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2021-11-12 04:09吴玉昌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管理系贵州遵义563000
安徽建筑 2021年8期
关键词:算量理论课钢筋

吴玉昌 (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管理系,贵州 遵义 563000)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等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其主要内容有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梁、板、柱、剪力墙和楼梯八大教学模块。每个模块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第一,掌握构件的结构施工图纸的识读;第二,掌握构件的钢筋构造;第三,掌握构件钢筋长度的计算。本课程是学生毕业后从事工程预算、施工、监理、审计等工作岗位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目标是培养出“能识图、懂构造、会计算、精施工”的技术性复合型人才。但在传统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不能有效地实现预定目标,亟待教学改革。

1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教学现状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课程教学一般分为理论和实训两个教学环节:理论环节主要是在教室采用多媒体讲授课本的理论知识,实训环节一般在理论课结束后,集中在一周的时间让学生手算一个简易工程的钢筋工程量。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三个学期进行,其前沿课程有房屋建筑学、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建筑CAD、建筑工程材料、建筑工程测量等;后续课程有建筑工程概预算、工程造价与控制、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建设工程监理等。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课程具有对专业基础知识高、较高的实践性、较强的时效性等特点,所以学生想要学好该课程须具备较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最好拥有一定施工现场经验,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要求也较高。

2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优质的教材

由于教材从编写到出版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建筑行业的技术标准和法规条例等是与时俱进的,而且更新得比较快,教材不能适应发展需要。有些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标准很难在教材里得到体现,教材里的内容相对滞后。比如,自2016年9月1日起,废除了2011年出台的《标准图集》(11G101-1)、(11G101-2)、(11G101-3),用2016年新出台的《标准图集》(16G101-1)、(16G101-2)、(16G101-3)代替。而现在很多市面上的教材仍然是以2011年出台的《标准图集》(11G101-1)、(11G101-2)、(11G101-3)为计算依据,知识更新比较滞后。另外教材错误的地方比较多,有些是计算过程有错误,有些是钢筋锚固长度有错误,这样的种种缺陷使得学生在自学和预习的过程中产生很大的困扰和误解,甚至会对教材失去信心乃至对该课程产生厌学情绪。

2.2 教学方式方法比较单一、老套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课程是要培养“能识图、懂构造、会计算、精施工”的技术性复合型人才,那么就要求学生能看懂结构施工图和掌握钢筋的构造,最后再来进行钢筋工程量的计算。老师授课的时候基本上都是采用的是PPT展示,用二维的PPT或者图片来讲解实际工程的三维构件,而大部分的学生都没有实际工程的现场经验,所以很难想象出各种构件中钢筋具体的排布情况,对钢筋构造理解的难度就很大,掌握不了钢筋的构造,无法计算钢筋的长度。另外高职的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不是很高,所以当老师讲授课本知识、展示PPT时,学生容易开小差。

2.3 实训课时间安排不妥当

实训课一般安排在理论课结束后集中在一周进行,除去周末就只有5天的时间,学生要在这5天的时间里接受任务、理解任务要求、熟悉图纸、查阅资料、做方案、选择方案、计算、答辩等,还要复习多门课程,准备期末理论考试。学生就没有充足的时间去查阅资料,与老师和同学探讨和交流,不能把理论知识内化和运用到实际的工程中,导致有的学生敷衍了事,甚至抄袭其他同学的成果等不良现象。

实训课在理论课结束后集中在一周进行,那么就会存在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现象,致使理论不能与实践联系,比如基础构件是在一开学的时候就上的理论课,等三四个月之后再来做实训,时间间隔较长了,学生对之前的理论知识记忆有些模糊了,再加上实训的时间又短,所以实训效果并不佳。

3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课教学改革

基于目前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对2018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课程做了如下的改革,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3.1 图纸+校本教材+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首先给学生发放一套简易的结构施工图(纸质版、电子版各一份),教材选用本校上过这门课程的老师通过教研室讨论后采用最新标准编制出的校本教材,把2016年出台的新《标准图集》(16G101-1)、(16G101-2)、(16G101-3)电子版发给学生,并推荐学生到图书馆借阅相应规范。课件尽量使用施工现场的图片,或者用广联达、盈建科等软件建模后出的三维立体钢筋图,以及在开学第一堂课给每位学生发放各10m长的直径为1mm、2mm和3mm的钢丝,上课期间绑扎模型所用。这样一来,学生拿到实际的结构施工图,便于理解的钢筋构造三维立体图课件,再加上给学生发了钢丝,他们需要绑扎构件钢筋模型,有任务驱动,学生对动手实操很感兴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3.2 采用信息化+任务驱动教学法

