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子
我习惯这种怀揣内心的
隐秘,在一张张陌生面孔中
默默潜行的感觉
偶尔间,眼神碰在一起
又迅即分开
时令已是立秋,接连下过几场雨
天气总算凉了一些
七点半的早晨,一张张陌生的面孔
在踏进地铁的一刻,准时重现
早安,背书包的孩子
早安,戴着无线耳机的年轻人
早安,和我一样中年已过
仍在为余生奔波的同行者
在有节奏的轰鸣声中,我们各有心事
但我们不发一言
时光自有它的隐身术
赣江之滨,二十六楼灯火的一隅
此刻,适合隐匿的
是一瓶老酒,几碟小菜
是久别重逢的词语,和曾经的
写史之心
时光自有不同的隐身术。昨日
闲来无事,整理通讯录
一大堆的名字中,竟有五个
已不在人世——
那一瞬,你是否会有一种惊讶
和惶恐。此刻,谈论还在继续
赣江之滨,对应着二十六楼的灯火
当我们谈到不断抬高的
发际线,我起身推开窗户
江面吹来的风,带来一丝湿气
天气微微转凉。我知道
我们所谈论的,是窗外的江水
正在送走的
走在北京东路,高新大道
来来往往的车流,熟悉的店铺
和摊贩,嘈杂的市声中
谁在不远的某处看我
迎着入秋后的第一场细雨
踩湿路灯下的影子,赶上末班地铁
午夜将至,谁在游动的
车厢之外看我
人间事,如此卑微
和寻常。我试图在这张纸上描述
头微微侧过的瞬间
谁,在天上看我
一只破损的木箱,一个
把手掉落的抽屉,一本边角微卷
纸页发黄的书,他藏在这里
他就藏在这里,同样发黄的衣衫
迷蒙的眼睛,抿着的嘴
突然,他从夜晚跑出来
和我打了一个照面。那么多年
我在身体内寻找,在记忆里的村庄
走过的街道寻找——他就藏在这里
藏在被遗忘的某个角落
那么多的夜晚,他一言不发
就是为了现在,突然跑出来
就是为了撞见我衰老而陌生的模样
夜晚,在露台抽烟的人
手中的烟头,或明或暗
映不出他的脸,他的
舒展或暗自皱起的眉头
夜晚的露台,盆里的植物
收藏了剩余的呼吸
沉默的水泥栏杆,收藏了
远处的灯光。在露台抽烟的人
靠在栏杆上,像一截
孤独的木头
他低头,看见的是更深的
黑;如果抬头
可以看见比手指间的光点
更亮的星星
透过玻璃窗望过去
千米之外,就是庞大的
南昌西站,紧邻的汽车客运站
以及隐藏的地铁站
每天,多少人的出发
抵达,或者中途的辗转
悄无声息,都发生在
我的眼皮底下
我为无端拥有的神之视角
一瞬的惶恐,又对自己
每天早晚穿行其间的
镜头,倍感恍惚
孤独时,就走走路
想想自己,是在一个旋转的
星球上走,是在头顶之上
永无止境的穹宇一壁走
我的孤独就会缩小
一直缩小
如同针尖上的沙粒
一场夜雨过后
树上桂花,落了大半
细细碎碎的
混在土里,水里
像又一年,过去大半的日子
有一些无措
有一些零乱
在皮囊上文身,不如
在骨头里雕花
对于在人间行走的
任何一副躯体
风、流水,以及楼顶的月光
都有着天赐的技艺
远比我们,更懂得
镂空之美
1.写诗,是一件尤为奇妙的事,每个人的写作都有一套密码。作为一个写作者,我一直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之间,寻找属于自己的节奏、色泽和力度。
2.问自己,为什么写诗?以前,是把写作当成一份爱好,如同饮茶、抽烟、喝酒。后来发现,归根到底是为了心灵的宁静。前几天写了首诗,题目就叫《为什么写一首诗》,只有四行:“这个问题的答案/等同于/为什么我总习惯在人群中/发一会儿呆。”我写诗,就是让自己在热闹的人间,出一会神,发一会儿呆。
3.年纪越来越大,诗越写越短。像中年以后的日子,愈加简单。不过,要把简单的日子活成简单的诗,可不是简单的事。
4.写作的过程,终究是修炼的过程。翻翻自己十年前、二十年前的诗作,有时很惊讶:那时多有才情啊。但是,依赖才情的写作是不可靠的,是不可持久的。能够持续下来的写作,都是凭内心的一种气,一种绵长的呼吸。
5.要相信诗歌的力量。读到一首好诗,有如电击,手脚不能动,嘴不能合,心之所感无以述说。
6.从开始写诗至今,已近三十年。因俗事之故,期间有七年写得较少,但阅读从未间断。感谢诗歌,那里有时光镜像,有亘古之秘,有我在尘世所没有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