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斌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阳春三月,风和日丽,市作家协会组织我们到红安县接受党史教育,开展学习采风活动。我们到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默哀,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参观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在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和将军墓园凭吊革命先烈,到七里坪镇长胜街亲身感受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在李先念故居纪念园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
1927年的11月13日,3万余名被压迫受剥削的农民自卫军和义勇军在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和中共湖北省委领导下,打着火把举着大刀扛着梭镖,从四面八方攻打红安县城,打响了鄂豫皖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右派的第一枪。11月27日,黄安反动势力勾结国民党军进犯黄安城,起义受挫。但是,革命火种并没有熄灭,而是越烧越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发动群众,创建根据地,走上了边界武装割据的道路。
在这小小的红安县,牺牲的烈士多达14万。满门忠烈无计其数,既有被国民党残杀的,也有在“肃反”扩大化中被错杀的。他们大多正值青春年华,年纪最小的烈士才15岁。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屠刀,他们坚定的信仰足以让敌人胆寒;为了劳苦大众都解放,他们甘洒热血写春秋。一首广为流传的歌谣特别打动人心:“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黄安即红安。正是这小小红安,劳苦大众敢于直面“黑手高悬霸主鞭”的腥风血雨,让革命的火种呈燎原之势;正是这小小红安,让我们看到了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慷慨;正是这小小红安,让我们看到了共产主义信仰的伟大力量;正是这小小红安,让我们感受到了使命和担当;正是这小小的红安,让我们体会到了掀起中国革命大潮的勇气;正是这小小红安,让我们感到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伟大力量。小小红安何其伟大!传奇红安,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的发源,令国民党反动派闻风丧胆寝食难安的铁军,几十年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南征北战,他们何其伟大。将星闪耀鄂豫皖,200个共和国的将军同一个故乡。
有位名作家说,所谓采风,就是用文学的语言为采风地写一封表扬信。革命老区红安需要表扬吗?长眠在那里的烈士期待表扬吗?当“党的女儿”奋起农奴戟的时候,他们的初心里可曾有过贪图享受的杂念?当他们经受敌人严刑拷打的时候,他们的头脑里可曾有过背叛信仰的闪念?他们圣洁的出发点好像只有向往没有归途。在李先念纪念馆,我在一幅“三不准”的照片前伫立很久。1960年10月,全国正处在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刻,已任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部长的李先念第二次回红安视察。为了防止县里在伙食上给他搞特殊,他亲自向县委负责人嘱咐“三不准”:不准炒荤菜、不准煮米饭、不准搞酒喝。他同随行人员一样,吃的是荞麦粑,咽的是青菜炒豆渣。在烈士纪念馆,当我面对烈士炯炯的目光时,我真的不敢与他们对视,我好像感觉到他们在不停地问我:我们当初的誓言你们践行的如何?我们为天下百姓谋福祉的诺言你们执行的如何?我们打下的江山你们能够守多久?建党100年后,是200年或更长久?他们如炬的目光又好像在谆谆教导我:“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是必然,但不能自私;享受美好幸福的生活,就是我们的目标,但不可贪图。对接他们坚毅的目光,仿佛是在和先烈作一场促膝谈心;瞻仰他们刚强的容颜,好像是在净化自己的灵魂;观看他们简朴的遗物,宛如是在接受艰苦奋斗的再教育;聆听他们悲壮的故事,似乎作了一次历史的穿越。
在人潮涌动的纪念广场,突然有几个人青年人带头唱起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前来参观的人群顿时沸腾,党旗、团旗在广场上高高飘扬,歌声随后迅速嘹亮,聚集的男女老少像一团红红的火,激动人心的“快闪”响彻四面八方。
我们在当地作协领导的带领下,专程游览了山清水秀的大别山景点——天台山。我们来自平原,迷恋大别山的一丘一壑,沉醉革命老区的一花一草。巍峨的山峰风光无限。天台何所有,岭上多杜鹃。鲜艳的映山红好像给人一种深刻的寓意,倏然就想到了电影《闪闪的红星》里的《映山红》。也是,这无限风光中,凝聚多少烈士的鲜血,包含多少先辈未曾享受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