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 孙元发
20 世纪70 年代,北运河边的很多人家喜欢养家鸽。
鸽子巢棚都是搭在正房的屋檐下,夜里黄鼠狼和狐狸上不去,也便于鸽群飞进飞出。村里人的院子都大,房子也宽敞,但不是哪一家都适合养鸽子,因为能搭鸽子巢棚的屋檐必须是瓦房的屋檐,大泥抹房顶的屋檐不行,遇上大雨,泥水汤子会漏进屋檐下的巢棚里,鸽子会生病甚至死亡;另外,搭巢棚的材料主要是油毡和竹竿儿,这两样东西也不是村里谁家都能弄得来。
小雨爸是公社干部,他家住的是大瓦房,养了三十多只鸽子。养鸽子的实惠不少,鸽子蛋煮着吃,据说大补;没换羽毛,还不会飞的雏鸽,不论是炒着吃,还是跟韭菜一起剁馅儿包饺子,都是美味。
雌鸽每月都会下蛋,没配对儿的雌鸽耐不住寂寞就会离家出走,跟别人家的单身雄鸽私奔了,小雨说这叫“游棚”。小雨奶奶记性特别好,家里哪只单身雄鸽要是拐带回来一只雌鸽,她在鸽群里一眼就能看出来——她都不会让雄鸽雌鸽“团圆”一晚上,半夜就会逼着小雨搬梯子上房,把那只投奔爱情而来的雌鸽从鸽棚里掏出——第二天,这只可怜的雌鸽就成了小雨爸的下酒菜儿。
粮食短缺的年份,鸽子还会为小雨家立下奇功。鸽子不用喂食,一年四季外出打野食儿。秋天,生产队在地里遗落的粮食多,鸽群出去打食儿就容易。每天下午,小雨奶奶便在院子里放一瓦盆石灰水,在外面吃饱了粮食的鸽群飞回来后,干渴难忍的鸽子见水就饮。一会儿工夫,石灰水开始刺激胃黏膜,鸽子便大口大口地吐出肚子里的粮食,吐干净了,胃也舒服了。这时候,小雨奶奶就挪着一双小脚儿,麻利地把粮食都扫进簸箕里,再用清水洗净晾干。
一个秋天下来,鸽群能给小雨奶奶打回上百斤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