开学第一堂课给学生分好组,每堂课课前利用建筑云课APP推送任务和学习视频。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和自学,通过观看学习视频和查阅《标准图集 》(16G101-1)、(16G101-2)、(16G 101-3)等资料绑扎出构件的钢筋模型,并总结出本小组在学习和绑扎钢筋模型过程中的心得或出现的问题。上课时让学生带上钢筋模型到教室并让一名组员介绍他们在学习和绑扎钢筋模型过程中的心得或出现的问题,老师做记录。接着老师讲解本堂课的知识点并一一解答学生的疑惑。接下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扮演监理角色去检查其他小组绑扎的钢筋模型。最后老师做点评。这样让学生在线下进行预习和自学,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学的能力,实现了课堂的小翻转。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相互配合绑扎模型,增强了同学们的团结协作能力。进行角色的扮演,实现了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课堂不再那么的枯燥乏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实训贯穿全过程

在开学第一周就把学生分组并发放实训任务书。让实训课和理论课同时并分阶段进行。理论课讲到基础就让学生按照基础钢筋构造绑扎出基础的钢筋模型,讲到柱子就让学生按照柱子钢筋构造绑扎柱子的钢筋模型……让实训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理论课结束后的一周让学生把自己组绑扎的各个构件钢筋模型组装形成一个建筑钢筋骨架,然后根据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查阅图集和计算规则,计算出自己组的建筑钢筋骨架的钢筋工程量。采用实训贯穿全过程的教学方式,每讲完一个构件的基础理论知识就让学生绑扎钢筋模型,让理论和实践及时的有机结合,学生有足够多的时间去理解实训任务,查阅资料及沟通交流,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主动学习、团结协作的能力。

3.4 以赛促学

以省赛、国赛为契机,我校组建土木工程协会和BIM协会,土木工程协会主要承办工程测量的比赛,而BIM协会则是主要承办建筑工程识图与制图的比赛。建筑工识图与制图的比赛项目所要运用到的知识就与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课程的理论知识息息相关了。近几年来,我校师生在参加建筑工程识图与制图省赛中,教师组和学生组均多次获得过一等奖、二等奖的好成绩,在课程前期给学生展示了近几年来我校师生参加省赛获得的奖项以及采用一定的激励机制;告诉他们只要学好了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和CAD制图,每位同学都有机会代表学校去参加省赛乃至国赛,获得省赛一等奖的同学还可以获得就读本科的资格,而且学院每年都会举行院级的建筑工程识图与制图比赛,人人均可参加,院级比赛设置得有一、二、三等奖,比赛成绩前两名同学可以代表学校参加省赛。系部设置的有BIM实训室,平时有指导老师指导和讲课,其余的大部分时间是由大二的同学指导大一的新生,以老带新,传帮带。这样有竞争意识,有些同学想要通过获奖的渠道取得进入本科深造的机会,有些同学想要获奖丰富将来的简历等等而付出努力,这样无形之中学生就会在课后时间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的理论知识和学习CAD制图,增强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热情,丰富了学生的大学生活,对于大一的学生来说在业余的时间能获取更多的知识,不仅有老师指导,还有大二的师兄师姐指导;对于大二的同学来说,重温了所学过的知识,温故而知新,而且他们在指导的过程中,自己的胆量、表达能力、方式方法也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结束语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教学改革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艰巨任务,笔者通过以上四点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调动了大部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课堂的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学生的期末平均成绩相对于上一届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提高了8个百分点。除了以上四点的教学改革方法,或许采用多种信息化手段教学、项目式教学法、开发平法识图算量软件等也是些不错的有效方法,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探索,与时俱进,才能培养出创新型、应用型的复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算量理论课钢筋
D10mm热轧带肋钢筋五切分生产工艺开发
我把一吨废钢筋搬成了三吨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算量软件中的应用
截钢筋
浅谈工程算量软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这批没收钢筋该如何处置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BIM应用在电气专业算量及施工管理方面的优势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