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绝世,巾帼而丈夫

2021-11-12 06:00刘创
莫愁 2021年10期
关键词:女校秋瑾西湖

文刘创

1906 年春,江南名绅张弁群有意在浙江湖州古镇南浔创办浔溪女校,万事具备,只缺校长,于是他想到了徐自华。

徐自华是浙江嘉兴桐乡崇福镇人,世居江南,不仅自幼聪慧,更有难得的刚毅果敢。祖父徐宝谦是光绪年间的进士,官至庐州知府,父亲徐多镠精通多种乐器,唱昆曲水平不凡。她跟着父亲熟读经史,能诗擅画,自小就是十里八村人尽皆知的女诗人。

良好的教育和家世让徐自华既满腹经纶又有须眉之志。她10岁能作五言八韵诗,19岁便代她任知府的祖父批阅童生诗卷。对她的勤奋和才学,祖父曾赠翠章并诗:“果然一介比书生,修到梅花骨骼清。我已三更幽梦醒,楼头犹听读书声。”

徐自华21岁出嫁,28岁守寡,她诗言:“黄鹄哀鸣泣赋歌,一场恶梦七年过。红颜大半才名误,恨抱千秋薄命多。”诗中多悲愤、自哀之情与壮志难申之愤。拿到了张弁群的聘书,徐自华喜不自胜,立即着手兴建女校,各项工作井井有条。徐自华本想以教书为业就此终老,却在出任校长之后,遇见了秋瑾,从此改变了她的一生。

当时秋瑾正准备起义,四处结识同道中人,得知浔溪女校办得有声有色,特地到女校参观,与徐自华相见恨晚,“日夕欷处,纵论家国,如骨肉姊妹矣”。

秋瑾赠诗给徐自华的妹妹徐蕴华,写道:“此身拼为同胞死,壮志犹虚与愿违。但得有心能自奋,何愁他日不雄飞。”自此徐自华坚定革命,与妹妹一同加入中国同盟会,并将全部积蓄倾囊相授,帮助同盟会在上海办《中国女报》。

徐自华在她所填的《满江红》中感慨国事:“亡国恨,终当泄;奴隶性,行看灭。叹江山,已是金瓯碎缺。蒿目苍生挥热泪,感怀时事喷心血。愿吾侪、炼石效娲皇,补天阙。”这首《满江红》作于1907年春天她与秋瑾游历西湖之时,为秋瑾的起义工作做准备。那时,徐自华提醒她不要急于求成,要稳扎稳打“徐徐图之”,秋瑾不但接纳了意见,并说如遭不幸请“埋骨西泠”。不料一语成谶,仅四个月后,秋瑾在绍兴古轩亭口就义。

秋瑾就义后,遗体只在荒地上以草席遮盖。徐自华与秋瑾的挚友吴芝瑛等人多方游说,终于在西湖边上购得一块墓地,将鉴湖女侠安葬。下葬之日,秋瑾的故友们倡议,由徐自华为首成立纪念秋瑾的文学社团“秋社”。

自此徐自华也成了清廷通缉犯,四处躲避追捕。但这个当初的旧式妇女已经变成了坚定的革命战士,她辗转来到苏州,在1909年与诗人、同盟会成员陈去病等人成立了为辛亥革命作舆论支持的南社。陈去病将徐自华的才华比作当代李清照,并赋诗相赠。在陈去病帮助下,徐自华编成《忏慧词》,刊入吴江《百尺楼丛书》。柳亚子、诸宗元分别题贺:“峨眉绝世,人间脂粉如土。”“石门有女士,巾帼而丈夫。”

1913 年春,徐自华按照孙中山的建议到上海接办竞雄女校,为革命培养女性成员。徐自华在校期间,将小学扩充为中学及师范学校,学生也从原来的几十人增加到几百人,还聘请当时的革命精英、秋瑾同仁和社会名流讲课,一时名动沪上……往后,一批批有思想、有文化的学生从竞雄女校毕业,走上社会,参与革命。

1920 年,徐自华隐居西湖,守秋墓,主持秋社,历经艰辛,使秋社、秋祠得以保存。

在时代浪潮的激荡中,徐自华从大家闺秀蜕变成了坚定革命的文艺战士,用笔墨力助革命,用侠义彰显担当。1935年7月12日,徐自华于西湖逝世,为秀丽的西湖平添几许巾帼风采。

猜你喜欢
女校秋瑾西湖
关于博文女校若干历史问题的考证
西湖
雪后西湖 暖阳
作品集
为每一名女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新形式下如何让秋瑾文化成为学校活动的精髓
西湖雪意
英式淑女是如何炼成的
女院长的密语
生命的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