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之“行”论

2021-11-12 11:55石云权湖南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长江丛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孝悌学文亲亲

■石云权/湖南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行”在《说文》中原指人的行走,“ 人之步趨也。步,行也。趨,走也。二者一徐一疾。皆謂之行”,后逐渐引申演变为“巡行,行列,行事,德行”,将人的整体活动都纳入了“行”的范围。“行”在“学而”篇中仅出现了四次,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父没,观其行”、“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它们在意义上也都趋近于“行事”,但如果从“躬行践履”上来理解“行”,它几乎贯穿了整篇内容。我们理解“行”不应拘泥文字,而要从整体意蕴上考量它涉及的范围。

一、学而之行——敏以求之

《论语》以“学而”开篇,足见儒家对学习的推崇。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孔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孔子之学,皆由真修实践来,无此真修实践,即无由名其义蕴”,真修实践最能体现孔子学问的本色。“学之为言效也”,“习,鸟数飞也”。“学之不已,如鸟数飞也”;钱穆注解说,“学,诵,习义。凡诵读练习皆是学”,旧说:“学,觉也,效也。后觉习效先觉之所为”谓之学,二义相通。从狭义而言,“学”指文、才(技)方面的学习,《学而》中有所体现是: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意思是随着学习的持续和学以致用,所学内容确已纯熟,每有会意,心生欢喜,而这样的学习应该在德性修养之后。但这并非是说德性修养完成之后才从事修学,德与学的修习是主辅关系。修养德性可鉴识文类,使之瑕瑜互见,不惑本心;修习载道之文,可以补益德性,扩而充之。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就是如此。如果一味专注德性修养,德性与文才的修习不能打成一片,就有违《论语》的初衷了,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舞象之年始于学文,至古稀不辍,才能从心所欲,不逾越规矩。由此观之,修文与修德两者不可偏废之理已豁然明了。

二、“亲亲”之行——因不失其亲

孔子以“仁”为理想,想重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社会愿景。对于仁,他并没有固定的说法,中庸解“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从仁字的构成上理解,这似乎接近仁的本义。因据《说文解字》“親也。从人从二。忎,古文仁从千心。古文仁或从尸。如鄰切〖注〗臣鉉等曰:仁者兼愛,故从二。〖注〗忈rén,親,仁愛”。这说明儒家注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友爱和谐,尤其是存在血缘关系的群体,所以“亲亲”就构成了人际交往的基础。

“亲亲”的根本在于“孝悌”,一个人在家对父母恪尽孝道,对兄长奉行敬爱,那么他在外的举止进退就可以应对自如。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从字面来看,“亲亲”之行容易理解成单方面的服从,即子孝父,弟悌兄。然而儒家所讲的“亲亲”其实是主体间的相互行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这是人之常情的自然流露,它充当了维系家庭伦理的纽带。当人与人的温情善意扩展开来,就会使以家庭血缘为单位的“亲亲”积聚成稳定的社会情感。

所以,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亲亲”之情难以扩展出血缘群体,墨子就曾针对这种困境批评儒家的利己主义倾向。 “亲亲”之行常被私欲遮蔽,即便将它扩展到社会群体中去,也容易发生扭曲,或者这种情感并不适应其他群体,凡此种种都是“亲亲”理论所面临的问题。虽然儒家希望“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用德礼来约束“亲亲”,这固然是理想化的解决方式,但在社会架构并不稳定的阶段,还需要政策法令的强制性加以匡正。在政法与德礼之间,把握好权衡的效用,与时偕行,就可以发挥政法的作用,勉励“亲亲”之行有序地“推己及人”了。

三、理政之行——礼之用,和为贵

孔子孜孜于周礼复兴,积极入世的心态奠定了后世儒生基本的人生格调。仁作为孔子政治理想的旨归,《学而》篇对“劳心者”的政治行为做了表述,大都倾向于德与礼的结合。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上述三章都谈到了劳心者该如何施政的问题,而仁政的施行必然会牵涉上下人员之间的相互联系。所以“亲亲”在劳心者治人的环节中有着重要作用,而亲亲内含孝悌之行,为人伦之德始。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说的便是施政者的人伦孝悌发之于政之后所显现的结果。可见“劳心者”的德性修养和具体政策的实行之间确然存在正相关的联系。“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上下之间德性吸引,犹如“德风”与“德草”的关系,所以“劳心者”理政是否顺畅,在于德性修养是否敦厚。“劳心者”德性修养深厚,自然能引导“劳力者”争相效仿,反之, 则不利于民德的修养与教化的施行。

礼在德法之间,相较于德,它多一些规约;相较于法,它少一些强制。礼是人在交往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基本守则,可以说是潜意识里约定俗成的共性形式。所以,礼对人的影响源自内心而非外部的强制。“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礼与人的行为更密切,在作用时更平和,儒家重礼,强调人的自觉性和自主性。所以把礼运用到理政当中,能够提高行政实施的效率。当然,不能因为循礼妨害仁义,所谓“绘事后素”。礼是仁外在的表现形式,最终还是要以仁为依归。在仁礼不能两全的情况下,应该“执中有权”,通达权变,不能因礼废仁。

四、修身之行——切磋琢磨

孔子周游列国,并未实现“仁”的理想政治,最终归因 “命”之使然,“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然而,孔子个体求索的理想人格却得到了升华。这种理想人格的进修之路不像理想政治那样囿于时命,它是一种“为己之学”,可以通过修身来成就自我,即成为君子。孔子不以圣人自居,只认为具备了君子的品格,“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论语》的魅力之所以经久不衰,并不在于它阐释了一套哲学或者思想体系,而是在于它通过孔子展现了一个动人的君子形象。” 成为君子的首要条件即是修养,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修养既是成为君子所必需的功夫,也是达成君子后的一种境界。这种修身的实践更倾向于德性的涵养。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从对立面说明了君子之仁侧重于内质精纯,而并非外表的虚伪矫饰。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可以推想,君子需在平日切己用功,磨炼慎独功夫,道不远人,君子之心就应主敬于道,先立其大。与人交往时,君子要奉行“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人相违时,反求诸己,这是君子修养德性的紧要处。反求诸己取决于个体生命的自觉,恰恰能够克制遇事寻求外因的怠惰心理。若能笃行这样的内向性省察功夫,心中自然会愈见清明澄澈。儒家早期的道德伦理就是建立在万民具体的感性欲求之上,在感性欲求之中寻求中正不失之善,而不是用灭欲的方式来建立伦理学之善。但人性在求取物欲的过程中为物欲所役使,如“牛山之木”被斫削,自然难以复原,这也是儒家反对过度求欲的原因,所以说成为君子必然要经过一番修身节制的实践,才能免堕物欲。

五、结语

“行”在《论语·学而》中化自人的日用常行,并非虚无空蹈。它虽然难以达到现代意义的期许,但其中关切自身的人生体验仍然具有感发生命的意义,德性涵养的修行体现了一种良好的共性需求,能够使群体修养品格、变化气质。儒家遭受空谈的非议,与实践品性为人忽视有着密切关联,强调修身之行的实践品性,砥砺前行方能彰显儒家本色,“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猜你喜欢
孝悌学文亲亲
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研究进展
包学文
某MPV地板加速振动优化与控制
《那一刻,我长大了》教学设计
病榻侍母
亲亲你
学习仁学思想传承中华文明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