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汉超
(作者系民进广东中山市委会参政党理论研究会成员,中山市火炬一中教师)
河南郑州洪灾发生后,由于停电断网,市民维持生存的衣食住行陷入瘫痪,一切经济活动和人际远程交流全都中断。因为无网,共享单车打不开了;数字化程度太高,银行没法营业;出租车和超市只收现金,而群众手里的现金极其有限,导致出行和购物受阻。由于没有现金,有些群众甚至拿香烟去换生活必需品,原始的以物易物交易方式重返现代社会。郑州东站出站口闸机全部失灵,原本需要刷身份证或车票出站的乘客,径直从无法转动的闸机挤出去。尽管郑州动用大型无人机作为中转来恢复通讯网络,可只能覆盖50 平方公里范围,且只能维持几小时。这对于人口达到1260 万的郑州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
城市数字化是一把双刃剑,程度越高,给市民生活能带来很大便捷,也能提高城市管理效率;但遭受战争、自然灾害等不可控力因素影响时,数字化越高城市反而越脆弱。
鉴于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发生率较高的国家,不少城市都在推进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除了政府做好防灾物资储备外,建议:
第一,引导市民外出时携带一定现金,以备移动支付失效时使用。
第二,已建小区、公共场所楼顶要续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当洪灾来临自来水厂无法供水时,雨水收集系统能为群众提供三五天基本的洗漱、冲厕用水。新建小区、公共场所,要将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纳入楼顶施工计划中,否则不予验收。
第三,在雨季,市民家中饮水机旁常备一两桶桶装水,按照家庭成员数量采购足够食用三天左右的饼干、方便面、火腿肠等干粮。同时买些驱蚊水、风油精、固体蚊香,以备不时之需。
第四,市民家中应备有手机太阳能充电器和手电筒,备好蜡烛、电池、打火机。这样便可保持对外联系和基本照明的通畅。
第五,在公共场所,要预备柴油发电机,确保电子显示屏,电脑运转;同时备足手持喊话器,启用断电备份系统,让公共信息非电线传送系统派上用场,做到防患于未然。
第六,群众因灾死亡的城市,允许家属和市民在事发公共场所祭奠,尊重死者亲属心灵宣泄需求。同时给予他们亟需的心理干预,抚慰家属受伤的心灵。民政部门应及时解决残缺家庭的生活困难,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来雪中送炭,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