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差冲村“弄娅歪”的传承教育意义

2021-11-12 12:36李诗洋昭通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长江丛刊 2021年14期

■李诗洋/昭通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壮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一员,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文山苗族壮族自治州。壮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稻作文化、织染文化、铜鼓文化和山歌文化。文山苗族壮族自治州马关县马白镇芦差冲村是一个典型的壮族村寨,村里居住的主基本上都是壮族土支系的人,他们勤劳勇敢,善歌善舞,至今仍保留得有多项壮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芦差冲村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被评为云南省人民相关部门批准的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一、什么是“弄娅歪”

“弄娅歪”又名“牛狮舞”、“春牛舞”,是流传在壮族地区的民族民间传统节庆习俗。弄娅歪,壮语,耍牛狮舞之意。居住在马关境内的壮族群众,视牛为神牛,狮为仙有神牛相护,有神牛耕种,就能稻谷满仓,六畜兴旺。这反映了稻作民族壮族对牛的崇敬的心理。

(一)由来传说

壮族的一任国王骄奢淫逸,不理朝政。其母见状,十分生气,母子二人争执不休,其母因过分悲愤郁郁寡欢,不久便气绝身亡。其母死后变为水牛身,升入天界。嗣后,连年天旱无雨,地裂草枯,庄稼颗粒无收,民不聊生,社会动乱。一天夜里,朦胧中神仙托梦给国王说,你必须做你母亲的头形(牛头)来戴,缝制她的衣服(牛皮)来穿。然后,杀鸡宰鸭,敲锣打鼓,请她回家,天下方得太平。国王只好照办,当鼓声惊天动地时,王母果然伸出头来。看见国王在丰盛的供桌前双膝跪地,虔诚祷告,忏悔过去,感到非常高兴和欣慰。但又不能下凡相助,就在天上焦急悲痛,时而手舞足蹈,奔驰呼唤,时而旋转打滚,老泪纵横。顷刻间,呼声变雷声,泪水变雨滴,水流入注,下起倾盆大雨,便解救了凡间旱年。从此,国王为感激母亲恩德,就戴着仿效其母的牛头,穿着龙鳞皮衣戏耍,并传至今日。

(二)芦差冲村跳“弄娅歪”的过程

弄娅歪活动的道具分为一个牛头面具,两个放牛娃面具,大刀和棍棒。在葬礼上出现的“弄娅歪”,在跳舞时,通过两个放牛娃耍刀弄棒来起到开路的作用。整个队伍边跪边护送“娅歪”到老人厅门口的高台前,然后围着高台起舞,由寨老向“娅歪”敬酒,意为请来了神牛。妇女们相约来给村里的老人,游行的队伍以及宾客敬酒和糖水,随后“娅歪”在热闹的气氛中步步爬上几十米的高台,摆出飞翔的动作造型,表示神牛已经完成任务,飞到天宫。此时,人们便燃放爆竹,意为神牛已把福送到了人间,人间从此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丰衣足食。在送死者上山时,到半路后家人要为死者献上红米饭,跪下磕头,在停下献饭磕头时就又按长幼顺序轮流让各自请的队伍。

节庆时的“弄娅歪”在表演时,人们身着盛装,在村内的街道上,先后行走着花脸面具,“娅歪”、兵器、纸马舞、手巾舞、扇舞、棍棒、杂耍等表演阵容,形成气势庞大的双排长队,在锣、鼓、镲等民族乐器的伴奏下,边游行边表演。花脸面具在队伍前面,主要起到一个引路的作用,滑稽的舞蹈动作,诙谐幽默的表演,把人们带入到欢乐喜庆的气氛当中。从丰富的舞蹈动作中,可以看出壮族人民的劳作景象,也充分体现了壮族妇女们的勤劳勇敢。队伍中还有扇舞、棍棒、杂耍等表演相伴。

二、芦差冲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途径

(一)师徒制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别于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它是依附于个体的人、群体或特定区域或空间而存在的,是一种“活态”的文化。以传承人为师的师徒制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得以保持鲜活和持久生命力的主要方式。

在采访“弄娅歪”的一位传统人的时候,他表示,只要感兴趣,无论男女,不分民族都可以拜师学习“弄娅歪”。拜师时没有什么礼节和讲究,不收取报酬,免费教授,学习也没有固定的学习时间限制,直到师父觉得你可以出师了便就算学习结束。

(二)社会传承

在调查中,有一位会跳“弄娅歪”的村民对我们说到:“我也没有正式拜过师去学,就是每次村里谁家老人过世了,或者过节的时候看他们跳,看得多了也自然而然地就学会了。”这种“看着看着就学会了”的传承方式虽然显得非常不正式,但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下去的重要方式。

