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傅晓燕
辛丑牛年来临之际,陈全胜先生一组牛年新作引起大家的关注。十二幅作品,不拘常规、构图新颖,意境清新,充满生趣和诗意。它们各有姿态,各具不同场景,有的水中悠闲自得,有的伴着牧童短笛,有的陪伴主人享受着暖阳下的农闲……情景相融,逸趣横生,足见画家对生活的观察细致入微,以及对笔墨的娴熟驾驭能力。
李可染先生也擅画牛,他曾讲到,牛也力大无穷,俯首孺子而不逞强。终生劳瘁,事人而安不居功。纯良温驯,时亦强犟,稳步向前,足不踏空,形容无华,气宇轩昂,吾崇其性,爱其形,故屡屡不厌写之。“牛对我们的影响不止表现在生产、习俗方面,更体现在对中华民族内在精神的塑造上。画牛画动物题材,最早还是源自黄胄先生的启发和指导”,陈全胜说,与黄胄先生的这段交往要回溯到1973年,当时正在为全国美展创作作品,作为部队的艺术家,我们对自己对艺术创作内容和形式的要求更为严谨,在正式送展前,大家将作品在北京汇集起来,请黄胄先生前来指导点评。在点评完后,黄胄先生便亲切地跟大家交流起来,他说,不管画哪个门类,平时都应该多练习画一些动物题材,不仅能够锻炼观察能力,提升笔墨驾驭能力,还能够让画面内容更生动。在人物、山水花鸟画中,动物题材都能够很好地融合进去。随后,黄胄先生又讲述了他常画的几种题材的一些技法。
“经过黄胄先生的指导后,我对动物题材的研究更加用心了,特别是马、驴、牛、鸡几个题材,因为早年的一些工笔以及连环画作品中,马的题材用得比较多,在表现上也借鉴了很多古代的东西。”陈全胜说,在众多的动物题材中,最喜欢画的是水牛,因为它不仅入画,还具有优秀的品格。记得早年去南方出差,常见到这样一幅幅画面,有牧童吹着短笛,骑于牛背之上,徜徉于乡野小径。或是风雨中,身披蓑衣的小牧童,吃力地拽着犟牛,一个使劲拽,一个硬是不挪步。虽都是不起眼的生活场景,却因为自然而生动有趣。牛年到来之际,画一组水牛题材的作品,希望大家看后是轻松愉悦的,也希望借此重温牛的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