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杏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环境与化工学院,安徽 合肥230011)
体验式教学是以学生的体验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充分参与活动获得体验,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分享体验心得,在实践活动中认识教学内容。体验式教学的着眼点是过程,通过教师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亲身去体验、触摸和感受,引导学生去感悟,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情境、体验、发展是体验式教学的三要素。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实施主要从明确目标、转变角色、落实体验、提供指导、总结反思五个方面展开。体验式教学使学生的认知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获得,实现由经验到理解的提升,由感悟到行为的内化。
职业技能竞赛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化学实验技术赛项主要包括化学分析、仪器分析、有机合成三大模块,涉及物质的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制备和质量控制。职业技能竞赛是体验式教学的重要平台。对于教师,深刻理解体验式教学的内涵,将其用于技能竞赛的指导,对于提高技能竞赛指导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创设学习情境、学生自主体验、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探讨体验式教学在技能竞赛指导中的应用。
教师在体验式教学中主要以引导、启发为主,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为原则,同时应将相关知识、技能和情感融入其中,将学生引向有意义的学习。基于体验式教学,在完成任务前,教师首先需明确教学目标,如在化学实验技术技能大赛化学分析模块中,可从称量、移液、滴定终点判断等方面设置小目标,从实验结果的准确度、精密度上设置总目标。在仪器分析模块中,可以从移液、仪器操作设定小目标,将工作曲线的线性相关性、未知样浓度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作为总目标。有机合成实验中,将乙酸乙酯产率和纯度作为总目标。在体验活动中,学生需要不断优化改进实验条件,逐步实现目标的达成。
学生通过研究竞赛方案,从健康、安全、环保(HSE)方面,实验原理、实验操作过程、实验结果及原因分析方面梳理方案中涉及的知识点及技能点,挖掘方案中蕴含的职业素养,并结合已有的经验进行充分体验。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自主体验称量、移液、滴定、条件优化等实操,通过充分完整的体验感知,牢记体验中所产生的感悟并灵活运用到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从而产生情感、体验情感、升华情感,最终获得情感共鸣。
全面发展是体验式教学的目标。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体验情境,不仅加强了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反思与运用,同时内化了职业素养。技能竞赛的指导中,不仅要强化学生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操作和规范操作意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以HSE为主线,梳理实验中的健康、安全、环保内容,帮助学生树立健康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同时通过对称量、移液、滴定、数据记录及处理等规范操作的强化训练,培养学生的规范操作意识。通过对实验数据记录、实验结果分析等,让学生体验真实的工作场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在体验活动中会遇到挫折,引导学生正视挫折,培养学生不畏困难的拼搏精神。
体验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用心体验教学活动,感受教学内涵,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总结形成体验感悟,提升认识,在实践体验中实现知识的内化,在交流体验中实现知识的升华。将体验式教学理念融入到化学实验技术技能竞赛指导中,能够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的深刻理解,实现知识、技能、素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也正是体验式教学的精髓。当然要将体验式教学开展好,对教师要求较高,需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这样教师才能有效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切实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