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凡
(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青岛 266100)
谈语篇翻译免不了要谈语境,而谈语境特免不了要谈语域,语域中内涵的主题、背景、人物关系、社会地位、以及通过语言表现出的语体和修辞都是体现原文风格的重要因素。当代作家曹文轩创作的长篇小说《青铜葵花》自面世就受到许多孩子和成人的喜爱和好评,作者本人也于荣获“国际安徒生童话奖”,极大推动中国儿童文学进一步走向世界。作为中国儿童文学的代表作之一《青铜葵花》的译本值得我们关注。本文以汪海伦译本为例,从语域理论出发,分析译本对于源文本在语场、语旨、语式三方面的忠诚度,客观来看译本是否忠实再现原文风格,对于提高翻译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谈语篇翻译免不了要谈语境,而谈语境特免不了要谈语域。语域者,适用于特定语境的语言变体也。具体说来,语域就是在特定语境中,针对特定的交际对象,以特定的交际方式,为特定的交际目的而选择的特定语言表达方式。每个语篇都产生于特定的语境之中,因此每个语篇都有其特定语域。(曹明伦,2007)韩礼德等人将决定语言特征的情景因素归为三个变量—语场、语式和语旨。语场指实际发生的事情,包括语言发生的环境,谈话的话题,以及参与讲话者的整个活动,根据话题可分为不同学科,领域,行业的语域;语式指语言交际的渠道或媒介,包括修辞方式,可分为书面语体和口语语体,正式语体和非正式语体等;语旨指参与讲话者之间的角色关系,包括它们的社会地位,以及说话者的态度和想要实施的意图等,三者共同构成语域,具有反映文化以及预测语篇意义和语言特征的功能。(周俊清,1996)曹明伦认为对译者而言,识别并分析原文语篇的语域,一方面有助于把握原文语篇的文体特征和行文风格,另一方面有助于为译文的语篇设定与原文语篇相适应的语域,从而使译文语篇尽可能得体合规。语域可以作为译文是否再现原文语篇特点的判断标准,因此译者应在翻译中正确转化语域,认识到译文语域与原文语域相互一致的必要性。
风格是以语言选择为手段,体现作者思想、情感和审美的区别性特质”。文本的思想、情感和审美特质密不可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可谓风格的“三位一体”,共同构成了文本的整体风格。(徐德荣、江建利:2017)从语域理论上看,追求语场上的对等,就是在译文翻译时要符合语言发生的环境,谈话的话题,真正做到再现原文的主题及情景达到思维风格的一致;追求语旨上的对等,就要在译文中如实体现人物角色关系、社会地位、说话者的态度和意图,而通过语言呈现的社会地位、说话者态度和意图体现着人物的思想风格;追求语式的对等,就要在译文中再现语体表达和修辞方式,修辞的使用能够增加作品文学趣味,为读者提供丰富审美体现,语式对等也帮助实现审美风格的再造。译文中语域与原文中的语域相互一致才能更好的再现原文风格,实现风格再造。
《青铜葵花》主要围绕青铜一家领养葵花之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为主要叙述背景,青铜一家虽贫穷却温暖,严厉又善良的爸爸妈妈、年迈又慈爱的奶奶、不能说话却坚韧又疼惜妹妹的青铜,每一个人物都十分立体、生动、形象,甚至是勤勤恳恳为青铜家奉献一生的牛。这离不开作者独具匠心的语言选择,简单的词语中也会体现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审美特质。因此,从作者的语言选择中把握原文的语场、语旨和语式,分析译文相应的语言选择时候与原文语域是否相符,是否再现原文风格。
(1)语场因素对等。语场涉及交际活动中的话题和题材,决定了话语的用语,即交际内容。语场决定交际的性质,构成话语的主要范围,会影响词汇和话语结构的选择和使用,因此,译者追求语域对应首先表现在谈话题材方面,译者应当分析其题材,应把握原文语场,在译文中使用最为相符的词汇和话语结构。《青铜葵花》作为一部儿童文学作品,体现了强烈苦难美学色彩,正如后记“美丽的痛苦”所言:《青铜葵花》在享乐主义泛滥的今天,无疑是另一种声音。它进行的是一种逆向的思考。它是对苦难与痛苦的确定,也是对苦难与痛苦的诠释。这部作品传达的是“苦难深处的生命哲学”。无论生活多么艰辛和坎坷,多么不幸和卑微,人都要怀有对生活的信任,充满希望和爱,优雅而坚韧的迎接苦难。语场上对等就是在译者要符合语言发生的环境,文章的主题,真正做到再现原文的主题及情景达到思维风格的一致。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以文章中的景色描写为例,看看作者如何通过景物描写传达苦难之中自然与人情的交融之美:
七岁女孩葵花走向大河边时,雨季已经结束,多日不见的阳光,正像清澈的河水一样,哗啦啦漫泄于天空。一直低垂而阴沉的天空。忽然飘飘然扶摇直上,变得高远而明亮。
译文:Sunflower…/ The rainy…the sky, which had hung so low and so dark, had lifted. Now it was big and bright and the sun, which hadn’t been seen for days, seeped across it like fresh water.
