下传统课堂,又能够推广线上网络课堂,这样能够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作用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并对其产生积极影响;第二,积极运用网络信息平台优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网络时代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创设了良好的环境,其可通过多种渠道实施沟通交流与互动。如,微信、QQ、微博、抖音短视频等等,其均可实现信息的交流,在传统模式下的互动多停留在课堂,且实效性较差。教师要积极创新,将互动环节借助网络信息技术进行优化,使其不仅停留在课堂,也可以在课堂之外。例如,师生可通过抖音互关的方式,来实施线下、线上交流互动,通过视频的形式相互传达交流信息,方式更新颖,效果更显著。这样能够更好地发挥互动环节的价值,能够有效提升这一教育的实效性。

(三)加强校内师资力量的建设和发展

网络时代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从思想上学习新理念,积极学习和落实新的教学模式,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于思政课堂,以高专业性师资团队来迎接网络时代思政教育教学的种种挑战。具体如下:第一,对现任教师进行专业性培训,从理论到教学实践全面落实,促进教师专业性的提升。校方可安排教师对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方式、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使得教师能够从思想上重视思政教育的创新和实践,以便更好地开展日后的思政教育教学工作;第二,对教师实践操作技术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如,计算机的使用、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互联网技术的使用等等,让教师能够熟练掌握网络时代的各种信息技术及其操作。以便于其能够熟练运用网络技术开展思政教育教学工作;第三,高校要重视师资力量的更新,落实人才引进工作。专业性的师资团队是网络时代思政教育实效性和时效性的保证。随着社会的发展,校企合作新模式的开始,社会上每年都会涌入一定量的专业性人才,校方要以敏锐的眼光发现人才,并创设良好的薪资待遇吸引人才,尤其是熟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思政教育教学专业,并获取相应的资格证书的人才,将其纳入校方师资团队,让其所具备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技能影响和促进校方整体师资团队专业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四、结语

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校方要重视此项工作。同时,要意识到传统思政教育的弊端与不足,意识到网络时代下此方面教育教学所面临的挑战,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挑战,校方要积极应对。通过强化校内网络信息监管工作,来净化校内网络环境。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积极创新教学,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与时效性,同时,还需加强校内师资力量的建设和发展,以确保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能够及时、高效地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促进此项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校方网络时代师资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中国银幕(2022年4期)2022-04-07 21:25:47
一场网络时代的围殴
传媒评论(2019年5期)2019-08-30 03:49:58
合理的调校方可挖掘最大潜能 Sony(索尼)VPL-VW768
加大力度 全面保障学校学生合法权益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中国火炬(2015年8期)2015-07-25 10:45:50
网络时代
小说月刊(2015年10期)2015-04-23 08:51:38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
不断提高职教师资培养质量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06
网络时代“人”的再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