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雪/南开大学APEC研究中心
自从2015年“互联网+”正式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全社会层面便开启了“互联网+”加速推广的进程。“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技术不仅在操作层面推动高校教育管理提升到一个新层次,也使高等教育思想意识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尤其是在立德树人教育改革战略指导下,“互联网+”正在成为推动高校教育管理优化创新、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最强抓手。
互联网+时代中,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最突出的特点当属以生为本。一切围绕着学生的现实需求展开。这是新时期高等教育与管理进入第四代的标志。在此之前,中国式教育经历了书本、教材、辅导和案例的一二三代发展进程,始终没有关注到学生这个重要的教学主体。只有进入互联网+阶段后,学生终于回归到其应有的科学定位。
在此基础上,基于互联网的技术推动,高等教育和管理实现了跨界与开放。所谓跨界,就是将传统模式下高墙之内的教育与漫无边际的虚拟空间实现了融合,使高等教育与管理实现了主动和被动的变革。而这种有形与无形的交互本身就实现了开放,将原本拘囿在不同区域、范围中的各种活动向彼此敞开,既要满足有需要的人的各种要求,又让有创造力的人实现价值。
同时,技术的发展也促使高校教育管理重新审视和构建自身基本框架,改变传统模式下陈旧落后的层级和网络,借助技术推动实现重新解构与再建设。而重构的同时也给更多的联接创造了条件。这其中既有市场,也包括新的教育管理领域。
互联网+时代中,高等教育最显著的创新体现在对教学边界的拓展方面。一方面是对教育教学资源、内容的边界拓展,另一方面则是时空拓展。
对教育教学资源与内容的边界拓展主要指高等教育更多参考、借鉴和使用源于开放式网络中的资源和素质,使教学形式与内容得到了极大丰富。这其中既有来自于国内外同类高校、相同或相关专业更多种类、更加先进的研究成果或创新理论,也包括业界内外更多表现形式、表达渠道的内容和创作。例如越来越多的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这些资源与素材或是专业机构与人员的制作,或是纯粹业余组织与爱好者的神来之笔。而这些不拘一格、信马由缰式的形式和内容在不同程度上帮助高等教育突破了长久以来司空见惯的套路与格式,帮助高校教育形成更加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教育教学新格局。
时空拓展指的是对传统高校教学安排与设置的时空延伸与突破。比如近年来各类高校纷纷开设慕课、微课及颠倒课堂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等。受到有限时间、特定空间的限制,传统线下课堂往往存在众口难调、一概而论的教育缺陷,无法顾及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因而容易出现教学平均化、个性难突出的问题。而在线上课堂的辅助下,学生能够结合自身需要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地点、形式、频率、内容,既有助于资质欠缺者利用业余时间勤能补拙、笨鸟先飞,又有利于天赋异禀者卓而不群、独领风骚。同时,线上课堂高度的自主性、自由性又能帮助线下课堂实现高度的针对性。
互联网+时代,技术正在助力越来越多传统行业实现转型升级。而转型升级的典型表现就是效能提升。这不仅体现在大量工业企业制造业与服务业,同样对教育行业发生作用。
比如时下越来越多高校构建起智慧校园管理系统,实现高度集中、集约、统一的校园管理。基于互联网的高校管理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了平台化操作的真实、客观、全面、详尽。仅以打卡签到为例。传统模式下只有教师或辅导员手动书写记录学生到位情况,导致上大课时一个寝室派出一位“代表”喊四声“到”就能帮整个寝室蒙混过关的情况时有发生。而在需要扫码签到或直接刷脸的情况下,代签代喊的作法自然此路不通。
不仅如此,在越来越多可视化设备全面应用的前提下,校园管理、安全保卫的级别也不可同日而语。视频录像、实时监控等网络手段在更大程度上发挥了保障师生安全、防范意外发生的积极作用,使高校管理在人员数量不变的同时实现了管理、安防水平全面提升的目标。