小说开篇是小女孩葵花出场, 这一开篇景物描写奠定了全文的风格基调:阳光般澄澈温暖,水般忧郁,自然的美和人的美交相辉映,融为一体。但对此的翻译却稍显逊色。首先第一句的时间关系,葵花走向河边时,雨季结束了。一个“时”字连接人和景,但是译文译文分为两句,这种人景统一之感丧失。“忽然飘飘然扶摇直上”承接上文天空的逻辑关系是正确的,“忽然”“飘飘然”二词写出放晴后天空忽然清澈高垂之感,但译文中这两个词都省略不译,自然美感不足。此外,“高远”一词形容天空指的是天空高高在上,无法触及。但译文选择“big”一词未传达原文描绘的情景。作者在一开篇想要传达的全文的风格基调没能在译文中实现再现,作者行文中意欲传达的自然与人情相互交融未能表达出来,译者并未把握原文语场。
(2)语旨因素对等。语旨指参与者之间的角色关系,包括社会地位,以及说话者的态度和想要实施的意图等。根据语域理论,交际过程中因参与者不同,参与者性质、社会地位和角色的不同而产生新的语域。不同的参与者言语风格自然不同,每个人交际时都要自觉地、有意识地使用自己的语言,探求适当的词句,寻找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式和词序来传递信息和表达感情,因此,话语有正式和随便之分、亲昵和拘谨之分、商谈和训斥之分等不同的风格特征。参与者之间的社会地位和关系不同,交流的态度、目的以及方式不同,都直接影响到句型和语气。这种种不同也要体现在译文中,从语域的角度看,译文的语域要反映出人物的社会地位和相互之间的角色关系,表达出说话者的态度和想要实施的意图,实现语旨对等,从而实现语篇的意义转换。
以决定领养葵花前,青铜一家发生的一系列对话进行分析,这一段的描写是青铜坐在河中心的水泥桩上,以此表示他对家人不接葵花回家的不满。几处对话写出路人围观看热闹的闲情,爸爸妈妈的无可奈何,奶奶的教导劝慰,每个说话者的情感、态度和意图都活灵活现。首先是围观的路人,岸上人感叹之语:“你别说,这还得有一番功夫。放在一般人,能在上面坐一刻,就算不错了。”译为“It’ll take more than that to knock him off.”我们知道原文的背景是乡间村落,村民们文化程度不高,说话不会是“文邹邹”的,而多是粗言俗语和乡间俚语,在翻译也确实使用了俚语“knock off”,准确传达出路人看热闹的想法,但从整体而言,译者整合了原文语句“你别说,这还的得有一番功夫。放在一般人,能在上面坐一刻,就算不错了。”这其中“你别说”是一个插入语,表示事实真的是这样,后面又将青铜与一般人做出对比,更显出青铜举止特别,路人看热闹的闲情跃然纸上,但在翻译中都未表达出来。青铜父母的态度就直白严厉的多,父亲无奈的“你就死在上面吧!”译为“Then you can stay up there!”;母亲那句“你就坐在上面吧!有本事一辈子别下来!”译为“If you’ve got sense,you’ll stay up there and never come down!”父母的话更像是无计可施的放狠话,意图也是想让青铜赶紧下来。第一句狠话“死在上面”译文只译为“待在那里”,很明显和原文表达的意图不相符,情感表达上“威胁”之意也冲淡不少,原文的思维和情感风格都未能如实尽现。
文学作品中总会塑造形形色色的人物,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不同的人物有着不同的言语风格,言语之中体现人物关系,表达说话者的情感和目的,译者要在翻译中探求适当的词句,寻找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式和词序来传递信息和表达感情,做到真正体现语域中的角色关系、表达说话者想要实施的意图。
(3)语式因素对等。语式是指语言交际的形式。主要分为书面语和自然口语,两者区分明确。书面语句子结构完整,逻辑性强;而自然口语句子结构较为松散,常使用重复、插入语或变换方式解释。文学作品虽书于纸上,但也不能将其全部视为书面语,有的则是为说而写,例如小说中人物的对白就不留或少留书面痕迹。《青铜葵花》作为一部儿童文学作品,其故事背景发生在乡野山村间,女孩葵花在父亲死后被穷苦善良的青铜一家收养,在大麦地这个村子里,人物之间的交流中使用口语体而非书面语体,这种口语体的语式恰好能表现出原文语篇亲切自然、通俗晓畅的语域特征。原文中,作者在人物对话、描写中多使用口语体,运用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表现出说话人的身份、关系及情感。以《青铜葵花》中的一段话为例:
……夜里,那些婶婶们,总要醒来,查看一下她的胳膊、腿有没有露在外面。……那个婶子,就对另一个婶子轻声说:“这闺女,让人心疼死了。”
译文:……When the women woke in the night,they would check her arms and legs weren’t sticking out……the women would whisper,“Isn’t she sweet!”
