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木船

2021-11-12 05:04:55苏锦梅
湛江文学 2021年3期

苏锦梅

粤西的秋天虽然没有带来层林尽染的景致,但今年国庆节的天气却比往年凉爽了许多。十月五日那天的傍晚,我们一家兴致勃勃地乘船前往特呈岛游玩。走出船舱,站在甲板上,放眼远眺,碧海蓝天,风平浪静。点点渔帆,在水天一色、霞光闪闪的海面上轻悠悠地荡着。数只海鸟时而在天空中展翅翱翔,时而倾斜着身子贴着水面一掠而过,时而还唱出一段悦耳动听的歌谣,颇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无边无际的大海,雄浑而苍茫,神秘而美丽。那刻,城市的拥挤与喧嚣都被我抛到了九霄云外。

到达岛上不久,已是灯火阑珊时,我们入住了四合院式的宾馆。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与女儿便起床洗漱,然后直奔海边,我们迫不及待地要看日出。一会儿,只见灰白色的天底下,碧波万顷,风平浪静,一轮红日在水天相接处冉冉升起,刹那间,天空中的云雾慢慢散开,继而出现一片美丽的朝霞,海面上泛起银光点点。没见过日出的女儿陶醉在这般美景中,光着脚丫,一边奔跑,一边欢呼,时不时发出奶声奶气的声声赞叹,甚至还摆出不同的造型让我帮她拍照。女儿偶尔弯下腰来拾贝壳,脸上绽开的笑容让我感慨小孩的幸福与快乐是如此的简单!

“妈妈,快过来,船,大船,我要坐这艘大船。”女儿驻足在一艘被搁浅在沙滩上的老木船前,眼里溢满了惊喜。老木船有一米多高,斑驳的船身上裸露着锈迹斑斑的铁钉,两支残破的船桨斜靠船身,仿佛它的一双拐杖。此时的老木船如一位迟暮的老人,已走过风雨,历尽沧桑,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悄然地卧在沙滩上,任凭海风抚慰,海浪追踪,只是静观潮起潮落,云卷云舒。

静卧沙滩的老木船,没有人知道它经历过什么。也许它曾经在一次次地风起浪涌时扬帆搏浪,守护主人的安危;也许它曾经在一次次悠悠的渔歌唱晚中满载而归;也许它曾经为贫穷的主人一家带来了衣食无忧;也许它的主人跟它一样在潮起潮落,日月更替中垂垂老矣……

老木船又如一位退居的老人,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它面朝大海,深邃的目光,望穿秋水,闪耀着不舍与祈祷的光芒,正衷心地祈祷一湾的风平浪静,与艘艘渔船的满载而归。它斑驳的身体叠印着不羁的灵魂,风雨无阻,寒暑无惧,一如既往地守望那片蔚蓝。因为大海见证着它一生的坎坷与辉煌,承载着它五彩斑斓的记忆画卷。也许它在梦海里仍然扬帆起航,与海浪搏击,与海鸟共翔,奔赴遥远的海上渔场,捕捞丰收的乐章。

恍惚之中,我想起了我的一位好友的父亲。

他生活在渔村,是一位地道的渔民,打从懂事起,便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耕海生涯。凭借着勤劳与勇敢,无私与爱,他靠出海捕鱼所得,来支持三个儿女读完了大学。凭借着智慧与经验,他在几十年的海上作业中,虽曾有过“惊”,却能无“险”地“退休”了。跟他一起“退休”的还有与他风雨与共几十载的伙伴——一艘小木船。

去年,我随朋友到他家做客,遇见了这位头戴草帽,刚从海边回来的父亲——一位憨厚、淳朴的老人。岁月的千沟万壑已经爬满了他那古铜色的脸庞,满头青丝已全部染霜,那长年被海水浸泡过的双手,如老树皮般干裂而粗糙。这些让人不禁感慨渔人生活的沧桑与艰难。但他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却 让我读出一种坚毅与执着。

好友说,他们兄妹现在都在城里成 家立业了,生活与经济条件虽比上不 足,却比下有余。他的父亲也年逾古 稀,本该跟他们到城市颐养天年,但忙 碌了大半辈子的他,却不愿意离开渔 村、离开那片海。虽然他不再出海打 鱼,但每天都会到海边走走。有时还挖 挖沙虫,捡捡海螺,累了就到他的伙 伴——那张与他同时“退出江湖”,被 搁浅在沙滩上的老木船上坐坐。往往, 他一边凝视着大海,一边抽着随身带着 的水烟筒,默默无语,一坐就是一两个 小时。

岁月悠悠,这艘船承载着他一辈子 的梦想与追求,这片海荡漾着他一辈子 沉沉浮浮的回忆。他眷恋着它们,即使 无言沟通,却也彼此心事了然。

一声声“哒哒”的汽笛声打破了我 的思绪,闻声望去,那是出海打鱼的渔 船。“长江后浪推前浪”,随着时代向 前的步伐,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曾经 竹筏、桨橹的渔船已经几乎成为渔人的 记忆。也许老木船看到此情此景,心里 正流淌着欣慰的暖流。

一片海一番景,一艘老木船装载着 一幅色彩斑斓的历史画卷。同学的父亲 正如千千万万的老木船,经历着生活的 惊涛骇浪,在起起落落中坚定信念,不 断地实现人生的价值。如今,虽身处暮 年,回首往事,却“不因虚度年华而悔 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而尚算年 轻的我们,怎么会不从他们的身上有所 获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