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培养策略分析

2021-11-12 02:56张丽丽
海外文摘·艺术 2021年5期

张丽丽

(山东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000)

0 引言

“一带一路”背景下,来华留学生人数在不断增加,对来华留学生进行中华文化教育时,如何让留学生从生理到心理上都能适应中国环境,成为一大难题。语言作为沟通学习的基础,留学生来到华之初,都会把学习汉语放在首位,在学习汉语上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要培养来华留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感,语言是第一步,但不能只把精力放在学习语言技巧上,更应注重文化的传播。对来华留学生的教育不应只停留在专业课的知识技能传授上,更应在专业课的基础上,嵌入中华文化的教学,如中国历史发展、中国地理环境、中国民俗习惯教学等,另一方面也要开启“第二课堂”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补充第一课堂,更好地实现中华文化传播。

1 在来华留学生中进行中华文化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1.1 缺乏优秀综合型中华文化教师

教师作为文化知识传播的主要力量,优秀的综合性中华文化教师是培养来华留学生文化认同感的主要力量。首先,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华文化教师的前提必要条件是必须具备渊博的中华文化知识,博古通今。其次,由于该类教师面对的学生群体是国际学生,教师精通外语也是必要条件,在留学生听不懂中文讲解的情况下,教师需要用外语来再次进行相应的讲解。最后,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华文化教师还需要了解国际学生所在国的一些文化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但目前,兼具渊博中华文化知识与精通外语的中华文化教师是十分稀缺的,不少高校存在聘用英语教师来担任中华文化课程教师的情况,这导致所受课程的深度与广度受限,来华留学生无法真正学好中华文化,何谈认同中华文化。可见,缺乏优秀的综合性中华文化教师是阻碍中华文化传播的主要问题之一。

1.2 中华文化课程内容、教材选取盲目与混乱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内容纷繁复杂,要从中选取恰当的内容作为来华留学生的教学课程绝非易事。目前我国对来华留学生的中华文化课程没有制定相对统一的教学内容,更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在课程设置上存在漏洞与不足。这导致对来华留学生的中华文化课程内容、教材选择上会混乱、盲目,阻碍了中华文化教学工作的开展。

1.3 缺乏继承与传播中华文化的优秀影视、文学作品

影视与文学作品是来华留学生课堂外了解中华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但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水平难以承担起传播与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职能。第一,从影视作品看,能在国际上引起反响的作品寥寥无几,其中传播中华文化的作品更是屈指可数。第二,从文学作品角度来看,在国际上出版的国内经典文学译著不多,因为中西文化的差异,加上中国传统文化与语言的独特性,译著我国优秀文学作品难度是相对较大的。

1.4 留学生的个人情感因素问题

留学生最初来华的目的各不相同,有为了学业的,有因为喜爱中华文化的,有为了满足好奇心的,甚至部分学生只是为了出国镀金。针对目的不同的留华学生,教师该如何激发他们对学习中华文化的兴趣,保持学习激情,也是目前对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教育的问题之一。由于留学生本身所在国与中国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或是生活习惯上都存在极大的差异化,一部分学生会对中华文化感兴趣,想积极的学习、了解中华文化,也有部分学生会存在对中华文化抵触的心理,甚至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存在偏见。

2 在来华留学生中进行中华文化教育的对策

2.1 加强中华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是否能有效的培养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感,师资力量是关键因素,各大院校应大力培养优秀的综合性中华文化教师。第一,选择外语能力较强的对外汉语教师进行培训,必要时可外派短期学习,让其能把中外文化融会贯通。第二,持续不断地加强中华文化教师的外语培训与学习,坚持双语教学,定期进行考核。第三,组织教师多参加教学教研活动,做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第四,培养更多的优秀中华文化教师,选取一部分外语专业的学生,对其进行相应的中外文化教学培训,壮大中华文化教师团队。

2.2 明确中华文化课程内容,合理制定教材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容纷繁复杂。因此,在对来华留学生进行中华文化课程教学内容选择,与制定教材时要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为了帮助来华留学生更好的体会中华文化之美与树立正确价值观,在内容选择上要尽量贴合中国社会特点的,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并且更让来华留学生对中华文化有正确的认识,避免因内容,教材的选取不当,导致认知偏差,对中华文化产生误解。为了让来华留学生能更好地学习中华文化,提升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可采用“必修课+选修课”的教学模式,如为语言类专业留学生增加中国历史文化课程;为艺术类专业留学生增加中国文明艺术赏析课程;为农业类专业留学生增加中国农耕文化发展史课程;为医学类专业学生增加中医发展史课程等。用选修课程作为必修课程的补充,能更好的帮助来华留学生学习中华文化。

2.3 以专业课为载体,植入“课程思政”教学方式

在培养来华学生文化认同感时,专业课的教学不应是终点,而应是起点。为了更好地提升来华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必须以专业课为载体,在此基础上扩张中华文化知识传授。如通信工程专业,教师不仅要教授本专业的通讯原理、程控交换技术、移动通讯、计算机网络通讯、光纤通讯等课程,还要根据该专业课程的特点,嵌入中华文化知识。如向留学生讲述中国传统的信息交换方式,通讯方式——飞鸽传书;讲述中国古代军事通讯方式——狼烟;还可以讲述中国历史的发展所带来的通信技术与发展变化;中国地理环境对通信设备建设的影响等。以此类中华文化来引出专业课的学习,并且在课堂中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引发留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来华学生文化认同感。

2.4 开启“第二课堂学习”

要提高来华留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还有一个要点,即“从课堂中来到课堂外去”,第一课堂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课堂,在课堂中教师以讲授方式传授知识与传播文化,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如举办校园文化节、来华学生诗歌大赛、中外学生文化研讨会、孔子学院文化夏令营等,即以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为载体,来传播中华文化。这样不仅能提高来华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学习兴趣,也能满足其专业课程学习的需求,同时也能通过实践活动教学的方式来提高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学习兴趣,使来华留学生对中华文化有更深入地了解。

2.5 构建积极和谐的中华文化交流氛围

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对培养来华留学生文化认同感起到关键性作用。要构建积极和谐的文化交流氛围,首先,教师要以平等开放的心态来对待中外文化差异,尊重国际学生的本土文化,避免文化差异引发的冲突。其次,授课过程中教师应避免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向留学生讲述中华文化,不应出现强行说教,传播文化的现象。应在尊重两国文化传统的基础上,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文化传播,激发留学生学习中华文化的兴趣与积极性,使留学生从心里认同中华文化,接受中华文化。

3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培养来华留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感,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问题,可采取以下策略。第一,各大院校应该大力培养优秀综合性中华文化教师;第二,课程与教材内容应选取贴合中国特点,符合主流价值观,积极正面;第三,注重“课程思政”教学方式;第四,开启“第二课堂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课堂外活动;第五,构建积极和谐的中华文化交流氛围。对来留学生进行中华文化教学应在尊重两国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使留学生从心里认同中华文化,接受中华文化,以此达到培养来华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