这一段的对话和描写,写的是葵花听说捡银杏能赚钱,便想自己去挣钱给奶奶看病,上了船,船上的人都对她细心呵护。这一段中对船上女子如“婶婶”和“婶子”一类的称谓以及其中的一些对话“算了算了,带她去吧,带她去吧,反正她家里人已知道了”和“这闺女,让人心疼死了”都属于典型的口语体。在现代汉语中,婶婶、婶子这种口语称谓有四重含义:叔母;以侄辈身份称长辈妇女;兄、嫂称弟之妻;宋代商贾出远门时的随身姘妇。很明显,原文采用的是词语的第二个意义“以侄辈身份称长辈妇女”。但是,婶婶一词不仅包含指称意义,更包含着亲昵、尊敬的情感风格,而在译文中,译者只是单纯的翻译为“women”,此词在英语中指的是成年妇女或泛指女性,没有什么情感意义在内,译为此,既翻译不出两者之间的年龄和身份关系,也翻译不出“婶婶”这一称谓下的亲昵之情,没有再现出原文的情感风格。不仅如此,这一段落中的口语对话翻译也不尽如人意。例如,“算了算了,带她去吧,带她去吧,反正她家里人已知道了。正如前文所说,口语有重复的特点,这一句话中“算了”和“带她去吧”都重复了两次,不仅体现了口语体的特点,也使得这句话中的妥协之感更浓,船上的人是不得已带着葵花一同采银杏的,但译者在翻译中可能为求简洁,将反复之处不译,这种翻译方式虽然符合口语简洁的特点,却失了原文的无奈之情,风格未能尽现。还有,最后一句“这闺女,让人心疼死了。”的翻译。首先,“闺女”一词,常出现在口语之中,指的是年老者对女性表示慈爱的称呼,但在译文中译者译为“she”这一人称代词,很明显其慈爱之情未能表达出来,情感风格缺失。以及“让人心疼死了”这句话,在这里是夸张的用法,表示婶婶们对葵花的心疼之深。书面语中我们常常会避讳“死”这个字,但在日常方言中该词却使用频繁,内涵丰富情感,有夸张之意。儿童文学中大量使用了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等修辞法,增加了作品的文学趣味性,为读者带来了丰富的审美体验。(徐德荣、江建利:2017)但译者并未译出。译文虽运用否定疑问句加强感叹的语气,但是未翻译出原文的心疼之意和夸张的修辞,使得读者的审美体验大打折扣,文学性不足,原文的审美风格未能确实传达。
文学作品中作者选择的语式能体现人物间的关系与情感,人物对话中一个简单的称谓选择或是话语中的修辞表达都体现着文章的情感和审美,在翻译中,译者要充分体会、把握原文作者真正意欲传达的风格。
语篇翻译离不开语域,译者想要从思想、情感、审美角度再造原文风格也离不开语域。从语域理论分析原文的语场,在译文中真正做到符合语言发生的环境和谈话的话题,达到原文的主题及情景上的思维风格一致;从语域理论分析原文的语旨,在译文中准确体现语言呈现的人物角色关系、社会地位、说话者态度和意图,传达出人物的思想和情感风格;从语域理论分析原文的语式,译文的语体表达和修辞方式再现原文的表达效果和文学趣味,为读者提供丰富审美体现、实现审美风格的再造。因此,译者在翻译中要对原文语域中语场、语旨、语式着三方面细致分析、正确把握,从而在理解原文和译文的形成过程中避免作出主观性的选择,使译文更忠实于原文,真正实现译文思想、情感、审美的风格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