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英雄的故乡走走

2021-11-12 05:41侯为标
剑南文学 2021年3期

□侯为标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连日来,电视剧《跨过鸭绿江》每晚在央视黄金强档播出。作为曾经在军营摸爬滚打十余载的我,对战争题材的影片一直情有独钟,毫无抵抗力:早早泡上一杯茶,目不转睛守在荧屏前,随着剧情起伏心提到了嗓子眼上,握拳跺脚,恨不能穿越时空,和战友们投身到枪林弹雨中,一同杀敌立功、保家卫国。

当看到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带着伤痛、两眼圆瞪扑上机枪眼那一刻时,我泪眼婆娑,心里怦怦直跳,打鼓一样震撼到最高峰值。

电视剧结束后,我在客厅徘徊。《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振聋发聩,让人热血沸腾;黄继光堵枪眼的一幕,让我血脉偾张。作为一名外采记者,我坐立难安,想着一定要到英雄故乡去看看。

车入德中路中江境内,T 字型的牌坊上,“英雄故乡、大美中江”八个大字映入眼帘。将车停在公路右边,用相机拍下存照,然后抬头庄严对视一分钟,传达我心里对这片热土由衷的敬仰之情。

中江人杰地灵,特级英雄黄继光就生于斯长于斯。1951 年3 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因个子较矮开始并未被选中。但当时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想参军报效祖国的真情所感动,决定破格录取他。

1952 年10 月14 日,上甘岭战役打响,黄继光所在营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激战4 昼夜后,于19 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 高地。部队接连攻占3 个阵地后,受阻于零号阵地。此时,山顶上敌军的一个集中火力点,以3 挺重机枪、4 挺轻机枪的密集火力,死死地控制着制高点。想要夺取阵地,必须拿下这个火力点!营参谋长向六连下达命令:组织爆破组,坚决炸掉敌火力点。第一、第二个爆破组连续冲上去,两组同志均全部壮烈牺牲。第三个爆破组又冲上去,但被困在敌人阵地前无功而返。

关键时刻,时任六连通信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缨去消灭敌人的火力点。在两名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滚烫的身躯,堵住了敌人的枪眼,为战友们蹚开一条血路。指战员们浴血奋战,全歼守敌两个营,迅速攻下零号阵地。而他年仅22 岁的生命,永远留在了上甘岭。

黄继光的英雄壮举,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最高荣誉,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黄继光用自己短暂的青春和生命,铸就了“马特洛索夫式”的不朽丰碑。

黄继光牺牲后,英雄的母亲邓芳芝化悲痛为力量,又送小儿子黄继恕参军去朝鲜。直到1958 年,黄继恕所在的部队才最后一批撤离朝鲜。随后,深明大义的邓芳芝立下家规:凡黄氏子孙,不论男女,只要符合条件都必须踊跃参军,崇军尚武、保家卫国。如今,家族16 名儿孙“接力棒”一样,一拨接着一拨先后参军入伍,续写红色基因的光荣历史。

几十年来,黄继光不仅是印刻在课本里中华儿女心中的伟大英雄,更是中江儿女一座仰之弥高的丰碑,红色基因在百里凯江薪火相传,无数热血男儿追寻黄继光的足迹,投笔从戎,戍边立功,先后从中江走出了雷志勇、刘世果、胡永平、陶昌廉、王长久、王长河6 位叱咤风云的将军,中江因此成为德阳所辖市县区最多的“将军县”。

一个名字,就是一座城市的精神之魂,即使人逝去,英魂亦常驻。漫步在中江县城,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后人对英雄的追思与怀念。这里,以黄继光名字命名的地方多达10 余处,包括继光大道、继光水库、继光桥、继光实验学校和今年初成立的继光红军小学等,成为英雄故乡亮闪闪的红色标签。

黄继光纪念馆内陈列了219 件文物藏品,每一件藏品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听着讲解员娓娓讲述,前来参观的人们仿佛置身于战火纷飞的年代。大家时而驻足观看实物展出,时而认真聆听,不少人眼里噙着泪水。这里也是入党宣誓、党史学习主题教育活动、欢送新兵仪式、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常选地。每年烈士公祭日、清明节,党员干部、青年学生、普通群众都会自发参加纪念活动,缅怀先烈,使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清明时节雨纷纷,泪雨潇潇念英雄。返回的路上,车窗外烟雾蒙蒙,雨刮器卖力地扫开淅淅沥沥的绵绵春雨,车箱里反复萦绕着我专门下载的 《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黄继光定格在朝鲜战场的画面,仿佛仍在眼前。

到英雄的故乡走走,对我而言无疑是极有意义的一天,能充分感受到这片红土地有一种神圣的力量,让人如获新生;心里一种叫理想和信仰的东西,一瞬间变得更加崇高浓烈,在心中光焰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