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伟
河北省馆陶县魏僧寨中学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视礼仪的国家,礼仪是一个人是否有道德的基本评价标准,在新时期,道德与法治是维系社会稳定的两大要素。所以,道德与法治老师必须要意识到自己所教学科的重要性,除了要在课堂中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还需要加强对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高尚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爱党爱国的新青年。但想要实现此理想的教学目标,需要老师加强对创新教学理念及方法的探索及运用,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上道德与法治课程,主动参与到理论及实践学习中,达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理想教学境界。
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来看,教学现状并不理想,第一缺乏学校以及教师的重视程度,在课堂的安排中,存在一定的随意性,认为对于学生来说主要的学习内容是语文以及数学课程等,更加注重学生考试成绩的多少。课堂的新意也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没有对客观真实的现象进行结合,只是根据课本的知识对于学生进行讲解,对于学生的掌握程度更是没有很好的跟踪与分析。第二是缺乏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兴趣与积极性,一方面是受教师影响,认为此类课程并不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更不会在社会生活中遇到事情与课本进行结合,来分析回应,一方面是学生自身认为道德与法治课堂对于考试内容来说并不占据重要比例,深受家庭或社会影响,对于正确的道德与法治存在一定的意见,久而久之对于道德与法治课堂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从现状来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效率整体偏低,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来增加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内容的学习和掌握,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改革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践行道德与法制核心素养。在明确上述教学目标后,笔者认为更多的应该着眼于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教师需要对此不断进行改良和优化,以此将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目标践行到实际的初中思想政治的课程教学中,以此推动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渗透初中思想政治的落实。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创设情境,提升学生对初中道德与法治内容的感知,由此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和学科内容的思维和兴趣,践行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在初中思想政治中的应用,与此同时,提高学生对政治问题的理解能力。例如,笔者在渗透法治意识时,讲到《公民的政治生活》,讲到公民的选举权这一个知识点,为了可以让学生更加的了解什么是选举权,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情景,让每个学生手中都有一票的权利,之后教师选定几人作为候选人,让学生对给定的候选人进行投票点评,并且让学生在投票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让学生在真实的体验和实践当中更有效的理解选举权的含义和行使选举权所要了解的内容。这对于学生的法治核心素养有重要的意义,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
2.切实优化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指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道德与法治知识灵活解决生活问题,在实践与理论结合中转变思想认识,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主要育人目标之一基于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彻底摆脱长时间单一性理论讲授的误区,多引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时事政治、热点事件、焦点议题等,并组织学生将所学内容与国内实际联系起来开展分析研究,以培养学生的大局观。同时,由于很多时事新闻、热点事件均来自现实生活,可以使一些理论性、抽象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显得更加直观、具体,为促使学生实现认知迁移与能力提升而提供更多帮助。例如,在开展《关心国家发展》教学中,教师可以以“两会”“十九大”等作为引领,通过分享两会精神、宣讲十九大报告等方式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观看新闻、聆听报告中了解其中的蕴含的国家发展目标和规划,让学生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而且,在诸多生活案例的引领下,学生的思想认知也会发生显著转变,更利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育人目标的达成与实现。
3.注重师生情感交融,积极收集、反馈信息。(1)情感交融。情感交融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社会关系体系中一种人际关系体系。情感教育更需要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思想等方方面面中,教师要多关爱学生,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成长等,教师除了在教学中,且在课外,亦可通过语言、眼神、动作等与学生多方位地交流,以达到师生间情感上的共鸣,更多地鼓励、帮助、信任、关爱学生。(2)积极收集、反馈信息。正确地收集、反馈信息是教学中不可忽略的最后一环节。面对学生五花八门的反馈信息,教师应有的放矢进行选择,不可芝麻萝卜一把抓。课堂教学短短40分钟是极有限的,学生在那么短的时间对知识的掌握、应用情况如何?练习完成的质量高吗?对信息反馈的及时重要性程度不言而喻。教师把评价信息及时地反馈给学生,才能让学生更及时地把相关错误知识修正过来,教师亦可更好更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共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还处于发展的阶段,加强对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小形成正确的道德品质及法制观念,能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