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丽苹
【摘要】目的:探究早产儿实行口腔运动干预对经口喂养进程及行为状态的影响。方法:本次纳入实验研究的共80例早产儿,入组时间为2019年5月-2021年5月,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0例,分别实行口腔运动干预与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比对照组的过渡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P<0.05);研究组比对照组干预后1h的行为状态更好(P<0.05)。结论:早产儿实行口腔运动干预,可加快经口喂养进程,提升行为状态,临床实践价值较高。
【关键词】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口腔运动干预;行为状态
【中图分类号】R72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5.047
早产儿因胎龄较小,神经系统未完全发育,常有吸吮吞咽功能障碍的表现,导致出现经口喂养困难,早期饲养虽可使早产儿营养需求获得满足,但会减少消化道刺激,引发各项并发症。口腔运动干预包含口腔刺激和非营养性吸吮,可有效改善患儿行为状态[1]。本研究以口腔运动干预作为干预手段,分析在早产儿护理中对经口喂养进程及行为状态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次纳入实验研究的共80例早产儿,入组时间为2019年5月-2021年5月,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男性、女性患儿各22、18例,年龄30~33周,平均(32.05±1.24)岁,出生体重1200-2100g,平均(1634.68±12.54)kg;对照组:男性、女性患儿各23、17例,年龄31~33周,平均(32.17±1.40)岁,出生体重1200-2000g,平均(1651.22±13.49)kg。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基础资料,指标有可比性,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仅实行常规护理:包括口腔干预、体位支持及皮肤护理。
研究组采取口腔运动干预:(1)脸颊C字伸展:在患儿口内脸颊内部放入1只手指,另1只手轻按脸颊外部,同时进行脸部肌肉刺激,计划C字至患儿耳垂位置再返回,脸颊每边2次,共30s。(2)口唇滚动:在患儿口唇内部放入1只手,另一只手在口唇外部放置,轻捏口唇由1侧向另一侧逐步横向移动,仅实行轻度的按压,共2次,时间是30s。(3)口唇伸展:1只手于患儿口唇外部放置,从唇的1边向另1边移动,以便口唇外部的皮肤获得充分伸展,共2次,时间是30s。(4)牙龈按摩:将1只手指在患儿牙龈外围放置,绕着牙龈外围逐步轻按2圈牙龈外部,共2次,时间是30s。(5)舌根部伸展:将1只手于舌根部1侧放置,轻度推至舌于中位线,再将手指向脸颊边界位置缓慢移动,共2次,时间是30s。(6)舌中部伸展:将1只手指于舌苔上放置,轻按3s上颚,之后手指反转再轻按3s舌苔,共2次,时间是30s。(7)引诱吸吮:在患儿口中放置手指轻微颤动,使患儿吸吮反射,共计15s。(8)非营养性吸吮:用奶嘴替代,时间在2min。
1.3观察指标
(1)喂养进程评估: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留置胃管时间、过渡时间及住院时间。本研究经口喂养被定义为首次经口奶瓶摄入奶量在5min以上。
(2)行为状态情况:采取行为状态评估量表于干预前后对早产儿行为状态进行评估,该量表共包含12种状态,是新生儿由深度睡眠至大哭的行为,评分范围在1-12分,评分与行为状态呈正比。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9.0软件处理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x±s)描述,采取t检验;计量资料以百分率[n(%)]表示,采取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喂养进程
两组患儿的留置胃管时间接近,差异性不明显(P>0.05);研究组比对照组的过渡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P<0.05),见表1。
2.2行为状态情况
两组患儿干预前5min处于接近的行为状态,差异性不明显(P>0.05);研究组比对照组干预后1h的行为状态更好(P<0.05),见表2。
3 讨论
早产儿因同母体分离过早,神经系统及胃肠道功能仍未完全发育,导致经口喂养难度提升,但长期肠外营养支持与管饲喂养很容易引发不良反应。早产儿经口喂养涉及到的机制因素较多,完全经口喂养可提升早产儿存活率,需在该阶段给予早产儿有效的营养支持,但难度较大[2]。口腔运动干预可缩短早产儿经口喂养时间,尽早地实现给予早产儿经口喂养,有效改善早产儿机体功能,缩短住院时间。若早产儿已有成熟的口腔运动功能,可明显缩短经口喂养时间,且口腔运动功能会直接影响到喂养进程及表现。早产儿口部区域有着较多的感觉接收器,可经过口腔运动干预,使早产儿口部附近的感觉接收器被刺激,之后以中央模式发生器将调控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口腔运动干预可促使早产儿发育口腔肌肉,有利于发育口腔周围骨骼系统神经运动,有效改善患儿营养性吸吮方式,提升口腔进食功能[3]。本次试验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研究组过渡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更短,且研究组干预后1h的行为状态更好(P<0.05)。可见,口腔运动干预可促进发育患儿进食功能提升,使其形成健康的行为状态。
综上所述,早产儿实行口腔运动干预,可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提升行为状态,临床实践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陈芳. 口腔运动干预联合腹部按摩在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效果评价[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283(7):140-142.
[2]陈建香,朱爱武,胡蓉. 早期口腔运动干预对极低体质量早产儿经口喂养效果的影响[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20, 21(6):52-55.
[3]陳秀英, 王丹. 早期口腔运动干预护理对于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的影响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19(45):303+305.