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艳艳
(河南工业大学,河南郑州 450001)
近几年,课程思政不知不觉已成为高校中的高频词汇,它如同春风,拂过高等教育教学的每一个角落。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进一步明确并阐述了课程思政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必要性、重要性、基本要求及实施策略等内容。高校的核心和目标是培育人才,因此为了构建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切实提升立德树人的成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程思政在高校中的改革和实施成为必然。
在高校中,学生主要的课业任务是专业课,因此要在高校中全面推进课程思政的改革,专业课的课堂就成为推进课程思政的重中之重。各专业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将思政元素有机地浸润到课堂的教学之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对于建筑学专业而言,《外国建筑史》课程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对学生建筑设计能力、文化素养、审美能力及建筑师执业精神的培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力。因此,在《外国建筑史》的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改革,培养学生作为建筑师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以及社会责任感就显得十分必要。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是古人韩愈曾在《师说》中的阐述。对学生而言,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就是教师和课堂,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课堂的组织者。因此,要在高校中掀起课程思政改革的浪潮,教师便是这潮流的“弄潮儿”。教师要充分做好自身的“思政”建设,从根本上认识到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师作为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关键因素之一,促进课程思政教育,从自身做起。提高教师自身的政治站位,提升个人的专业素养,明确育人目标,努力将课程思政切实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等,加强教师之间关于课程思政教育的培训、学习和交流,共同促进课程思政改革。
作为《外国建筑史》课程的主讲教师,针对本课程的内容及课程特点,因课制宜,推动课程思政在《外国建筑史》课堂中的建设与融合。《外国建筑史》课程主要讲述的是我国外各个历史时期建筑发展的脉络和主要成就,西方建筑体系的构成要素与特征,以及主要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艺术、技术及城市建设的形成与变化的特点和原因。由此结合课程思政的要求,整理挖掘思政元素,重新梳理结构体系及教学内容,编写教学大纲,制定新的课程目标、教学方法,更新课程评价机制等,逐步有序地开展课程思政改革,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结合自身专业特点,于无形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洗礼和滋养。
《外国建筑史》课程涉及西方建筑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建筑是具有时代性和社会性的,每个阶段呈现的建筑风格、建筑技艺、建筑特征都与其所处的社会背景密不可分。因此,在学习每一个新的建筑风格或者建筑流派时,必须先要对其发生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进行解读和分析,这样才会使学生真正理解出现这种建筑风格和特征的时代源头,真正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而在解读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时,巧妙地结合相关知识点引出与我国有关的社会、建筑历史文化等,通过分析、对比,在不知不觉中增强学生对中华文明和中国建筑文化的价值认同,增强文化自信,从而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在课堂教学之中,切实实现育人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讲到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西方新旧建筑进入更替时期时,复古思潮在欧洲及美国盛行,流行于英国的浪漫主义的代表作英国皇家布莱顿别墅,其内部采用传统中国风格的装饰元素。以及18世纪的欧洲出现了许多模仿中国传统风格的古典建筑及园林。由此引申出17-18世纪席卷欧洲长达数百年的“中国热”浪潮。在这股浪潮中,中国文化传入西方,并且深深影响欧洲文明的发展。一系列启蒙运动的先驱们称颂中国文明,中国的儒家文化、艺术、技术、瓷器、丝绸、服装、茶叶、建筑、园林等等在18世纪的欧洲成为争相膜拜追捧的对象,也成为欧洲一时的新风尚。丘园,英国著名的中式园林之一,其风格模仿中国古典园林,水、山、石、桥、亭、塔等景观元素一应有之。同样,在德国也有很多著名的模仿中国园林风格和建筑的实例,著名的德国“无忧宫”中的中国茶亭便是其中之一。从这场“中国热”时期的欧洲社会、文化背景的解读和拓展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我们深厚的民族文化和中华文明强大的影响力,培养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外国建筑史》课程主要讲述西方建筑史发展历程当中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建筑技艺,代表性建筑及建筑大师。因此,对各个建筑思潮、建筑大师的解读也是重要内容之一。例如古代史中,有古罗马时期的维特鲁威,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开朗基罗、达芬奇、阿尔伯蒂、帕拉迪奥等古典建筑大师。在近现代史中,现代主义建筑走向成熟阶段,涌现出来的世界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是重点内容。其中处于现代建筑运动核心地位的现代建筑师协会(CIAM),就是一个以切实解决社会问题,改善城市和人类居住问题的组织。这是一个真正以人为本,具有社会责任的组织。而由此可以引发学生对作为一名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感的思考,同时引出我国著名的建筑大师,并对他们的建筑理念、建筑事迹、建筑作品进行解读,例如我国古代土木工匠始祖鲁班、北宋著名土木建筑师李诫。近现代著名的建筑大师、建筑教育家梁思成先生和林徽因先生,他们为了中国的建筑教育事业及中国古建筑的保护及资料收集工作,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从这一系列建筑大师的拓展中,感受作为建筑师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同时在讲到人情化和地域性建筑流派时,引导学生思考作为当代建筑师如何将建筑与我国各地的地域文化特征相融合,做出具有地域性特征的建筑设计,帮助学生塑造职业理想信念。
纵观《外国建筑史》课程,时间、思想和技术三条主线并行贯穿整个课程构架体系。对西方古典建筑而言,建筑技术是影响建筑形态、建筑样式和建筑空间的主要因素。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神庙的柱式,古罗马的拱券,到西欧中世纪的哥特教堂的骨架券、飞扶壁等,建筑技术在不停的发展进步,但是西方的古典建筑都是石头的建筑,一个个建筑奇迹的完成往往要历经数十年乃至上百年。例如西班牙著名建筑师高迪的圣家族大教堂,从1826年开始动工,至今还处于在建当中。由此联系我们当今社会,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中国伟大的建设者们创造了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建设奇迹!为了与疫情赛跑,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两座传染病医院仅仅用10天左右时间建成,创造了不可思议的“中国速度”!而这样惊人的建设速度的背后是我们中国的建设者们精确到小时乃至分钟的极其精细的建造计划,以及我国先进的建造技术,BIM建模、智慧建造、装配式、模数化设计等多种先进的建筑技术同时上阵,建设者们密切配合,无缝衔接,同步推进。而且传染病医院的设计施工要求极高,医院多种流线复杂,要做到避免各种流线不交叉,可见我们的建设者们不仅仅有速度,建造、施工的精细程度、施工质量同样是丝毫不差。这也充分展示了我们的“中国质量”。与此同时,体现的更是我们中华民族众志成城民族力量和中国精神。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拓展和解读,在无形之中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激发学生身为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担当。
总之,《外国建筑史》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探寻更多的模式,将思政元素于无声中浸润到外国建筑史课堂教学中的每个角落,真正做到“立德树人”,使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得到思想品德教育的滋养,在专业课的课堂当中,同样能够提升政治素养,作为建筑师的职业素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民族自豪感、文化认同感以及强烈的家国情怀,培养真正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努力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未来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