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

2021-11-12 06:18闫培源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长江丛刊 2021年10期

■闫培源/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又历久弥新,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中华传统的文化曾受到外来文化的沉重考验和巨大冲击,虽然在近代以来曾经尝试过多次转型,但都没有完全满足时代需求。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科学指导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解决当时实际社会问题,同时也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成时代转型的过程,二者互促共进,共同推动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似之处

(1)社会主义理想方面: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按照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基本原则;社会上城乡间、工农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间的差异将不复存在,消灭了阶级,国家也逐渐消亡等。

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宝库里,有一种平均思想,是中国古代社会思想、经济思想和政治思想中的基本范畴。社会平均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追求社会公平。平均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它的基本思想和价值主要在于追求和谐与均衡,还被中国古人赋予了一种天地自然之德的自然属性,具有天经地义的正当性,而这一平均思想与中国现代马克思主义设想的未来理想社会不谋而合。

(2)方法论方面: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中的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与形而上学相对立,事物的内部矛盾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起主要作用。例如工人运动便是由于资本家的压迫剥削太重,以至工人无法生存而不得不暴发运动来谋生存,而罢工就是解决这一问题最合适的方法。所以,辩证法就是方法论,是无产阶级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而中庸之道是孔子的主要思想,是儒家哲学的基本观点,是人生大道,事业成功,生活有序,身体健康的根本理论,说文解字上说得更为清楚明白:“中”就是上下通彻,左右兼顾,处于上下左右最稳定状态的事物只有通过变更调整才能达到是一种中庸思想,事物只有稳定才能平衡,只有平衡,才能和谐完美。所以说,中庸之道也是方法论,辩证法讲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中庸之道也讲事物处于上下左右之趋于稳定,也是讲事物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处于运动与静止的对立统一之中。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掌握了唯物辩证法,也就把握了中庸之道的关键。

(3)阶级斗争与经世重教、敢于斗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显著特色是以重视政务为主要特征的经世思想,崇尚实际而排斥不切实际的幻想,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体现了中国人无所畏惧、敢于战斗的精神。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的太平天国起义、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充分证明了中国人民具有敢于战斗、不怕牺牲的精神品质。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一切阶级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所以,存在阶级的社会,其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法就是要通过革命与斗争的形式。列宁认为,“阶级斗争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问题之一”。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世重教、敢于斗争的精神一脉相通。

(4)群众的历史观和以人为本的思想。按照马克思主义群众历史观,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马克思主义通过劳动价值论解释人的价值,并且明确指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终极目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也有大量关于“人”的论述,尤其是儒家文化主张的“仁爱”“民贵君轻”等思想,充分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人们对人权的追求,体现了以“人”为核心的价值理念。总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历史观强调的群众力量和中国传统文不谋而合,都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融合发展的路径

自古以来,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推进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手段。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通之处,为马克思中国化和大众化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支撑,并科学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依托马克思主义,创新中国话语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对中国人思想层面和行为层面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推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融相通,需要我们依托马克思主义来创新中国话语体系。新时代以习近平为代表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通过形象比喻、俗文俚语和诗文引用的方式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式表达。一方面,利用中国话语解读马克思主义。如在党员中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活动,习近平认为“作为共产党人,有话要放到桌面上来讲”。这是领导干部之间认识矛盾、面对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的中国式解读。另一方面,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改造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文化精神和追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价值,坚定文化自信,激发社会改革创新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大发展理念蕴含着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顺势而为、道法自然、虚怀若谷和博施济众的思想元素,是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充实、论证马克思主义理论而提出的中国方案。马克思关于核心价值观的首要论述是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二)利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推进文化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尽管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与马克思的时代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一切事物的内在本质、相互联系以及人类社会的一般发展规律,是伟大的认识工具,它是现代人们认识和观察这个世界、分析这个问题的有力理论思想和武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想经受住时代的考验,优秀传统文化必然要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完善并通过现代化的方式体现出来。因而,推进“马体中用”需要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和文化价值观推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使之充分体现时代精神。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的几代领导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同时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形成了“马体中用”,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的格局。我党充分利用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指导路线,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内涵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大发展理念均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的发展观点,又总结以往实际发展经验基础上对新的历史条件实践发展的凝练和升华。当前,我们要继续以马克思主义为科学指导,批判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好促进社会的发展。

(三)开展文化交流与对话,构建人的精神家园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讲道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化的繁荣在当今国家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促进“中马共进”需要以动态发展的眼光界定二者兼收并蓄的现实方位,开展文化交流与对话。

其一,在共同理想层面,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性论”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理论进行融合,进而完善我国以人为本的国家政策,形成民主和谐的中国品格。其二,在道德建设层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源远流长的伦理道德思想,归结起来就是将“公忠”的精神和信念贯穿文化始终,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道德价值取向中的先义后利;文明礼仪中的谦逊礼让等。马克思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因而,道德性和功利性这两种形式都蕴含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当中。促进二者的融合发展,需要推进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中国化,将其功利性和道德性转化为德性,形成新的道德规范理论,体现友善仁爱的中国品格。

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是要结合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支撑。虽然二者正在实现融合发展,但是需要二者实现更高层次的结合才能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进一步繁荣,形成更加和谐有序的良性互动。只有创造性转化,才是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的枢纽。而创造性转化的理论和方法论原则,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马克思主义与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共生发展,充分展现中华民族坚定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