芦差冲村十分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与配合下拍摄了有关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频,这些视频被村里的一位大学生放到网络,村里还将这些视频刻录成光盘,马关县电视台还对芦差冲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系列报道,这个系列报道在当地造成了一定影响。这种通过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方式进行的社会传承,也是芦差冲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途径。

(三)家庭传承

家庭是特定文化模塑下的传习单位,是儿童出生后生活的第一个教育场所,而父母则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

“我第一次看弄娅歪就是在家里看我父亲在练习,有时父亲会边练习边给我讲解,还会要求我学着他的样子一起跳。”可见,家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是极为重要的场所,父母在传承过程中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决赛。在家庭传承中,父母充当了“传”的角色,而孩子则是承担了“承”的角色,“传”与“承”的并存就实现了文化的递接。

三、芦差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意义

(一)个体素质发展功能

道德品质的养成:从芦差冲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来源传说中我们都可以找到壮家人民勤劳勇敢的影子,可以说,这些来源传说大都是在纪念某一位壮家人的机智和勤劳勇敢,这种道德思想作为一条思想主线贯穿与芦差冲村民的生产生活之中。

以“弄娅歪”为例来看,“弄娅歪”原先是用在丧葬仪式中,它表达了对牛的崇敬,对逝去长着的孝敬与怀念。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借助、依附于个体、社会或是特定的空间而存在,其中蕴含的道德教育思想也要通过具体道德表现形式,作为这个民族宝贵的思想道德文化得以一代代传承下去。

身体素质的提高:芦差冲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都是一些歌舞类的事项,这些事项对人的身体素质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

在跳“纸马舞”时,舞者需要把纸马套在腰间,双手提着纸马的腰部上下、左右摇动作舞;在表演“手巾舞”时,妇女们双手拿手巾,不断在胸前摆动,并伴以独具风味,欢快热闹的壮族民歌,模仿日常生产生活的基本动作。这一系列的舞蹈动作都使舞者的身体得到很好地锻炼,提高了他们的身体素质。

创新能力的提高:创新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和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原来,“弄娅歪”的道具和“纸马舞”的“纸马”都是用纸来糊的,由于纸本身属性的不牢固,在激烈的舞蹈“打斗”时容易破损,差不多跳一次舞之后,那些道具就不能继续使用了。于是机智的壮家人在每次宰牛之后就把牛皮留下来,用来制作他们平时休闲娱乐和丧葬仪式跳舞时用的道具。这样,“牛头”、“小丑”、“纸马”等道具就不容易损坏,制作一个道具就能反复使用多年了。不得不说,这就是壮家人的一个创新之举。

另外,“弄娅歪”的动作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在传承过程中不断改革创新舞蹈动作,使得现在的舞蹈在保留传统韵味的同时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

民族认同教育:金炳镐指出,民族认同属于民族意识第一层次即属性意识(民族自我归属意识、民族认同意识和民族分界意识)中的重要一部分。费孝通在论述民族意识时强调,“同一民族的人感觉到大家是属于一个共同体的自己人的这种心理”, 实际上他所论述的就是民族认同。

可以说“弄娅歪”芦差冲村的名片,壮族的名片,它作为一种文化认同存在于人们心中,也是芦差冲村的村民们不可缺少的生活和精神需要。“我们这里跳的‘弄娅歪’和广南那里的壮族跳的还是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在调查中,“弄娅歪”的传统人王发斌说到。这种不同或许在外来者看来是不存在的,但是在当地人的认知体系中,这种差异是明显的,这样就形成了集团内部的多样性的文化认同模式。

由此可见,不管是何种认同模式,芦差冲村的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是对当地人们的民族认同的一种途径。

(二)社会维系功能

精神调节:精神,是指人们的意识、意志、思维活动、生理和心理状态,包括动态的心理过程。人的精神状态可能因客观和主观的因素而不断发生变化,出现不正常和不平衡的思想情绪,这就需要某些社会机制来调剂、来平衡,以保持健康向上的意志、勃勃生机和有所作为的态势。芦差冲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都是歌舞类的事项,这些艺术形式本身就对人的精神状态能够起到调节作用。“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在辛勤劳动之余,大家聚在一起对对山歌,跳跳传统舞蹈,这对村民们的精力和思维得以调节和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社会凝聚:“弄娅歪”是需要集体协作完成的,这样的过程能起到消除误会和矛盾,取得谅解,增进友谊的作用。这就形成一种聚合,使得某种意志得以实现,某种社会需要得到满足,从而体现团结和谐的局面。

芦差冲村村民们之间的关系和谐融洽,大家平时都相亲相爱,亲如一家,这就是社会凝聚功能的很好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