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晖
雷剧,是流行在雷州半岛上的地方剧种,它是由雷歌发展而成的。因为它的对白与演唱用的是雷州方言,所以,它主要流行于雷州半岛的雷州方言区。
在坡头区,除了麻斜街道办和南三镇有部分村庄的民众说雷州方言外,大多数的镇街村民说的都是吴川方言。吴川方言属广州方言系统,雷州方言属闽方言系统,两者差异甚大,因此,雷剧在坡头地区并不流行。但因为一个人,却将雷剧创作推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他,就是著名的剧作家卢凌日先生。
卢凌日先生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戏剧家协会理事、湛江市戏剧家协会原主席、坡头区政协原副主席。他出生在湛江市太平镇一个书香门第,自小聪颖好学,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因政治运动频仍,青少年时期受到了诸多磨难,连初中也不能读完。但他身处逆境而不坠青云之志,以乐观豁达的精神笑对人生,凭自己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博览群书,刻苦自学,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改革开放后,他获得政治上的新生。他被破格调到坡头区后,更赢得了大展身手的舞台。坎坷多难的人生经历,使他对社会对民生有着直接和透彻的了解,从而对人生与社会充满悲悯的情怀,并化作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他对社会生活有着最敏锐的洞察力,善于抓住时代转型的必然节点,写出了一批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现代和历史题材的作品,塑造了众多鲜活可感的人物形象,在他钟情的戏剧事业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自《五羊喜剧》获省二等奖一炮打响后,他创作的激情一发而不可收,佳作迭出,屡获大奖:新编八场古代雷剧《武大娘辞轿》获1986年广东省群众文艺作品评选一等奖;新编大型明史故事剧《明宫帝魂》获1989年广东省群众文艺作品评选一等奖;七场现代雷剧《抓阄村长》获1992年度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新编七场历史传奇剧《唐太宗与小魏征》获1995年广东国际艺术节编剧二等奖;七场现代戏曲《小车嘟嘟叫》获1999年度广东省群众文艺作品评选二等奖。一般人能获得他诸多奖项中的一个,就足以荣耀一辈子了,他却是硕果累累,而且上面列举的仅是他获得省级以上奖励中的大戏部分,他还有不少的小戏小品也获得了大奖。
在他众多的获奖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他的《抓阄村长》。
卢凌日先生在《抓阄村长》中,巧妙地以喜剧的形式,以贴近农民的幽默诙谐手法,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塑造了牛德禄这个憨直而又机智的艺术典型,在舞台上举重若轻地揭示了一个重大的题材和严肃的主题:在改革开放的大潮冲击下,农村最基层的组织建设怎么办?应选什么样的人当群众的带头人?那就是像牛德禄这样有群众感情、办事机智、想为群众办事、能为群众办事、为群众办成事的人。
《抓阄村长》一脱稿,就得到行家们如潮的好评。不少剧团争着要演出此剧,湛江市实验雷剧团也排演了这部剧。应中央文化部艺术局的邀请,湛江市实验雷剧团带着这部新编现代戏赴北京,于1992年9月8日在北京儿童艺术剧场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后又进入中南海为中央领导献演。《抓阄村长》在北京的成功演出,在京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北京的媒体纷纷进行报道,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郭汉城先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评论文章《雷剧在北京打雷》,当时的中央文化部和中国戏剧家协会于9月9日上午,召开了有北京专家和剧团主创人员的座谈会。一个素不闻名的雷剧团在“北京打雷”饮誉京华,一举夺得了1992年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卢凌日先生成为广东省第一个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剧作者。
《抓阄村长》是湛江市戏剧创作的一座丰碑。通过创作《抓阄村长》,卢凌日先生将雷剧推到了一个空前高涨的水平。
卢凌日先生是文学艺术的多面手,因此,他的贡献也是多方面的。除了戏剧创作外,他既是文章高手,又是诗词歌赋的行家里手。报章上刊登他写的评论,文章老辣,自成风格,针砭时弊,入木三分;他写的《长征百诗》在《湛江日报》上连载,引来众多诗友争相阅读;他写的歌词,大多被谱成歌曲供人演唱;他写的古体赋,深得汉赋三味。他的书法也自成一体,曾于1999年在湛江博物馆举办个人书法展,受到参观者的好评。至今,他已出版了戏剧集《斑痕集》,传记文学《活着就有快乐》,散文集《日余集》《卢凌日戏剧集》和《卢凌日散杂文集》,合计超过200万字。卢凌日先生确是坡头区文艺界的一个标志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