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婷 谭冀
(湖北民族大学,湖北恩施 445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摆在首位,在面对新形势新问题下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在此背景下,全国上下反腐败斗争成效显著,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作为时代先行者,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极为重要,同时高校开展廉洁教育也是加强校内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一环。通过了解大学生廉洁教育现状,以培养大学生廉洁品质、正确价值观为主线,分析其在廉政文化建设与实践过程中的问题,构建出以“廉洁教育融入高校育人体系”的实施路径,来响应国家防腐倡廉的号召。
廉洁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校结合新时代大学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对大学生进行廉政文化理论和实践教育。高校通过廉洁教育,促进大学生不断建构和提升自身的廉洁认知、廉政意识及廉政践行能力。
高校对大学生的廉洁教育是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精神的重要体现。新时代的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更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人格品质。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进步开放、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可塑性强,但年轻冲动、心理不成熟也让他们非常容易受到腐朽思想的侵蚀。因此,高校加强对新时代大学生的廉洁教育,是实现大学生个性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诉求,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增强当代大学生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塑造完善的人格。
高校开展廉洁教育是构建文明校园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推手。大学生是国之栋梁,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其思想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和身心健康成长直接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结果。高校通过廉洁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廉洁文化、廉洁从业教育内涵的理解,树立正确廉洁观念,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推动构建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本次调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湖北民族大学部分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共200 名在校本科生的廉洁意识和廉洁行为状况开展了问卷调查。主要了解学生的廉洁意识和廉洁行为的现状,包括对国家反腐败形势的了解程度、廉洁文化教育在目前学习教育中的占比、学生入党动机、学生干部选拔的透明度、奖助学金评比的公平化、身边是否存在腐败现象等。通过对问题材料的搜集,形成把握湖北民族大学学生廉洁意识的培育和廉洁行为的践行的基本依据。
研究结果表明,在廉洁意识方面,湖北民族大学学生廉洁认知的概念较为清晰,能够准确识别腐败行为及其危害,能够主动关注社会腐败现象,但对校园廉洁问题的关注度明显偏低。对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形势把握较为准,基本符合我国的现实情况,但对相关政策缺乏了解。虽然绝大多数学生对腐败行为深恶痛绝,但缺乏与之斗争的信心和勇气。在廉洁行为倾向方面,在被调查的大学生都能树立正确的廉洁意识的,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自觉抵制腐败诱惑,但极少部分学生在面临腐败时,未能经受诱惑,做出错误的选择。
红色文化所蕴涵的精神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廉洁政治和廉洁社会的基本认识及价值追求,也是在百年党史中汲取出的反腐败宝贵经验。湖北民族大学把红色文化融进学校的廉洁文化建设中,积极利用红色文化,尤其是恩施本地的红色文化,通过思政课课堂,如《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宣传红色廉政文化。湖北民族大学还充分利用“第二课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加强对学生的廉洁文化教育,如学校举办的“挑战杯”红色专项活动,也是将红色文化融入廉洁文化建设的方式创新。此外,学校还成立了湖北民族大学廉政文化研究中心,主要围绕中国共产党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研究等内容对广大师生进行宣讲,通过形式和手段的创新增强学生学习廉洁文化的积极性。
加强对党员师生的廉洁文化信仰教育。通过加强信仰教育,使党员干部形成“不想腐”的思想觉悟。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对全党提出的“两个务必”,成为我们党立足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也是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强有力的思想武器。湖北民族大学在学生党员党建工作方面,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发展党员,注重入党学生的选拔和教育,各二级学院均制定了学生党员发展考核细则,学生党员在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各阶段都会接受党课教育,其中党的廉洁文化教育是党课中的重要内容。同时,学校所有党支部每月召开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进行廉政文化专题学习,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
目前,学校在廉洁文化建设方面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不足:一是内容单一且针对性不强,二是制度体系不健全。
从开展内容上看,学校廉洁教育基本依托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廉洁教育没有和传统廉洁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学校廉洁文化教育要善于从传统廉政文化这个大宝库中取材,将传统文化与当前本校的实际情况结合,给传统事件赋予新时代的内涵,强化其在现代社会的教育意义。学生接受廉洁文化教育的主要方式还是集中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而关于廉洁教育的主题活动或专门的教育活动场地相对缺乏,主要体现在党团组织专题活动、校园廉洁主题文化活动、廉洁文化专题网站、廉洁文化场馆等4 个板块,并且现有的廉洁文化教育资源未能充分利用,没有把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有机结合。
从廉洁文化建设制度上看。学校并未针对大学生廉洁教育制定系统的、专门的教育方案和考核政策,欠缺有针对性的廉洁教育计划,没有把廉洁文化教育纳入必修课程教学中,学生接受廉政文化教育主要还是依靠自身的兴趣自我选择,并非制度化。
新时代国家反腐败斗争持续推进,作为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重要场所,高校应当持续加大对大学生的廉洁教育力度,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探索廉洁教育的体制创新,善于利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加强廉洁文化建设。
高校要强化日常管理与培育,将廉洁文化教育与大学生自身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结合起来,制定和出台一系列管理制度和规范要求,将廉洁教育的具体要求细化到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各个细节,落实到推优入党、评优评先、奖惩奖励等与学生日常紧密相关的点滴中,外化到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行为和习惯自觉上。
除了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廉洁教育外,营造清正廉洁的环境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大学生。高校教师要不断强化职业道德,以身作则、廉洁从教,通过高尚的职业情操影响和激发学生树立廉洁自律意识。学校还应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利用现有资源建设学校专门的廉政教育基地,开辟针对大学生开展廉洁教育的专业场所。
高校要与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增强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的全面性、有效性。家长要培养学生的廉洁品质,通过日常家庭生活和家人之间的交流,以及家长在实际工作生活中的表率作用,使学生不断确立廉洁意识、养成廉洁习惯。当今社会信息传播速度快、质量参差不齐,社会上负面舆论侵蚀着大学生的思想认识,社会主流媒体应当充分发挥积极的影响作用,不断加大网络环境对廉洁文化的传播力度,全方位宣传反腐倡廉取得的成果,营造良好的廉洁教育社会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