多年来,不少高校在教育教学方面普遍存在静态化特点,也就是教材、大纲、课程的选择、设置、安排几十年如一日、以不变应万变。虽然年年迎来新晋大学生,然而课本内容、课程进度等鲜有明显变化。如果说信息时代之前的大学生尚且能够认同和接受这种千人一面、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进入信息时代后,越来越多大学生则表现得适应性逐渐降低。但这并非是学生单方面出现问题,而是过于固化的高等教育与学生客观现实要求之间差距越来越大的标志。
尤其是千禧年前后出生的大学生早已习惯了网络化生存,对新鲜事物、动态模式有着近乎固执的要求。一旦遭遇过于静态的学习环境,新生代大学生表现出的抗拒势必对其学习产生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因此,从相对静态转变为相对动态已经成为新时期众多高校优化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的核心与重点。
相较于静态教育,单一化管理方法也是一些高校在管理活动中的短板。比如较为典型的事后管理。也就是在出现问题后再救火式解决。这种仓促应对不仅让校方极其被动,而且时常因为矛盾冲突发展到一定程度而严重影响解决问题的效果。
不仅如此,完全依赖人工干预和处置的状态也容易导致高校管理工作面临强度大、效果差的困境。相较于数量庞大的学生,有限的辅导员与教职工经常处于超负荷工作的亚健康状态。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管理工作品质与效率的提升,也会对工作人员自身身体和精神造成难以估计的负面影响。
互联网+时代,高校教育管理的创新不能缺少整体化、统一性的信息平台系统。许多高校虽然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起步早、发展快,然而平台管理的覆盖往往受到专业、院系、职能等不同因素局限。比如学籍系统、薪酬系统、后勤行政系统等。这些系统内部固然数据畅通,信息交流无碍,然而系统之间缺少兼容,其中有不少存在数据格式、制式等程度不同的差异,导致无法互联互通。
因此,将教育管理创新落实到操作层面的前提之一就是破除信息壁垒,构建全覆盖、一体化教育管理平台。这不仅需要高校尽快打通各分系统之间数据兼容的接口设置,也需要尽快统一数据标准,使各分系统内部信息能够为不同操作界面、存贮方式和运算程序所识别和使用。
互联网+时代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的本质就在于突破和超越传统模式的局限性,也就是改变教育相对静态与管理相对单一的陈旧落后。因此,充分延伸教育管理边际,提升工作前瞻性、预见性至关重要。
高校教育实现动态化、弹性机制既可以采取课堂教学与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融合,也可以走开放式大学的探索之路。尤其是对众多应用型大学而言,敞开校园大门不仅是物理层面有形大门,也包括教育理论、实践技能的社会化传播。这一点可以参考和借鉴一些国外大学的实践经验。而在管理工作层面,除了前面提到的更多可视化、视频化管理外,利用大数据分析也能够实现管理工作的前置化、预防化。尤其是在学生心理、校园安全等方面,机器计算与自动化分析能在更大程度上提供系统建议或实时预警。这对提高人工管理品质与效率大有帮助。
与传统模式下一纸考卷定终身不同,信息化平台能够提供的是完整时期内线性化的连续记录信息,这使进行过程性教育评价与管理效果考核成为可能。而高校在互联网+时代创新教育管理的又一策略正是优化考核评价模式,突出过程评价比重。
从高等教育角度看,过程性评价可以借助平台追踪的学生日常学习状态、作业完成情况、社会实践成果、期末考试成绩等综合记录展开,既可以采取直接评分法,也可以使用加权平均法。
至于高校管理则可以着眼于教师、职员例行工作的时长、频率、成绩或成果、上级评价、同级评价、学生评价等综合因素,结合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双重形式,由机器自动计算得出结果。
有了“互联网+”,高校教育管理才能大幅提升前瞻性、预见性,才能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延伸到无限的课余时间,才能将单一维度下的知识传授拓展到全方位、立体化的立德树人。从这一角度讲,互联网+时代高校教育管理的创新不仅是教育管理手段及具体内容上的优化,而是从顶层设计、战略思想层面的重新解构,是在“双创”背景下推动高等教育跨界融合、开创更多新业态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